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卵巢對大鼠牙槽骨骨質量及實驗性牙周炎的影響
本文選題:卵巢切除術 + 牙槽骨喪失 ; 參考:《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4年05期
【摘要】:目的:探討切除卵巢后,大鼠牙槽骨骨質的變化情況及其對實驗性牙周炎進展的影響。方法:取3月齡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隨機分為2組(n=10),分別進行卵巢切除(卵巢切除組,OVX)和卵巢周圍脂肪組織切除(假手術組,SHAM);3個月后在所有大鼠下頜右側第一磨牙(M1)牙頸部結扎絲線誘導牙周炎。于切除卵巢后第5個月處死各大鼠,顯微CT測量骨形態(tài)學參數(shù),并于三維重建模型上測量牙槽骨高度喪失程度。結果:術后5個月,OVX組大鼠牙槽骨的平均骨密度(BMD)、骨體積分數(shù)(BV/TV)、骨小梁厚度(Tb.Th)均明顯低于SHAM組(P0.05);骨表面積和體積比(BS/BV)、骨小梁分離度(Tb.Sp)均明顯高于SHAM組(P0.05);OVX組大鼠的牙槽骨高度喪失程度與SHAM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大鼠去除卵巢后牙槽骨發(fā)生骨質疏松,但并不加重實驗性牙周炎所致的牙槽骨高度喪失。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lveolar bone in rats after ovariectomy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ression of 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Methods: twenty 3-month-old healthy female Wistar rats were selected. Two grou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variectomized (OVX) and periovarian adipose tissue resection (sham-operated group). After 3 months, periodontitis was induced by ligation of filaments in the neck of all right mandibular first molar M1. The rats were killed 5 months after ovariectomy. The bon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by microCT and the degree of loss of alveolar bone height was measur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odel. Results: the mean bone density (BMD), bone volume fraction (BV / TVV) and trabecular thickness (Tb. Th) of alveolar bone in OVX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HAM group (P 0.05), and the bone surface area and volume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HAM group (P 0.05). The loss of alveolar bone heigh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HAM group (P 0.05). Conclusion: Osteoporosis occurs in the alveolar bone of rats after ovarian removal, but it does not aggravate the loss of alveolar bone height caused by 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作者單位】: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兒童口腔科;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口腔正畸科;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口腔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170960)
【分類號】:R781.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于曉潛;夏雪;沙月琴;;大鼠實驗性牙周炎對胰島的影響[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1年04期
2 吳勇;秦念紅;張麗玲;朱麗紅;陳肖芳;;骨質疏松癥與重度慢性牙周炎之間的相關因素探討[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1年10期
3 郭宏;劉洪臣;顧斌;王晶;孫建合;汪璦媛;黎曉暉;;MicroCT定量研究去勢大鼠頜骨與脛骨的骨改變[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朝獻;劉安平;曹日隆;;中藥促進骨折愈合機制的實驗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年06期
2 朱國英;張燕燕;顧淑珠;陳曉;;乳腺癌細胞對成骨細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抑制作用[J];癌癥;2009年05期
3 葉超群;紀樹榮;鐘興明;;RANKL-RANK-OPG骨調節(jié)軸[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王云鵬;馬建群;;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與血清骨保護素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劉文和,雷光華,李康華;骨橋蛋白與骨質疏松[J];湘南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羅助榮;;骨保護素系統(tǒng)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進展[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0年06期
7 肖宇明;孫秀娟;于燕妮;;氟中毒大鼠骨組織中OPG、RANKL和RANK的表達及丹藍仙硼療氟膠囊的拮抗作用[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0年04期
8 劉存兵;王琦;于建民;;肢骨紋狀增生癥2例[J];放射學實踐;2006年07期
9 余武;李敬會;余國英;;鮭魚降鈣素針劑聯(lián)合仙靈骨葆膠囊對高齡男性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2年09期
10 顧燕;張巧;;乳鐵蛋白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態(tài)學的影響[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成羿;鄧尚平;韓根勇;;運動對骨質疏松的影響和機理[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第四屆第三次學術年會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專。┙ㄔO骨傷協(xié)作組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瑞新;弱激光照射對受張力的成骨樣細胞的早期影響及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黃宏興;去卵巢大鼠肌骨線粒體活性變化及骨康方干預的實驗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孫啟荻;FGFR3調節(jié)小鼠骨形成的機制研究及ACH病人突變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王劍;基于Runx2相關基因表達級聯(lián)調控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腎虛證候病機的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楊芳;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骨肉不相親”病理機制及中醫(yī)不同治法的比較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黃進軍;咬肌神經切除和化學去神經對大鼠下頜骨生長發(fā)育影響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王艷;雞核因子-κB受體激活物配基(chRANKL)基因的克隆、表達及生物學活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8 譚曉紅;成骨細胞特異性Smad4基因剔除導致小鼠早期發(fā)生骨質疏松[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9 李剛;通絡生骨膠囊治療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臨床與相關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10 李爽;運動加中藥骨康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治療作用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蕊;血清OPG、sRANKL水平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趙斌;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不穩(wěn)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呂辰鵬;骨碎補總黃酮對去卵巢大鼠骨組織GABA信號通路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1年
4 王廣偉;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肌力、脂肪含量與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畢興林;生骨片促進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骨折愈合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馮燕陵;糖皮質激素誘導的氧化應激對成骨細胞核心轉錄因子Cbfa1表達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1年
7 曲晨;四種常見納米材料對小鼠骨代謝的影響[D];濟南大學;2011年
8 馬云輝;股骨頭壞死骨代謝異常機制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陳波;去卵巢后大鼠不同時期椎體骨微破裂變化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探討[D];中南大學;2011年
10 張從艷;青壯年期2型糖尿病腎損害大鼠骨代謝變化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趙獻銀,李曉紅,朱曉姝,董瑤;大鼠去勢后對頜骨和股骨骨小梁結構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年03期
2 董福生,李增寧,董玉英,石培凱,徐秀娟;大鼠卵巢去勢后頜骨與全身骨的形態(tài)學研究[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3 朱曉濱,于世鳳,,史鳳芹,吳運堂,張萬林,段云波,劉忠厚;骨質疏松癥患者下頜骨骨密度的分析研究[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1996年02期
4 徐國超,秦念紅,張?zhí)N惠,文曉林,姜軍;牙周炎患者與正常人腰椎和髖部骨密度值的比較[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2年11期
5 ;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年01期
6 郭宏;張潤荃;劉洪臣;顧斌;王晶;孫建合;黃靖香;汪璦媛;周和平;;去勢大鼠骨質疏松模型的綜合評定[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寧,任蕾!100050,楊圣輝!100050,李金陸!100050;大黃滴劑對金黃地鼠實驗性牙周炎的作用[J];北京口腔醫(yī)學;1999年04期
2 唐華;宮蘋;;人骨保護素質粒轉染抑制大鼠實驗性牙周炎骨吸收的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年02期
3 張幼萌,蘇怡,金志勤;糖尿病大鼠牙周組織中TNF-α的檢測及組織學改變[J];上海口腔醫(yī)學;2003年05期
4 孟煥新,謝昊,陳智濱,王洪君,章魁華,曹采方;小型豬實驗性牙周炎的觀察[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6年06期
5 張?zhí)N惠;;金鹽對實驗性牙周炎的療效 Ⅱ.細胞學的特征[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85年01期
6 張?zhí)N惠;;金鹽對實驗性牙周炎的療效 Ⅰ.牙周結構破壞的組織相評價[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85年01期
7 胡琳,吳蘭雁,張舉之;糖尿病在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發(fā)生中的作用[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1995年01期
8 孫慶順;張慧;;實驗性糖尿病對大鼠前牙區(qū)牙齦血流變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8年05期
9 楊美薷,張舉之,肖邦良;固齒丸對豚鼠實驗性牙周損害治療作用的觀察[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0年03期
10 陳鐵樓,宋培智,周以鈞,吳織芬,許自超;消炎痛對豚鼠實驗性牙周炎的抑制作用──組織學觀察[J];口腔醫(yī)學;199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守治;人白細胞介素-10基因治療對去卵巢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發(fā)生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祥嬌;氫飽和水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抗炎作用的初步觀察[D];青島大學;2012年
2 孫艷楠;吸煙大鼠實驗性牙周炎動物模型的建立[D];青島大學;2011年
3 吳云鼎;蜂膠對犬實驗性牙周炎四種主要致病菌抑菌作用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劉建啟;Wnt信號系統(tǒng)對實驗性牙周炎骨喪失與骨修復中的作用及其機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趙雅娟;心理應激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預后及牙周膜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表達影響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6 魏玲玲;一氧化碳釋放分子CORM-2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3年
7 吳萌萌;輔酶Q10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張艷;實驗性牙周炎大鼠模型及miR-23a慢病毒轉染大鼠成骨細胞的建立[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王姹;米諾環(huán)素凝膠治療大鼠實驗性牙周炎及臨床輔助治療牙周炎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金惠姣;輔酶Q_(10)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牙齦組織中TNF-α及IL-10表達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47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94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