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錯(牙合)類型人群微笑特征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05 13:53
本文選題:微笑特征 + 錯牙合類型; 參考:《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 本實驗通過測量安氏各錯牙合類型人群微笑時面部軟組織的各項指標,比較不同錯牙合類型微笑特征的差異,探討錯牙合類型對微笑特征的影響,為正畸醫(yī)生在臨床上的診斷、治療設計提供參考依據(jù)。 方法: 1實驗對象的選取 納入標準:18-25歲,第二恒磨牙均萌出、牙列完整(不包括第三磨牙),上、下牙列無明顯寬度畸形,前牙無缺損、無磨耗、無齲齒、無修復治療史,無多生牙、埋伏牙,無正畸正頜治療史,無明顯面部發(fā)育畸形及外傷史、手術史。自愿參加調(diào)查并簽知情同意書。 分組標準:安氏Ⅰ類牙合組:磨牙中性,0°ANB5°,牙弓前部輕度錯牙合畸形;安氏Ⅱ類牙合組:磨牙遠中關系,ANB5°,上前牙唇傾(U1-SN112°、U1-NA°28.5°),,前牙DOJ(OJ3mm);安氏Ⅲ類牙合組:磨牙近中關系,ANB0°,前牙反牙合。 對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級2000名大三學生進行普查,從中選取符合安氏Ⅰ類牙合納入標準的樣本60人(男30人,女30人,年齡21.3±2.5歲)。 在2011年-2012年于河北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正畸門診就診的患者中,選取符合安氏Ⅱ、Ⅲ類牙合納入標準的樣本120人。其中,安氏Ⅱ類60人(男30人,女30人,年齡22.0±3.8歲),安氏Ⅲ類60人(男30人,女30人,年齡20.7±3.3歲)。 2姿勢性微笑圖像的獲取 所選180名受試者端坐于靠背椅上,要求自然頭位,放松狀態(tài),兩眼平視前方,眼-耳平面與地平面平行。固定比例尺,要求比例尺與受試者的面部位于同一平面;拍攝者使用三角架將數(shù)碼相機固定于受檢者前方1.6m處,將相機設置為攝像模式、鏡頭對準受檢者口唇部并囑其口唇放松,達到休息位,再囑其自然微笑。從微笑前1秒開始至微笑結(jié)束,記錄整個微笑過程。所有受檢者微笑像均由同一檢查者于同一地點自然光源下拍攝完成。 將拍攝獲取的AVI格式文件輸入計算機,采用Adobe Premiere7.0軟件,逐幀查看微笑的整個動態(tài)過程,選擇受檢者的姿勢性微笑圖像,將該幀圖像轉(zhuǎn)化為JPEG格式并保存,獲得姿勢性微笑圖像。 3姿勢性微笑的評估 3.1微笑定性評估指標 3.1.1微笑類型:根據(jù)微笑時牙和牙齦的暴露量將微笑分為高、中、低位微笑,高位微笑指微笑時暴露整個上中切牙牙冠和部分牙齦組織;中位微笑指微笑時暴露上中切牙的75%-100%;低位微笑指微笑時暴露上中切牙不足75%。 3.1.2微笑。悍从车氖俏⑿r上頜切牙切緣及尖牙牙尖連線的曲率與下唇上緣曲率的關系,包括平行(上前牙切端連線曲率與下唇上緣曲率一致)、平坦(上前牙切端連線的曲率小于下唇上緣曲率)、反向(上前牙切端連線的曲率與下唇上緣曲率相反)和下唇覆蓋上前牙。 3.1.3上唇曲度:反映的是上唇與嘴角間的橫向關系,有向上(微笑時口角高于上唇下界中點)、平直(微笑時口角與上唇下界中點等高)和向下(微笑時口角低于上唇下界中點)三種類型。 3.1.4上中切牙與下唇關系:包括上中切牙與下唇全部或部分接觸、上中切牙與下唇不接觸、上中切牙切緣被下唇覆蓋。 3.1.5牙齒暴露量:微笑時,上頜可見的牙齒數(shù)目,不足一顆的按一顆計算。 3.2微笑定量評估指標 3.2.1頰旁間隙率:為雙側(cè)頰旁間隙面積與微笑面積的比值,微笑面積指微笑時,上唇下緣與下唇上緣之間的區(qū)域面積,頰旁間隙面積為微笑時雙側(cè)牙列可見后牙最遠中頰側(cè)面到口角的黑色間隙的面積。 3.2.2微笑指數(shù):是反映微笑時垂直-橫向關系的綜合性指標,在數(shù)值上為微笑寬度與微笑高度的比值,微笑寬度為微笑時雙側(cè)嘴角間的寬度,微笑高度即上下唇間隙,為微笑時上、下口點間的垂直距離。上口點為上唇下界的中點,下口點為下唇上界的中點。 3.2.3微笑對稱率:微笑時,左側(cè)口角到上、下口點的距離之和與右側(cè)口角到上、下口點的距離之和的比值。 3.2.4牙齦暴露量:微笑時,上口點與上頜左中切牙牙齦緣所在水平線間的垂直距離。 3.3在Smile Measure軟件中評估微笑特征 在Smile Measure軟件中打開姿勢性微笑圖像,分別在錯牙合類型、性別、微笑類型、微笑弧、上唇曲線、上中切牙與下唇關系和牙齒暴露數(shù)量下拉菜單中選擇符合受試者的選項。然后,設置測量比例,分別對受試者的雙側(cè)頰旁間隙面積、微笑面積、口角寬度、微笑高度(上下唇間隙)、雙側(cè)嘴角到上、下口點間的距離及牙齦暴露量進行測量,軟件自動計算出頰旁間隙率、微笑指數(shù)和微笑對稱率,數(shù)據(jù)自動保存為Excel文件。 4統(tǒng)計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檢驗水準a=0.05。 結(jié)果: 1不同錯牙合微笑類型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微笑時高位微笑、中位微笑和低位微笑的比率,安氏Ⅰ類牙合組分別為26.7%、58.3%、15.0%;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60%、28.3%、11.7%;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6.7%、18.3%、75%。 安氏Ⅰ類、Ⅱ類、Ⅲ類牙合中微笑類型發(fā)生率最高的分別為中位、高位和低位微笑,有顯著差異(P0.01)。 2不同錯牙合微笑弧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微笑弧平行、平坦、下唇覆蓋上前牙和反向的比率,安氏Ⅰ類牙合組分別為63.3%、23.3%、13.3%和0%;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66.7%、23.3%、6.7%和0%;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11.7%、13.3%、70.5%和5%。 三組中發(fā)生率最高的微笑弧類型Ⅰ類、Ⅱ類為平行微笑弧、Ⅲ類為下唇覆蓋上前牙,有顯著差異(P0.01)。 3不同錯合上唇曲度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上唇曲度向上、平直和向下的比率,安氏Ⅰ類牙合組分別為71.7%、13.3%和15.0%;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48.3%、43.3%和8.3%;而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6.7%、30.0%、66.7%。 三組中發(fā)生率最高的上唇曲度Ⅰ類、Ⅱ類為向上的上唇曲度、Ⅲ類為向下的上唇曲度,有顯著差異(P0.01)。 4不同錯牙合上中切牙與下唇關系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上中切牙與下唇接觸、不接觸和下唇覆蓋上前牙所占比率,安氏Ⅰ類牙合組分別為20.0%、70.0%和10.0%;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21.7%、71.7%和6.7%;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18.3%、11.7%和70.0%。 三組中發(fā)生率最高的上中切牙與下唇關系Ⅰ類、Ⅱ類為不接觸、Ⅲ類為下唇覆蓋上前牙,有顯著差異(P0.01)。 5不同錯牙合牙齒暴露量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微笑時牙齒暴露量安氏Ⅰ類牙合組男、女分別為8.3±1.5、8.6±1.2;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6.5±1.5、6.9±1.3;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8.9±1.7、9.2±1.8。三組組內(nèi),男、女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Ⅰ類與Ⅲ類牙合間牙齒暴露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Ⅰ類、Ⅲ類牙合分別與Ⅱ類牙合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較Ⅱ類牙合牙齒暴露量多。 6不同錯牙合頰旁間隙率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安氏Ⅰ類牙合組男、女頰旁間隙率(%)分別為5.095±1.221、5.490±0.821;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6.700±1.237、7.087±1.165;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3.096±1.505、3.145±1.100。三組組內(nèi),男女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安氏Ⅰ、Ⅱ、Ⅲ類牙合頰旁間隙率分別為5.293±1.051,6.894±1.207,3.121±1.501,三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任意兩組間均有差異,由大到小依次為Ⅱ類Ⅰ類Ⅲ類。 7不同錯牙合微笑指數(shù)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安氏Ⅰ類牙合組男、女的微笑指數(shù)分別為5.925±1.010、5.857±0.823;安氏Ⅱ類牙合組分別為5.142±0.748、5.690±0.688;安氏Ⅲ類牙合組分別為7.387±0.851、7.265±1.022。安氏Ⅱ類牙合組內(nèi)男女性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安氏Ⅰ類牙合組與安氏Ⅲ類牙合組間無差異(P0.05),安氏Ⅰ類牙合組和安氏Ⅲ類牙合組均與安氏Ⅱ類牙合組有差異(P0.05),且均大于安氏Ⅱ類牙合組。 8不同錯牙合微笑對稱率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Ⅰ類牙合組男、女的微笑對稱率分別為1.017±0.049、0.993±0.043;Ⅱ類牙合組分別為0.992±0.026、0.999±0.016;Ⅲ類牙合組分別為0.997±0.036、1.015±0.028。三組組內(nèi),男女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安氏Ⅰ、Ⅱ、Ⅲ類牙合微笑對稱率分別為1.005±0.048,0.995±0.021,1.001±0.036,三組組間微笑對稱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9不同錯牙合牙齦暴露量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Ⅰ類牙合組男、女的牙齦暴露量分別為1.503±0.957、1.694±0.886;Ⅱ類牙合組分別為1.574±1.296、1.966±1.100;Ⅲ類牙合組分別為0.195±0.564、0.204±0.680。三組中,Ⅱ類牙合男、女性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女的牙齦暴露量三組中任意兩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牙齦暴露量由多到少依次為:Ⅱ類Ⅰ類Ⅲ類。 結(jié)論: Ⅰ類錯牙合的微笑更趨向于中位微笑、平行微笑弧、向上的上唇曲度、上前牙與下唇不接觸;Ⅱ類錯牙合的微笑更趨向于高位微笑、平行微笑弧、向上的上唇曲度、上前牙與下唇不接觸;Ⅲ類錯牙合的微笑更趨向于低位微笑、下唇覆蓋上前牙。 頰旁間隙在三種錯牙合中由大到小依次為:Ⅱ類Ⅰ類Ⅲ類。 錯牙合類型對微笑特征有影響,正畸醫(yī)生應該參考不同錯牙合的微笑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錯牙合畸形的診斷、設計矯治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In this experiment, by measuring the various indexes of the facial soft tissue in the group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smil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 is compar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malocclusion on the smile features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orthodontic doctor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design.
Method錛
本文編號:1847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8479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