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劑型曲安奈德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的短期療效評價
本文選題:曲安奈德(TA) + 糜爛; 參考:《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觀察不同劑型曲安奈德治療雙頰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OLP)的療效。方法:將12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OLP患者隨機分為4組(n=30):分別采用局部涂布曲安奈德口腔軟膏(A組)、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閉(B組)、曲安奈德漱口液(C組)進行治療,3個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均用康復新液含漱,比較4組的糜爛癥狀及疼痛改善情況(VAS評分)。結果:3個實驗組治療1、2、4周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均高于對照組(P0.05);A組及B組VAS評分和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A組與B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及B組治療1、2、4周后病損糜爛面積均值明顯均低于對照組(P0.05),C組治療1、2周后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治療4周后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曲安奈德治療OLP療效較好,口腔軟膏是治療OLP安全有效并且方便的藥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on oral lichen planus (OLP).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OL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oral ointment, group A with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group B with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and group C with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gargle. , the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l gargled with Kangangxin solution. The symptoms of eros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in were compared in 4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4 week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group B (VAS scor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mean value of erosive area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fter treatment for 1 week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after treatment for 1 week or 2 week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OLP. Oral ointment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drug for OLP.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口腔急診·黏膜病科;
【分類號】:R78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開雁,肖亞珍;中西醫(yī)治療口腔扁平苔蘚28例[J];光明中醫(yī);2001年05期
2 范亞娟,楊麗琴,榮玉梅;中藥治療口腔扁平苔蘚42例[J];中醫(yī)藥學報;2001年02期
3 喬鳴芳;口腔扁平苔蘚兩種治療方法的比較[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2年04期
4 張文萍,陳瑞揚,程瑞芳,邊學襄;口腔扁平苔蘚與肝病關系的調查[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5 黃再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口腔扁平苔蘚30例觀察[J];新疆中醫(yī)藥;2002年05期
6 李鈞,才曉東;口腔扁平苔蘚65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3年02期
7 高孟飛 ,洪碧波;微波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體會[J];臨床醫(yī)學;2004年02期
8 白銀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口腔扁平苔蘚9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04年03期
9 魏魁杰;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治療[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柏景坪,林梅;口腔扁平苔蘚藥物治療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紅柳;王文梅;胡勤剛;蔣文暉;黃曉峰;;口腔扁平苔蘚的唾液雙向電泳研究[A];第七屆全國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屆口腔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侯曉薇;楊更森;;口腔扁平苔蘚的心理輔助治療[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楊靈瀾;葉萍;馬莉;秦蓉暉;程斌;;口腔扁平苔蘚移植嚴重聯(lián)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實驗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陶小安;秦蓉暉;黃宇蕾;程斌;;口腔扁平苔蘚組織微血管密度檢測及其意義[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符起亞;;國內口腔扁平苔蘚治療現(xiàn)狀[A];海南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漆明;;口腔扁平苔蘚藥物治療新進展[A];口腔醫(yī)學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7 徐學義;張光明;陳建華;田秋霖;;口腔扁平苔蘚患者血清鋅、鐵和銅含量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成立大會暨第六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8 張梅兮;鄧鐵城;;114例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分析與治療[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9 黃筱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觀察[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10 吳浩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口腔扁平苔蘚臨床療效觀察[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治口腔扁平苔蘚驗方[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2 ;口腔扁平苔蘚有哪些具體防治措施[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3 張新生;高小珊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經(jīng)驗[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4 吳一福;口腔扁平苔蘚的藥物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5 楊靈瀾;口腔扁平苔蘚用同息通[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6 劉習強 等;同息通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效果[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7 ;患了口腔扁平苔蘚怎么辦[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8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yī)院、附屬口腔醫(yī)院 楊靈瀾 劉習強 程斌;同息通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體會[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9 山東曲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馬建國;從肝脾胃辨治口腔扁平苔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馬哲;口腔扁平苔蘚發(fā)病及其惡變機理的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李相如;細胞免疫和細胞凋亡在口腔扁平苔蘚發(fā)病中的作用與意義[D];鄭州大學;2014年
3 薛敬玲;口腔扁平苔蘚病損上皮中郎格罕氏細胞與增殖、凋亡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柏景坪;Th細胞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與口腔扁平苔蘚的相關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張媛媛;NF-κB依賴性炎癥介質在口腔扁平苔蘚中的表達及相關信息通路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周剛;口腔扁平苔蘚CD4+T淋巴細胞亞群及Th1/Th2的極化[D];武漢大學;2004年
7 劉桂香;OPN調節(jié)的CEACAM1在口腔扁平苔蘚免疫病理機制中的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艷杰;口腔扁平苔蘚103例回顧性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石敬瑜;熱休克蛋白27在口腔扁平苔蘚及其癌變中的表達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韓佳桐;CCR7、L-選擇素在口腔扁平苔蘚中的表達及意義[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張立薈;LAIR-1在口腔扁平苔蘚患者中表達的研究[D];濱州醫(yī)學院;2014年
5 李磊;RECK與MMP-2在口腔扁平苔蘚的表達及意義[D];青島大學;2015年
6 呂炳華;口腔扁平苔蘚伴糖尿病患者精神心理相關因素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7 汪頎;SOX4在口腔扁平苔蘚相關口腔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驗證及其意義[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王燃;少突膠質細胞譜系基因—髓鞘堿性蛋白及基質相互作用分子1在口腔扁平苔蘚組織中表達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肖欣;VEGF與MMP-9在口腔扁平苔蘚和口腔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吉林大學;2016年
10 劉長歡;MMP-9和Fascin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蘚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679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86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