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指標與口腔種植修復術(shù)患者種植體預后的相關(guān)性
本文選題:C反應蛋白 + UDPd/Scr比值 ; 參考:《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C反應蛋白(CRP)、尿脫氧吡啶啉(UDPd)/肌酐(Scr)比值等炎性相關(guān)指標與口腔種植修復患者的相關(guān)性。方法前瞻性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該院接受口腔種植修復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組,同時選取50例健康成人作為對照組。主要觀察指標為術(shù)前1周、術(shù)后1周和術(shù)后1個月時CRP、UDPd/Scr比值、白細胞、白細胞介素1(IL-1)、白細胞介素6(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結(jié)果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shù)后1周和1個月的CRP、UDPd/Scr比值、IL-1、IL-6及TNF-α水平升高(P0.05)。術(shù)后1個月CRP與UDPd/Scr比值呈正相關(guān)(r=0.298,P=0.003)。種植骨整合不良患者的CRP、UDPd/Scr、IL-1、IL-6及TNF-α水平高于整合良好患者(P0.05)。結(jié)論 CRP、UDPd/Scr比值、IL-1、IL-6及TNF-α等炎性指標與口腔種植修復術(shù)患者種植體預后相關(guā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urinary deoxypyridinoline (UDP) / creatinine (SCR) ratio and dental implant repair.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group of 50 patients undergoing dental implant repair from January 2014 to November 2015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50 healthy adults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as follows: 1 week before operation, 1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The ratio of UDPd / SCR, interleukin-1 (IL-1a), interleukin-6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偽 (TNF- 偽)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IL-1IL-6 and TNF- 偽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 week and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RP and UDPd/Scr ratio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The levels of IL-6 and TNF- 偽 in patients with poor impla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good integration (P 0. 05). Conclusion the ratio of UDP / SCR and IL-1- 6 and TNF- 偽 are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implants in dental implant repair.
【作者單位】: 浙江省麗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分類號】:R783.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第一屆上?谇环N植學術(shù)會議暨國家級口腔種植學習班通知[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年03期
2 ;中國口腔種植年[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2年04期
3 張麗君;;對口腔種植的臨床應用討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05期
4 ;《中國口腔種植臨床精萃(2013年卷)》[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5 秦琥,馬泉生,王佩玉,袁錫蘭,于殿紳;口腔種植患者人群狀況分析及前景[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2年02期
6 邵聆,施斌;生物活性玻璃在口腔種植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年04期
7 李德華;;簡單化原則是口腔種植發(fā)展的必然趨勢[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3期
8 張國金;黃建生;周磊;;口腔種植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和維護[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6年02期
9 王程越;艾紅軍;;納米技術(shù)在口腔種植領域中的應用及前景[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6年03期
10 簡小沖;陳江;閆福華;;復雜情況下口腔種植的探討[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欣;;口腔種植的個性化設計和簡單化趨勢[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李德華;;口腔種植的簡單化原則[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馬泉生;;論“口腔種植修復學”[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7年
4 雷逸靈;;口腔種植外科手術(shù)器械的管理探討[A];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5 耿威;宿玉成;姜秀瑛;;局部固定口腔種植修復即刻負重技術(shù)的臨床研究[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楊進;;口腔種植治療中的團隊配合[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趙昕霞;;口腔種植手術(shù)院內(nèi)感染的控制和管理[A];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黃文秀;林斌;邱海鷗;陳江;;公眾口腔種植KAP調(diào)查結(jié)果的初步分析[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白忠誠;;CT指導下口腔種植模板的制作[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崔宏燕;李健慧;邸萍;王濤;林野;;如何修復口腔種植美學區(qū)域中種植體與天然牙間的“黑三角”[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本報記者 范麗敏;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口腔種植市場[N];中國貿(mào)易報;2012年
2 趙宏邋姚向陽;推動我國口腔種植醫(yī)學迅速發(fā)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3 文竹;我國專家在口腔種植方面獲突破[N];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導報;2001年
4 張荔子;“第三副牙齒”要功能還要美觀[N];健康報;2006年
5 車喜韻邋姚向陽 趙倩;讓人類第三副牙齒盡善盡美[N];陜西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巖;口腔種植修復患者血清CRP與尿脫氧吡啶啉含量變化及相關(guān)性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劉金鳳;基于KANO模型對口腔種植門診患者服務需求的分析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張建飛;基于VTK的口腔虛擬種植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鄭州大學;2016年
4 王超煒;Onlay植骨技術(shù)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6年
5 謝瑞;口腔種植機器人系統(tǒng)精度的相關(guān)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6 袁泉;口腔種植病歷的數(shù)字化與病例的回顧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朱斌;不翻瓣微創(chuàng)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金嘯;2697例口腔種植修復病例資料回顧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9 石全貴;牙槽骨維度不足的口腔種植臨床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羅曉丁;PRF用于口腔種植GBR手術(shù)組織愈合效果初步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12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91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