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鏡像復制上前牙形態(tài)效果的數(shù)學分析
本文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設計 鏡像 生物再造 堆蠟 出處:《口腔醫(yī)學研究》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評估鏡像、生物再造和人工堆蠟模式形成的虛擬修復體與原始天然牙形態(tài)的數(shù)學匹配效果。方法:在20顆原始上頜天然牙(20位參與者)的石膏模型上行全瓷冠牙體預備,并掃描預備前后的模型,形成鏡像(mirror-image,MI)、生物再造(biogenericreconstruction,BR)和人工堆蠟(waxed-ups,WU)的虛擬修復體和原始天然牙的圖像(CEREC?software v4.0)。評估虛擬修復體與原始天然牙的三維距離(three-dimensional distance,3-DD)和體積變化率(rate of volume change,RVC)(Geomagic Qualifyv7.0,USA,輸出),統(tǒng)計分析3種模式之間的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檢驗,檢驗水平α=0.05)。結果:3-DD統(tǒng)計表明,MI與BR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MI和BR與WU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VC統(tǒng)計表明,MI與BR和WU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R與WU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CAD軟件鏡像恢復的上頜前牙修復體形態(tài)優(yōu)于生物再造和人工制作,CAD鏡像復制能有效的重建天然牙形態(tài),是一種較理想的修復模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mirror image by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The effect of mathematical matching between the virtual restoration and the original natural tooth shape formed by biological reengineering and artificial wax stowing. Methods: 20 participants in 20 primitive maxillary natural teeth) were prepared with plaster model uplink all ceramic crowns. And scan the models before and after preparation to form a mirror image of biogeneric construction BRB and artificial waxed-ups WU) virtual restoration and original natural tooth images CEREC???? Software v4.0. To evalu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tance between virtual restoration and primitive natural teeth and to evaluate the volume change rate of volume change rate of volume qualifyv7.0, outpu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models (univariate ANOVA and rank sum test),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models (univariate ANOVA and rank sum test),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models (univariate ANOVA and rank sum test),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models (univariate ANOVA and rank sum tes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r and Br according to the ratio 3-DD statistic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I and Br and between Br and WU. RVC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r and Br and between Br and WU. Conclus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with the image image of the 10% CAD software is superior to that of bi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artificial CAD image reconstruc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construct the natural tooth shape. It is an ideal repair mode.
【作者單位】: 廈門市口腔醫(yī)院綜合科;廈門市口腔醫(yī)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3D010)
【分類號】:R7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Dittrich R.;Dziewas R.;Ritter M.A. ;謝琰臣;;頸動脈夾層患者的超聲檢查陰性結果:CAD超聲檢查陰性[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神經(jīng)病學分冊);2006年10期
2 韓秀霞;;辛伐他汀可減緩CAD的進展[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9年04期
3 方皓;;CAD與中國專家同行[J];中國醫(yī)院院長;2006年06期
4 邱宜農;劉志良;劉紅;關德林;劉曉輝;賈江;;CAD在顱頜面部復雜種植術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年01期
5 姚振強,王成燾;股骨設計基軸線──股骨軸線在人工髖關節(jié)CAD中的一種實用描述[J];醫(yī)用生物力學;1996年02期
6 張瑩,于永發(fā),樊麗超,黃湘楠;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后CAD表達與細胞凋亡的關系[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4年01期
7 邱建峰,于茲喜,李月卿,王昌元,徐惠;數(shù)字乳腺X線照片CAD中可疑密度區(qū)域的自動分割(英文)[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高燕莉,劉曉娟,王麗,麻增林,翟仁友;乳腺鉬靶攝影結合CAD診斷乳腺癌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5年02期
9 徐彥龍;高靚;石磊;李晶;劉維紅;杜元灝;;針刺調節(jié)腦梗死大鼠腦血管平滑肌CaP、CaD變化的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年09期
10 秦乃姍,蔣學祥,何靜,許玉峰,唐光健;CAD(計算機輔助探察)對提高乳腺癌診斷敏感性的意義[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銳鋒;;從農機行業(yè)CAD應用現(xiàn)狀談如何選擇CAD系統(tǒng)[A];信息科學與微電子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陳國藩;楊德滋;楊永清;;橋梁結構CAD——從自動優(yōu)化到智能化[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學會學術報告會論文集(4)[C];1989年
3 何維利;;關于橋梁CAD系統(tǒng)開發(fā)的探討[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學會第六屆年會土木工程計算機應用文集[C];1995年
4 朱喜君;謝麗梅;魏宏林;;微機CAD系統(tǒng)在土地利用現(xiàn)狀調查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土地學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5 柳學發(fā);強士中;;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微機CAD系統(tǒng)研制[A];全國橋梁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1992年
6 吳曉明;齊愛坤;陳春明;;電液位置伺服系統(tǒng)CAD的研究與開發(fā)[A];第四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畢秀梅;;《電子線路CAD》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探索[A];2009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陳國藩;楊永清;徐海清;;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自動優(yōu)化CAD[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0年
9 于蘭;;企業(yè)CAD標準化的應用與推廣[A];首屆七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徐潔磐;王銀根;;知識庫在CAD中應用的探索[A];第十一屆全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遼寧 高福永;怎樣用CAD繪制實物圖[N];電子報;2013年
2 CAXA、韓道陽;CAD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設計[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3 特約撰稿 吳勇毅;CAD價格大跳水 軟件行業(yè)洗牌在即[N];通信信息報;2009年
4 王萊蕾;本土化 CAD市場解困之路[N];中國服飾報;2006年
5 記者 郭蕾;中農穎泰抗菌肽CAD獲美國專利授權[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14年
6 ;開目電氣CAD[N];科技日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申明;普及三維CAD創(chuàng)新設計技術[N];科技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木力;國內三維CAD市場:何時才能百花齊放?[N];計算機世界;2002年
9 劉超昀 匡琳;快速將CAD矢量圖轉為高精度位圖[N];電腦報;2004年
10 小惠;正版CAD成為制造業(yè)企業(yè)新寵[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蒲浩;現(xiàn)代路線CAD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中南大學;2002年
2 張泉;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暖通CAD開發(fā)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3 雷文強;寬帶大功率行波管高頻慢波系統(tǒng)CAD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偉;船舶型線CAD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楊渝佳;血漿IncRNA-CoroMaker的鑒定及其在CAD中的表達和診斷價值[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3 付朝陽;混合式步進電動機CAD系統(tǒng)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華學兵;基于逆向工程的弧面分度凸輪機構CAD[D];遼寧工學院;2007年
5 阮培;永磁無刷直流電機CAD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方;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結構CAD系統(tǒng)開發(fā)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7 劉朝芳;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CAD系統(tǒng)[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8 歐鵬;魚雷殼體CAD及其數(shù)控加工編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9 成海生;分布式水輪機CAD系統(tǒng)框架研究及應用[D];河海大學;2002年
10 李井輝;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CAD輔助配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31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53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