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牙晚期安氏Ⅲ類錯(牙合)矯治對髁突和下頜位置的影響研究
【學位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783.5
【部分圖文】:
角度及線距測量項目(1一18)
角度及線距測量項目(19一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媛媛;Sheila Maria Anlave;秦科;;骨性安氏Ⅲ類患者術前正畸去代償效果的評價[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7年04期
2 邵金陵,李東,李波;安氏Ⅲ類前牙反合顱面硬軟組織特征[J];口腔正畸學;1995年01期
3 王佳寧;呂浩波;康文巖;;上頜快速腭開展結合前方牽引治療安氏Ⅲ類患者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3年12期
4 張樺;唐友盛;;頜骨前后向不調指數(shù)與骨性安氏Ⅲ類骨性錯鉭矢狀關系的分析[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7年06期
5 朱鯤;王娟;牛樹強;;安氏Ⅲ類乳牙牙合的頭影測量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5年02期
6 于漢英;郝潔;邱賽男;逯之瑤;金作林;;未治療的安氏Ⅲ類患者顱頜面生長發(fā)育特點[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6年04期
7 丁永林;邵金陵;萬毅;;前方牽引治療安氏Ⅲ類骨性反鉭最佳矯治時機的研究[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7年02期
8 王紅梅;王邦康;紀昌蓉;白玉興;;安氏Ⅲ類偏頜患者下頜對稱性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6年04期
9 楊志玲,謝小軍;前方牽引治療安氏Ⅲ類錯牙合的X線結果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3年12期
10 茍云蓮;;磁力矯治器在早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類錯合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娜;王建國;;遺傳性安氏Ⅲ類錯牙合下頜骨形態(tài)特征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2 張媛媛;Sheila Maria Anlave;秦科;;骨性安氏Ⅲ類患者術前正畸去代償效果的評價[A];第4屆中國美容與整形醫(yī)師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馬佳君;;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的家族聚集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4 林立鴻;;安氏Ⅲ類骨性病例報告[A];中國民營口腔首屆正畸病例大賽優(yōu)秀病例集[C];2014年
5 程似錦;范明輝;;外科與正畸聯(lián)合治療安氏Ⅲ類骨性錯鉭25例術前術后正畸治療的體會[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何平;蒼松;肖丹娜;;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Ⅲ類錯牙合牙合平面傾斜度與下頜矢狀向位置關系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郭桂云;;應用局部矯正配合烤瓷冠修復矯正安氏Ⅲ類一例[A];2011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蒼松;;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安氏Ⅲ類錯牙合牙合平面傾斜度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9 周潔;;直絲弓矯治器矯正安氏Ⅲ類前牙反鉭的臨床研究[A];第五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10 王紅梅;紀昌蓉;;安氏I類偏頜患者下頜對稱性分析[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武偉;安氏Ⅲ類伴上頜發(fā)育不足生長發(fā)育期患者前方牽引聯(lián)合快速擴弓矯治后上氣道三維形態(tài)學及計算流體力學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敖同江;替牙晚期安氏Ⅲ類錯(牙合)矯治對髁突和下頜位置的影響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0年
2 趙祝;未治療的安氏Ⅲ類錯合患者顱面部生長發(fā)育特點[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常琳;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的臨床矯治[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劉娜;遺傳性安氏Ⅲ類錯(牙合)下頜骨形態(tài)特征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王慧;不同生長發(fā)育期安氏Ⅲ類錯(牙合)治療方法[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8年
6 唐喜樂;安氏Ⅲ類錯(?)畸形的雙期矯治[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7年
7 謝奎;未治療的安氏Ⅲ類錯合頜骨生長旋轉特點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8 李孝英;安氏Ⅲ類錯(牙合)的早期正畸治療[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武偉;成人安氏Ⅲ類錯(牙合)的垂直顱面結構與嚼肌形態(tài)和功能的相關性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10 寧振娟;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的遺傳度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17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1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