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牙髓干細胞同種異體移植后體內(nèi)免疫反應初探
本文選題:牙髓干細胞 切入點:同種異體 出處:《口腔醫(yī)學研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初步探究小鼠牙髓干細胞同種異體移植后的全身免疫反應。方法:牙髓干細胞分離獲得自C57BL/6小鼠牙髓組織,培養(yǎng)至第3代,與納米羥基磷灰石(n-HA)復合培養(yǎng)形成復合物,掃描電鏡觀察其生長黏附情況。40只4周齡的C57BL/6小鼠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將復合物移植入上背部皮下,對照組將納米羥基磷灰石植入上背部皮下,術后均使用外科方法嚴密縫合創(chuàng)口。兩組動物術后均觀察4周、6周處死,分離脾臟,制成脾淋巴細胞懸液,流式細胞儀測定CD4+、CD8+的值。結果:牙髓干細胞在體外與納米羥基磷灰石結合良好;免疫組化染色實驗組4周、6周均可見牙本質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陽性表達;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術后4周、6周CD4+/CD8+值均無明顯差異。結論:牙髓干細胞同種異體移植后,尚不能夠引起機體的免疫排斥反應,其在體內(nèi)仍具有低免疫原性,有望成為組織工程同種異體種子細胞來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of mouse dental pulp stem cells after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dental pulp stem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C57BL / 6 mouse dental pulp tissue, cultured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and co-cultured with nano-hydroxyapatite n-HA to form a complex. 40 C57BL / 6 mice aged 4 wee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ansplanted the composite into the upper back subcutaneously, the control group implanted nano-hydroxyapatite into the upper back subcutaneously. The wounds were sutured closely after operation. The animals in both groups were killed at 4 weeks and 6 week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spleen was separated and made into splenic lymphocyte suspensions. Results: dental pulp stem cells combined well with nano-hydroxyapatite in vitro, and dentin sialoprotein CD4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4 weeks and 6 week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4 / CD8 ratio between 4 and 6 weeks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fter dental pulp stem cel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it can not induce immune rejection, and it still has low immunogenicity in vivo. It is expected to be a source of allogeneic seed cell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作者單位】: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童口腔科--口腔預防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81560178)
【分類號】:R7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志清;;牙髓干細胞研究進展[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醫(yī)學版);2008年03期
2 張映娟;陳文霞;;牙髓干細胞的可塑性研究[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3 商麗娟;吳巖;;牙髓干細胞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年19期
4 郭紅延,吳補領,郭希民,王常勇;大鼠牙髓干細胞的培養(yǎng)和鑒定[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4年05期
5 王亦菁,史俊南,金巖;牙髓干細胞的研究和應用展望[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4年06期
6 張春艷,孫善珍,李紓;牙髓干細胞的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4年07期
7 郭紅延,王常勇,吳補領;牙髓干細胞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8 賀慧霞,史俊南,金巖,李鋒華;牙髓干細胞研究中的哲學思考[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5年11期
9 何飛,譚穎徽,張綱;人牙髓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鑒定[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10 侯延華;譚穎徽;姚韶武;何飛;張綱;王建華;;人牙髓干細胞體外二維和三維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昊妍;梁景平;張秀麗;殷德民;;人牙髓干細胞與β-TCP復合后的體內(nèi)外實驗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李昊妍;梁景平;張秀麗;殷德民;;人牙髓干細胞與β-TCP復合后的體內(nèi)外實驗研究[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鄒朝暉;沈靜燕;劉士有;;牙髓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綜述)[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賈謙;吳家媛;倪龍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牙髓干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呂長勝;翟旭;;大鼠牙髓干細胞分化成骨樣細胞能力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第十一次全國會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整形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交流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醫(yī)學美容專業(yè)委員會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陸家瑜;華麗;鄒德榮;;乳牙牙髓干細胞體內(nèi)外誘導成骨的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麻丹丹;高杰;吳補領;;改良組織塊酶消化法培養(yǎng)人齲壞牙髓干細胞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呂長勝;翟旭;;大鼠牙髓干細胞分化成骨樣細胞能力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第十一次全國會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整形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交流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醫(yī)學美容專業(yè)委員會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申元源;陳柯;許諾;;人乳牙牙髓干細胞體外誘導向軟骨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鄭穎;王松靈;;小型豬乳牙牙髓干細胞體外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張忠霞;用猴子牙髓干細胞能刺激腦細胞生長[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 羅剛;牙齒——實現(xiàn)器官再生夢想的先鋒[N];健康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牙周炎癥狀態(tài)對患牙牙髓中牙髓干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蔣文凱;牙髓干細胞克隆差異及其應用于神經(jīng)和平滑肌再生方面的初步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3 朱強;腎上腺髓質素對人牙髓干細胞的調(diào)控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6年
4 陸群;牙髓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鑒定和體外誘導分化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5 于金華;牙髓干細胞形成牙體組織能力及其制備嵌合體牙齒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郭紅延;大鼠牙髓干細胞培養(yǎng)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賀慧霞;牙髓干細胞分離鑒定及其制備組織工程化牙本質牙髓復合體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汪銀雄;用牙髓干細胞構建牙齒樣結構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9 趙秀;MTA調(diào)控人牙髓干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張紅梅;微環(huán)境對牙髓干細胞成牙能力的影響及MAPK信號分子機制調(diào)控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j欽;Scleraxis對牙髓干細胞多向分化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吳中明;TGF-β_3與牙髓干細胞聯(lián)合Bio-oss骨粉在動物骨缺損修復中的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3 賀瑩;體外連續(xù)培養(yǎng)人牙髓干細胞干性特征改變的相關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4 馬逢樂;MS-275對人牙髓干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劉慶娜;低氧對人牙髓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馮桂娟;炎癥微環(huán)境對牙髓干細胞生物學特性影響[D];南通大學;2014年
7 肖敏;機械壓應力刺激對人牙髓干細胞和根尖牙乳頭干細胞增殖、分化影響的體外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8 郭皓;脫落乳牙牙髓干細胞聚合體用于牙髓再生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9 鐵曉敏;牙髓干細胞對牙髓牙本質復合體再生修復作用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帕爾哈提·阿布肚熱合曼;TGF-β_3與地塞米松聯(lián)合培養(yǎng)對兔牙髓干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86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58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