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體形式障礙患病性別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11:14
目的分析軀體形式障礙患病性別差異的影響因素。方法以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診斷標準的軀體形式障礙病人30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自制問卷收集一般資料,并進行兒童期成長經(jīng)歷問卷(CTQ-SF)、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防御方式問卷(DSQ)、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測評,應用單因素分析、最佳尺度回歸分析對患病率性別差異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女性軀體形式障礙病人多于男性,男女比為1∶1.63。不同性別軀體形式障礙病人職業(yè)、文化程度、誘發(fā)事件、情感忽視、述情障礙、防御機制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防御機制意義最大(重要性值=0.384);在年齡、家族史、婚姻狀況、情感虐待、軀體虐待、性虐待、軀體忽視、內外向、情緒穩(wěn)定性、精神質、認知功能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軀體形式障礙病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患病差異的影響因素有職業(yè)、文化程度、誘發(fā)事件、情感忽視、述情障礙、防御機制,其中防御機制對患病性別差異影響最大。
【文章來源】: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18(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軀體形式障礙病人臨床資料
2.2 軀體形式障礙男女患病差異的單因素分析
2.3 軀體形式障礙男女患病差異的回歸分析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軀體形式障礙的神經(jīng)解剖學及神經(jīng)影像學研究進展[J]. 程曉陽,王儉. 醫(yī)學綜述. 2015(08)
[2]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的癥狀特點及性別差異[J]. 謝韞詩,王旭梅.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4(03)
[3]軀體形式障礙的病因學研究進展[J]. 常桂花,孔伶俐,劉春文.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3(01)
博士論文
[1]軀體化障礙的特征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 張朝輝.中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96666
【文章來源】: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18(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軀體形式障礙病人臨床資料
2.2 軀體形式障礙男女患病差異的單因素分析
2.3 軀體形式障礙男女患病差異的回歸分析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軀體形式障礙的神經(jīng)解剖學及神經(jīng)影像學研究進展[J]. 程曉陽,王儉. 醫(yī)學綜述. 2015(08)
[2]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的癥狀特點及性別差異[J]. 謝韞詩,王旭梅.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4(03)
[3]軀體形式障礙的病因學研究進展[J]. 常桂花,孔伶俐,劉春文.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3(01)
博士論文
[1]軀體化障礙的特征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 張朝輝.中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96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4966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