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einoma)又稱圓柱瘤(cylindroma),占涎腺腫瘤的5%~10%,在涎腺惡性腫瘤中占24%,其中在頜下腺及舌下腺中是居首位的惡性腫瘤,最多見的年齡是40~60歲。其主要的病理學特點為嗜神經(jīng)侵犯及易于遠處轉(zhuǎn)移,目前對腺樣囊性癌多主張采用手術(shù)聯(lián)合放化療的綜合治療為主,其五年生存率一般在60%左右,其10年、15年、20年生存率分別為30~39%、24~26%、12.5~21%,其療效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探討新的治療方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腫瘤的基因治療發(fā)展迅速,主要的方法有自殺基因、免疫基因、多藥耐藥基因以及抗血管生成基因等。其中自殺基因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基因治療方法之一。已有的研究證實雙自殺基因治療具有單自殺基因療法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王安訓等的研究也顯示HSV-TK/GCV系統(tǒng)具有放療增敏作用,可以提高放療對口腔鱗癌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構(gòu)建真核表達質(zhì)粒pIRES-CD及pIRES-TK,并共同轉(zhuǎn)染ACC-2細胞,并應(yīng)用前體藥物干預(yù),探討其對ACC-2細胞在有氧與乏氧條件下的放療增敏作用,以尋求更為有效的自殺基因治療方法。 方法重組表達質(zhì)粒pIRES-CD及pIRES-TK以電穿孔方法共同轉(zhuǎn)染至ACC-2細胞,然后以400μg/mL新霉素(Geneticin G418)篩選10d后獲得穩(wěn)定表達CD及TK基因的ACC-2細胞,提取該細胞的總RNA,RT-PCR檢測CD、TK基因的表達。將陽性克隆的ACC-2細胞分別在有氧及乏氧條件下給予0Gy、2Gy、4Gy、6Gy、8Gy、10Gy不同劑量X線照射及前體藥物GCV及5-FC干預(yù),通過細胞克隆形成實驗,以探討雙自殺基因及前體藥物在有氧和乏氧條件下對ACC-2細胞放療增敏作用的影響。采用SPSS13.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 結(jié)果RT-PCR檢測到ACC-2/CD-TK中CD、TK基因的表達。隨X線照射劑量的增大各組細胞放療后克隆形成率均明顯降低;有氧條件下X線照射ACC-2/CD-TK+前體藥物組細胞存活分數(shù)均較相同照射劑量X線照射ACC-2及ACC-2/CD-TK細胞組低(P<0.05);乏氧條件下X線照射ACC-2/CD-TK+前體藥物組細胞存活分數(shù)均較相同照射劑量X線照射ACC-2及ACC-2/CD-TK細胞組低(P<0.05);相同照射劑量各相應(yīng)細胞組在有氧條件下細胞存活分數(shù)較乏氧條件下低。 結(jié)論1.應(yīng)用電穿孔的方法成功將pIRES-CD、pIRES-TK共同轉(zhuǎn)染ACC-2細胞,并進行RT-PCR鑒定,獲得了預(yù)期的228bp和361bp的片段,表明了目的基因CD和TK已整合到ACC-2細胞染色體DNA鏈中,并進行有效的轉(zhuǎn)錄及表達。 2.有氧條件下雙自殺基因與其前體藥物共同作用對ACC-2細胞具有明顯的放療增敏作用而且作用優(yōu)于單自殺基因的應(yīng)用。 3.乏氧條件下雙自殺基因及其前提藥物系統(tǒng)同樣可以明顯提高ACC-2細胞的放療敏感性而且作用優(yōu)于單自殺基因的應(yīng)用。 4.相同照射劑量下各相應(yīng)細胞組在有氧條件下的存活分數(shù)較乏氧條件下低,這與分子生物學研究結(jié)果一致。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739.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孔恒;黃宗海;李強;楊六成;俞金龍;厲周;;腺病毒介導(dǎo)的雙自殺基因系統(tǒng)對乳腺癌細胞的殺傷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2 朱克毅;自殺基因治療腫瘤的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2001年02期
3 黃圣運;張東升;張世周;劉桂軍;趙躍然;王來成;劉義慶;;重組表達載體pIRES-CD、pIRES-TK的構(gòu)建及其在ACC-2細胞中的表達[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2期
4 郭偉;頭頸部腫瘤的基因治療研究進展[J];上?谇会t(yī)學;1998年02期
5 王國慧;何軍芳;樊衛(wèi);吳沛宏;;重組Ad-Cp-CDglyTK雙自殺基因腺病毒載體構(gòu)建及體外抑制鼻咽癌細胞的實驗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8年02期
6 喬慧 ,丘鉅世 ,朱全勝 ,王晉;聯(lián)合應(yīng)用自殺基因/前藥系統(tǒng)和放療對人骨肉瘤細胞的殺傷作用[J];中華骨科雜志;2002年07期
7 ;Antitumor effects and radiosensitization of cytosine deaminase and thymidine kinase fusion suicide gene o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20期
8 王安訓,黃洪章;腺病毒介導(dǎo)HSV—TK/GCV系統(tǒng)聯(lián)合放射治療口腔鱗癌的研究[J];腫瘤;2003年01期
本文編號:
2810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