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對預后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10:27
目的 探究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和對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精神分裂患者共計38例。根據對患者的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19例和觀察組19例。觀察組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利培酮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同時比較兩組患者預后各項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4.74%,高于對照組患者73.68%。觀察組患者的SDSS、GQOLI-74、MCCB、MCCB各項得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氨磺必利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值得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進行推廣。
【文章來源】:智慧健康. 2020,6(3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1.2.2 觀察組治療方案
1.3 療效判定和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指標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2.2 患者預后情況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省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精神分裂癥流行情況分析[J]. 王長虹,呂路線,姚豐菊,張瑞嶺,郭衛(wèi)東,周剛,肖水源,桂立輝,田慶豐,張偉平.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20(01)
[2]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觀察及對體質量、糖脂代謝、內分泌的影響[J]. 徐勇,蔣志鋒,何澤民,胡庭剛. 臨床誤診誤治. 2020(01)
[3]歌曲治療技術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對方式及癥狀改善作用的隨機對照試驗[J]. 尹譽霏,童永勝,李靜雯,張娛,劉琳,崔勇,譚云龍.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9(04)
[4]基于聚類分析的精神分裂癥中醫(yī)證候要素特征研究[J]. 尹冬青,賈竑曉,李寶君,黃芳,趙安全,都弘,王群松,馬雁冰,陳進東,朱虹.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9(01)
[5]溫膽湯聯合氨磺必利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 張明瑞,秦巧英,陳國華,劉增龍.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10)
[6]精神分裂癥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專家共識的德爾菲法研究[J]. 付兆燕,李占江,郭志華,李平,馬云.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8 (08)
[7]精神分裂癥穩(wěn)定期減少抗精神病藥物劑量對精神癥狀的影響[J]. 李冠男,崔洪梅,李丹,周燕玲,孫彬,范妮.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8(04)
[8]精神分裂癥共情障礙的神經機制研究進展[J]. 吳小玲,陳新貴,汪凱.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8(04)
[9]氨磺必利片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發(fā)作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J]. 譚云龍,陸崢,石川,范劍雄,唐牟尼,鄭毅,李娟,陳松,于欣,楊甫德.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8 (02)
[10]音樂治療對精神分裂癥細胞因子水平影響的研究進展[J]. 代文瑾,譚云龍,張?zhí)O,張媛.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01)
本文編號:3439644
【文章來源】:智慧健康. 2020,6(3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1.2.2 觀察組治療方案
1.3 療效判定和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指標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2.2 患者預后情況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省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精神分裂癥流行情況分析[J]. 王長虹,呂路線,姚豐菊,張瑞嶺,郭衛(wèi)東,周剛,肖水源,桂立輝,田慶豐,張偉平.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20(01)
[2]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觀察及對體質量、糖脂代謝、內分泌的影響[J]. 徐勇,蔣志鋒,何澤民,胡庭剛. 臨床誤診誤治. 2020(01)
[3]歌曲治療技術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對方式及癥狀改善作用的隨機對照試驗[J]. 尹譽霏,童永勝,李靜雯,張娛,劉琳,崔勇,譚云龍.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9(04)
[4]基于聚類分析的精神分裂癥中醫(yī)證候要素特征研究[J]. 尹冬青,賈竑曉,李寶君,黃芳,趙安全,都弘,王群松,馬雁冰,陳進東,朱虹.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9(01)
[5]溫膽湯聯合氨磺必利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 張明瑞,秦巧英,陳國華,劉增龍.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10)
[6]精神分裂癥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專家共識的德爾菲法研究[J]. 付兆燕,李占江,郭志華,李平,馬云.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8 (08)
[7]精神分裂癥穩(wěn)定期減少抗精神病藥物劑量對精神癥狀的影響[J]. 李冠男,崔洪梅,李丹,周燕玲,孫彬,范妮.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8(04)
[8]精神分裂癥共情障礙的神經機制研究進展[J]. 吳小玲,陳新貴,汪凱.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8(04)
[9]氨磺必利片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發(fā)作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J]. 譚云龍,陸崢,石川,范劍雄,唐牟尼,鄭毅,李娟,陳松,于欣,楊甫德.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8 (02)
[10]音樂治療對精神分裂癥細胞因子水平影響的研究進展[J]. 代文瑾,譚云龍,張?zhí)O,張媛.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01)
本文編號:34396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4396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