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位點保存技術在口腔種植臨床的應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ooth extraction point preservation technique in oral implantation. Methods: sixty-three patients (150 implants)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tooth extraction and immediate implantation. Bone regeneration was guided by bone regeneration and followed up for 1 year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mplantation. Results: (1) the height of alveolar crest decreased by about 1 mm, and the width of buccal tongue decreased by about 2 mm;3, and the shape of soft tissue was symmetrical.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tooth extraction, immediate implantation and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can achieve the preservation of tooth extraction sit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作者單位】: 紹興市上虞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嘉興市市立三一醫(yī)院口腔科;
【分類號】:R78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邸萍 ,王興;第三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暨第二屆北京國際口腔種植學術會議紀要[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2年04期
2 吳軼群,張志愿,張志勇;口腔種植三維影像導航進展[J];醫(yī)學信息;2005年04期
3 邸萍;王興;;全國第四次口腔種植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3期
4 邸萍,王興;全國第三屆口腔種植學術會議暨第二屆北京國際口腔種植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
5 李德華;口腔種植外科推動口腔種植技術的二次發(fā)展[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6 秦琥,馬泉生,王佩玉,袁錫蘭,于殿紳;口腔種植患者人群狀況分析及前景[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2年02期
7 韓同偉;;“播種”牙齒,收獲笑臉[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年22期
8 徐欣;;歡迎詞[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年01期
9 ;FTI第二屆國際口腔種植未來發(fā)展趨勢大會征文通知[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0年02期
10 黃小楓,張桂新;現今歐洲主要口腔種植體系統(tǒng)介紹[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震康;;關于臨床口腔醫(yī)師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究的思考[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賀小武;陳可;謝宏偉;張沃淮;徐可卿;王芳;袁靜;;CDIC種植外科技術在疑難口腔種植病例中的應用[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李德華;;口腔種植的簡單化原則[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邱俊賢;徐凌;梁星;;上頜竇底提升術在口腔種植應用中的臨床探索[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黃遠亮;吳偉恂;黃蘭;陳衛(wèi)東;陳曉軍;王成燾;;牙-骨聯合支持式CAD/CAM種植手術模板的臨床應用[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徐欣;;口腔種植的個性化設計和簡單化趨勢[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崔宏燕;李健慧;邸萍;王濤;林野;;如何修復口腔種植美學區(qū)域中種植體與天然牙間的“黑三角”[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馬泉生;;論“口腔種植修復學”[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9 黃文秀;林斌;邱海鷗;陳江;;公眾口腔種植KAP調查結果的初步分析[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周先略;章宏毅;徐靳;倪紅英;李祖兵;;冷凍異體硬腦膜引導骨組織再生在口腔種植中的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文竹;我國專家在口腔種植方面獲突破[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2 張荔子;“第三副牙齒”要功能還要美觀[N];健康報;2006年
3 趙宏邋姚向陽;推動我國口腔種植醫(yī)學迅速發(fā)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4 張荔子 陳祖亮;種植牙將成為牙缺失修復首選方案[N];健康報;2006年
5 陳祖亮;種植牙將成為牙缺失修復首選[N];大眾衛(wèi)生報;2006年
6 仇逸;口腔種植技術成為牙缺損患者新選擇[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7 車喜韻邋姚向陽 趙倩;讓人類第三副牙齒盡善盡美[N];陜西日報;2008年
8 秦興梅;種植牙成缺牙修復的首選[N];深圳商報;2006年
9 衣曉峰 本報記者 李華虹 通訊員;還你一口美麗的牙齒[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10 記者 張強;世界首例“坑面女”成功“變臉”[N];科技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強;伊班膦酸鈉對口腔內有成骨潛能細胞生物學功能的影響及microRNA相關機制初探[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王程越;組織工程化骨修復兔下頜骨缺損同期種植體植入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江巧紅;多孔純鈦種植體表面BMP-2基因薄層的組裝、性能和生物學評價[D];浙江大學;2012年
4 郭澤鴻;激光—微弧氧化處理對純鈦表面生物活性影響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黃輝;RGD肽構建種植材料中表面生物活性過渡層的應用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6 賈駿;導電高分子PPy構建種植體表面電生物活性層的應用基礎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7 付小明;低彈性模量仿生種植體的基礎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周煒;組織工程種植體構建及植入放療區(qū)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9 湯春波;種植體-基臺連接結構的有限元分析及計算機研磨基臺的設計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劉一;碳酸鈣涂層種植體在促進早期骨整合中作用的分析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全貴;牙槽骨維度不足的口腔種植臨床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朱斌;不翻瓣微創(chuàng)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馬佳;Bio-oss及Bio-gide聯合應用在口腔種植中的臨床療效評價[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金嘯;2697例口腔種植修復病例資料回顧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5 馬竟;關于口腔種植影像測量的精確性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6 高春梅;牙周炎患者種植義齒的臨床療效評價[D];山東大學;2009年
7 袁泉;口腔種植病歷的數字化與病例的回顧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李鵬;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9 羅曉丁;PRF用于口腔種植GBR手術組織愈合效果初步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趙晶妹;口腔純鈦種植體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92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49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