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shù)分析Invisalign遠移上頜磨牙的臨床療效
發(fā)布時間:2021-03-06 10:41
目的應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shù)重建數(shù)字化模型進行重疊測量與二維頭影測量綜合分析Invisalign矯治器遠移上頜磨牙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支抗牙的影響。方法選取22位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應用Invisalign矯治器遠移上頜磨牙的成年患者(男1例,女21例,平均年齡29歲7個月),收集患者治療前與磨牙遠移結(jié)束后的石膏模型與頭顱側(cè)位片,應用3Shape Trios 3激光掃描儀(3Shape,Copenhagen,Denmark)掃描石膏模型并重建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應用Rapidform2006軟件(INUS Technology,Seoul,Korea)通過三維模型重疊測量上頜第一磨牙、上頜第一、二前磨牙及上頜中切牙在三維方向的距離變化及角度變化,并與ClinCheck(Align Technology,Santa Clara,CA,USA)上預期改變量進行比較,同時測量分析頭顱側(cè)位片骨性、牙性改變,使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1.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測量得出Invisalign矯治器遠移上頜第一磨牙實際移動量平均為2.04±0.92mm,ClinCheck上...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在磨牙遠移后的三維數(shù)字化
2.1 三維空間坐標系的建立在磨牙遠移后(T1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設定為紅色)上以右側(cè)上頜第一磨牙近頰尖(a 點)、左側(cè)上頜第一磨牙近頰尖(b 點)、左側(cè)上頜中切牙切緣中點(c 點)和右側(cè)上頜中切牙切緣中點(d 點)這四點為標志點確定解剖牙合平面(圖 2.1),然后在第一至第三腭皺襞區(qū)域的腭中縫處選取 A、B 兩點,并將 A、B 兩點投影至解剖牙合平面上得到 A’、B’兩點(圖 2.2),設定 A’為坐標原點,以 A’B’為 x 軸,以 A’A 為 y 軸,以同時垂直于 x、y 軸的空間軸為 z 軸,以 x 軸、y 軸、z 軸建立局部空間坐標系(x,y,z),x 軸代表牙齒前后移動的矢狀方向(設定向遠中方向為正),y 軸代表牙齒牙合齦向的垂直方向移動(設定齦向為正),z 軸代表牙齒左右頰舌向的水平方向移動(設定向左為正)(圖 2.3),然后將局部空間坐標系(x,y,z)重疊于全局坐標系上(圖2.4),得到磨牙遠移后(T1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在全局坐標系的空間位置。
2.2 磨牙遠移前后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T1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空間坐標系建立后,將治療前(T0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設定為藍色)調(diào)出,以上頜第三腭皺襞近心端局部腭穹窿為穩(wěn)定結(jié)構(gòu)通過點重疊法與區(qū)域重疊法將 T0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于 T1 期三維模型上,這樣得到推磨牙遠移前后三維模型的同一空間坐標位置。2.2.1 點重疊法將 T1 期與 T0 期三維模型同時調(diào)出,選擇點重疊選項,先選擇 T0 期三維模圖 2.3 磨牙遠移后(T1 期)三維模型上,A’為坐標原點,以 A’B’為 x軸,以 A’A 為 y 軸,以同時垂直于 x、y 軸的空間軸為 z 軸,以 x 軸、y 軸、z軸建立局部空間坐標系(x,y,z)圖 2.4 T1 期三維模型局部空間坐標系 P 與全局空間坐標系 Q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錐形束CT在正畸牙頜模型分析中的應用[J]. 李娜,宋錦璘,李麗華,宴燕,陳定根.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16(04)
[2]應用CBCT評價隱形矯治技術(shù)遠中移動上頜磨牙的臨床療效[J]. 楊偲偲,黃遠亮,張蕾.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16(02)
[3]錐形束CT數(shù)字化牙頜測量與石膏模型測量的對比研究[J]. 王珊,韓越,張衛(wèi)兵,王林. 口腔醫(yī)學. 2015(10)
[4]激光掃描法建立三維數(shù)字化牙頜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評價[J]. 胡心怡,法晨,潘曉崗.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15(03)
[5]改良Jones裝置與口外弓法推磨牙向遠中臨床比較[J]. 李濤.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2)
[6]口外弓支抗遠移磨牙療效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J]. 王世興,趙俊杰,馮妍. 黑龍江醫(yī)藥. 2013(06)
[7]口腔正畸矯治方法的新進展——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的研究與展望[J]. 楊瑾.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3)
[8]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推磨牙向后的臨床研究[J]. 高麗梅,武冠英. 北京口腔醫(yī)學. 2012(02)
[9]錐束CT數(shù)字化模型與石膏模型在牙頜測量中的對比研究[J]. 楊磊,劉勇,王瑞,趙和平,高巍然.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2(01)
[10]口外弓推上磨牙向后矯治上頜輕度前突[J]. 李惠忠,姚兆友. 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 2010(04)
本文編號:3066952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在磨牙遠移后的三維數(shù)字化
2.1 三維空間坐標系的建立在磨牙遠移后(T1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設定為紅色)上以右側(cè)上頜第一磨牙近頰尖(a 點)、左側(cè)上頜第一磨牙近頰尖(b 點)、左側(cè)上頜中切牙切緣中點(c 點)和右側(cè)上頜中切牙切緣中點(d 點)這四點為標志點確定解剖牙合平面(圖 2.1),然后在第一至第三腭皺襞區(qū)域的腭中縫處選取 A、B 兩點,并將 A、B 兩點投影至解剖牙合平面上得到 A’、B’兩點(圖 2.2),設定 A’為坐標原點,以 A’B’為 x 軸,以 A’A 為 y 軸,以同時垂直于 x、y 軸的空間軸為 z 軸,以 x 軸、y 軸、z 軸建立局部空間坐標系(x,y,z),x 軸代表牙齒前后移動的矢狀方向(設定向遠中方向為正),y 軸代表牙齒牙合齦向的垂直方向移動(設定齦向為正),z 軸代表牙齒左右頰舌向的水平方向移動(設定向左為正)(圖 2.3),然后將局部空間坐標系(x,y,z)重疊于全局坐標系上(圖2.4),得到磨牙遠移后(T1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在全局坐標系的空間位置。
2.2 磨牙遠移前后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T1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空間坐標系建立后,將治療前(T0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設定為藍色)調(diào)出,以上頜第三腭皺襞近心端局部腭穹窿為穩(wěn)定結(jié)構(gòu)通過點重疊法與區(qū)域重疊法將 T0 期三維數(shù)字化模型重疊于 T1 期三維模型上,這樣得到推磨牙遠移前后三維模型的同一空間坐標位置。2.2.1 點重疊法將 T1 期與 T0 期三維模型同時調(diào)出,選擇點重疊選項,先選擇 T0 期三維模圖 2.3 磨牙遠移后(T1 期)三維模型上,A’為坐標原點,以 A’B’為 x軸,以 A’A 為 y 軸,以同時垂直于 x、y 軸的空間軸為 z 軸,以 x 軸、y 軸、z軸建立局部空間坐標系(x,y,z)圖 2.4 T1 期三維模型局部空間坐標系 P 與全局空間坐標系 Q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錐形束CT在正畸牙頜模型分析中的應用[J]. 李娜,宋錦璘,李麗華,宴燕,陳定根.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16(04)
[2]應用CBCT評價隱形矯治技術(shù)遠中移動上頜磨牙的臨床療效[J]. 楊偲偲,黃遠亮,張蕾.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16(02)
[3]錐形束CT數(shù)字化牙頜測量與石膏模型測量的對比研究[J]. 王珊,韓越,張衛(wèi)兵,王林. 口腔醫(yī)學. 2015(10)
[4]激光掃描法建立三維數(shù)字化牙頜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評價[J]. 胡心怡,法晨,潘曉崗.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15(03)
[5]改良Jones裝置與口外弓法推磨牙向遠中臨床比較[J]. 李濤.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2)
[6]口外弓支抗遠移磨牙療效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J]. 王世興,趙俊杰,馮妍. 黑龍江醫(yī)藥. 2013(06)
[7]口腔正畸矯治方法的新進展——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的研究與展望[J]. 楊瑾.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3)
[8]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推磨牙向后的臨床研究[J]. 高麗梅,武冠英. 北京口腔醫(yī)學. 2012(02)
[9]錐束CT數(shù)字化模型與石膏模型在牙頜測量中的對比研究[J]. 楊磊,劉勇,王瑞,趙和平,高巍然.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2(01)
[10]口外弓推上磨牙向后矯治上頜輕度前突[J]. 李惠忠,姚兆友. 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 2010(04)
本文編號:3066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0669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