骨性Ⅲ類偏頜患者頜面硬組織的三維形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9 04:18
1.目的利用CT掃描后計算機輔助三維重建技術,通過對骨性Ⅲ類偏頜患者三維CT重建圖像的定點測量與分析,研究其顱頜面部骨組織特征性變化,探討造成頦部偏斜的主要骨性因素,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2.材料與方法(1)論文的第一部分為分析骨性Ⅲ類偏頜患者與非偏頜患者顱面部的對稱性。選擇女性成人骨性Ⅲ類偏頜、非偏頜患者各20例,拍攝頭顱螺旋CT,進行顱面部三維影像重建,建立基準平面并描繪測量相關測量項目,采用SPSS13.0軟件包分別對兩組數據進行配對t檢驗,分析兩組受試者顱底、面中部、下頜骨左右側的對稱性。(2)論文的第二部分為比較骨性Ⅲ類偏頜患者與非偏頜患者顱面部形態(tài)的差異。以20例女性成人骨性Ⅲ類偏頜為實驗組,20例非偏頜患者為對照組。拍攝頭顱螺旋CT,進行顱面部三維影像重建,采用SPSS1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配對t檢驗和Pearson相關分析,研究兩組間同側的顱底、面中部、下頜骨結構的差異,探討造成頦部偏斜的主要骨性因素。3.結果(1)研究一結果顯示:成人女性骨性Ⅲ類非偏頜患者兩側的顱底、面中部、下頜骨各線距測量和角度測量均無明顯差異,顱面部骨組織對稱性較好。骨性Ⅲ類偏頜患者顱底對稱性...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標志點:①Por:耳點,外耳道最上點;②or:眶點,眶一F緣最低點;③Natip:鼻.骨間縫最下點;④ANS:前鼻棘點;⑤UIC:上中切牙近中接觸點;⑥U3:上領尖牙牙
山東人學碩十學位論文圖4.基準平面圖4基準平面:①眶耳平面(F’H平面):由左側眶點、左側耳點、右側耳點構成;②正中矢狀面(MS平面):經過雞冠點、兩側前床突中點與陽平面垂直的平面;③冠狀面(C尸平面):經過兩側卵圓孔與陽平面垂直的平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育性偏頜畸形患者的下頜骨三維形態(tài)分析[J]. 許一起,丁寅,彭勇,王金鋒,吳瑩瑩,司武俊.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8(14)
[2]成人下頜偏斜患者下頜髁突三維CT形態(tài)對稱性研究[J]. 吳瑩瑩,李東,丁寅,彭勇,許一起,司武俊,王金峰.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8(03)
[3]成人下頜偏斜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對稱性研究[J]. 周芳,李東,丁寅.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03)
[4]下頜骨發(fā)育性不對稱畸形頜面硬組織特征的研究[J]. 高益鳴,邱蔚六,唐友盛,沈國芳.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06(03)
[5]咬合與髁狀突形態(tài)的對稱性間的相關關系解剖學[J]. 王美青,姚秀芳,顏朝云,張旻,黃城外.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1(02)
[6]顱頜面整形外科立體可視化和手術仿真模擬系統的建立[J]. 楊斌,黃洪章,李晶,江貴平,陳偉良,潘朝斌,張金明,李勁松,伍虹. 現代臨床醫(y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 2000(03)
[7]顱面結構對稱性的研究[J]. 周文蓮,林久祥. 口腔正畸學. 1999(04)
[8]顏面不對稱畸形的顱面骨骼結構及其生長發(fā)育的研究[J]. 賈綺林,黃金芳.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4(01)
[9]中國美貌人群的正位X線頭影測量研究[J]. 王興,張震康,高克南,楊鳳鳴,宋輝. 口腔醫(yī)學縱橫. 1988(04)
博士論文
[1]基于CT三維重建的正頜外科診斷分析手術模擬及術后預測系統的應用研究[D]. 顧澤旭.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6
[2]計算機輔助三維正頜外科手術預測和模擬系統的初步研究[D]. 孫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正畸治療對年輕成人下頜偏斜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及下頜位置的影響[D]. 張倩倩.山東大學 2008
[2]成人下頜偏斜患者頜骨三維形態(tài)分析研究[D]. 許一起.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8
[3]下頜偏斜的臨床特征及形態(tài)結構研究[D]. 孫莉莉.天津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26901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標志點:①Por:耳點,外耳道最上點;②or:眶點,眶一F緣最低點;③Natip:鼻.骨間縫最下點;④ANS:前鼻棘點;⑤UIC:上中切牙近中接觸點;⑥U3:上領尖牙牙
山東人學碩十學位論文圖4.基準平面圖4基準平面:①眶耳平面(F’H平面):由左側眶點、左側耳點、右側耳點構成;②正中矢狀面(MS平面):經過雞冠點、兩側前床突中點與陽平面垂直的平面;③冠狀面(C尸平面):經過兩側卵圓孔與陽平面垂直的平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育性偏頜畸形患者的下頜骨三維形態(tài)分析[J]. 許一起,丁寅,彭勇,王金鋒,吳瑩瑩,司武俊.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8(14)
[2]成人下頜偏斜患者下頜髁突三維CT形態(tài)對稱性研究[J]. 吳瑩瑩,李東,丁寅,彭勇,許一起,司武俊,王金峰.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8(03)
[3]成人下頜偏斜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對稱性研究[J]. 周芳,李東,丁寅.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03)
[4]下頜骨發(fā)育性不對稱畸形頜面硬組織特征的研究[J]. 高益鳴,邱蔚六,唐友盛,沈國芳.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06(03)
[5]咬合與髁狀突形態(tài)的對稱性間的相關關系解剖學[J]. 王美青,姚秀芳,顏朝云,張旻,黃城外.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1(02)
[6]顱頜面整形外科立體可視化和手術仿真模擬系統的建立[J]. 楊斌,黃洪章,李晶,江貴平,陳偉良,潘朝斌,張金明,李勁松,伍虹. 現代臨床醫(y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 2000(03)
[7]顱面結構對稱性的研究[J]. 周文蓮,林久祥. 口腔正畸學. 1999(04)
[8]顏面不對稱畸形的顱面骨骼結構及其生長發(fā)育的研究[J]. 賈綺林,黃金芳.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4(01)
[9]中國美貌人群的正位X線頭影測量研究[J]. 王興,張震康,高克南,楊鳳鳴,宋輝. 口腔醫(yī)學縱橫. 1988(04)
博士論文
[1]基于CT三維重建的正頜外科診斷分析手術模擬及術后預測系統的應用研究[D]. 顧澤旭.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6
[2]計算機輔助三維正頜外科手術預測和模擬系統的初步研究[D]. 孫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正畸治療對年輕成人下頜偏斜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及下頜位置的影響[D]. 張倩倩.山東大學 2008
[2]成人下頜偏斜患者頜骨三維形態(tài)分析研究[D]. 許一起.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8
[3]下頜偏斜的臨床特征及形態(tài)結構研究[D]. 孫莉莉.天津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26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1269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