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腦缺血誘導的自由基損傷、谷氨酸神經毒性作用的AD病因學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11:43
目的:通過對動物模型的研究來證明長期慢性腦低灌注是AD的病因之一的假說,從而為該假說提供動物實驗證據(jù)。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再根據(jù)缺血時間隨機分為缺血12周組、16周組、20周組及同齡正常對照組。參照Ohta方法,結扎雙側頸總動脈,建立腦低灌注動物模型。術后12周、16周、20周進行行為學測試,并于行為學檢測完成之后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腹腔動脈采血,再分離顱骨,取出腦組織,于多聚甲醛與戊二醛的混合液中固定,進行β淀粉樣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的免疫組化染色。血清相關指標的檢測:應用硫代巴比妥分光光度比色法檢測MDA;應用比色法檢測血清鐵和血清谷氨酸;應用放免法測血清Aβ。結果: 12周、16周及20周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進行比較:時間和距離逃避潛伏期顯著延長(所有p值均<0.05);實驗組血清鐵、MDA、谷氨酸、Aβ濃度與對照組進行比較亦有顯著增高(所有p值均<0.05)。不同缺血時間實驗組間進行比較:12周與16周以及12周與20周相比,時間和距離逃避潛伏期顯著延長(所有p值均<0.05),血清鐵、MDA、谷氨酸、Aβ濃度也...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創(chuàng)新性和進一步努力方向
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腦缺血誘導的自由基損傷的AD病因學意義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
討論
第二部分 慢性腦缺血誘導的谷氨酸神經毒性作用的AD病因學意義
實驗結果
討論
全文總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管因素與癡呆[J]. 陳啟稚,陸惠華.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3(04)
[2]我國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研究概況[J]. 王新德. 人民軍醫(yī). 2002(06)
[3]癡呆癥[J]. 陳世畯. 中國現(xiàn)代神經疾病雜志. 2002(02)
本文編號:3624486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創(chuàng)新性和進一步努力方向
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腦缺血誘導的自由基損傷的AD病因學意義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
討論
第二部分 慢性腦缺血誘導的谷氨酸神經毒性作用的AD病因學意義
實驗結果
討論
全文總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管因素與癡呆[J]. 陳啟稚,陸惠華.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3(04)
[2]我國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研究概況[J]. 王新德. 人民軍醫(yī). 2002(06)
[3]癡呆癥[J]. 陳世畯. 中國現(xiàn)代神經疾病雜志. 2002(02)
本文編號:3624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6244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