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辨證論治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10:30
目的:探討中藥辨證論治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方法:選取60例首次發(fā)作的經鹽酸帕羅西汀片治療12周后有效的抑郁癥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予口服鹽酸帕羅西汀片,實驗組予口服鹽酸帕羅西汀片及中藥辨證治療,進行1年的對照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入組后半年、1年的24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s-24, HAMD-24)的總分及減分率,比較兩組入組半年、入組1年治療副反應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評分及實驗室檢查。結果:1.試驗結束時,對照組脫落3例、實驗組脫落2例,共55例完成實驗。2.經正態(tài)性檢驗,兩組的HAMD-24總分于治療前及入組時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兩組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文化程度、治療前的HAMD-24總分、入組時的HAMD-24總分經t檢驗或卡方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中醫(yī)證型分布經卡方檢驗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實驗組入組半年、入組1年HAMD-24總分...
【文章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綜述一 祖國醫(yī)學對抑郁癥的認識
1 源流考究
2 古代醫(yī)家對抑郁癥病因病機的認識
2.1 郁病因情志活動過極而成
2.2 情志過極,影響氣機活動導致郁病
2.3 情志與臟腑的關系
2.4 郁病與臟腑關系
3 現(xiàn)代醫(yī)家對抑郁癥病因病機的研究
3.1 肝郁說
3.2 脾胃說
3.3 肺說
3.4 陽虛說
3.5 相火說
4 抑郁癥的治療
4.1 中藥辨證治療
4.2 針灸治療
4.3 精神調治
綜述二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抑郁癥的研究現(xiàn)狀
1 抑郁癥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1 生物因素
1.2 心理社會因素
2 診斷標準
2.1 抑郁發(fā)作的癥狀分類
2.2 抑郁癥的亞型
3.抑郁癥的治療
4 預后
5 抑郁癥復發(fā)的定義
6 復發(fā)性抑郁癥的分型
6.1 輕抑郁
6.2 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
6.3 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
7 影響抑郁癥復發(fā)的相關因素
7.1 家族史及基因遺傳
7.2 年齡
7.3 伴精神性癥狀
7.4 治療后殘留癥狀
7.5 維持治療時間不足
7.6 社會支持
8 減少復發(fā)率的對策
8.1 延長抗抑郁劑療程
8.2 改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
8.3 心理治療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研究方案
1.1 研究對象
1.2 相關標準
1.3 研究方法
1.4 評定工具
1.5 主要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入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2.2 療效比較
2.3 復發(fā)率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3.討論
3.1 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
3.2 療效評價
3.3 復發(fā)率
3.4 不良反應
3.5 存在不足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周紹華治療抑郁癥經驗[J]. 井慧如.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9(10)
[2]梅花針叩刺督脈經穴為主治療抑郁癥46例[J]. 張?zhí)炜? 中國針灸. 2009(09)
[3]柴胡疏肝散治療抑郁癥對照研究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 金衛(wèi)東,邢葆平,王鶴秋,陳炯,童振華,王乃信.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09(07)
[4]抑郁癥為相火不足之管見[J]. 馬書玖. 光明中醫(yī). 2009(06)
[5]逍遙散治療抑郁癥32例[J]. 徐寅平. 中醫(yī)雜志. 2009(06)
[6]甘麥大棗湯治療中風后抑郁癥38例臨床觀察[J]. 唐平,劉建敏. 四川醫(yī)學. 2009(05)
[7]中醫(yī)治療抑郁癥的辯證思路[J]. 邸杰.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09(07)
[8]淺議抑郁癥從肺論治的中醫(yī)理論基礎[J]. 劉紫凝,曹詩丹. 光明中醫(yī). 2009(03)
[9]腹針治療女性更年期抑郁癥療效觀察[J]. 何宇峰,郭瑞蘭,何逸均. 上海針灸雜志. 2008(04)
[10]電針內關、建里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 黃芳,曹鐵軍,曹銳,李寶巖.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 2008(02)
本文編號:3430333
【文章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綜述一 祖國醫(yī)學對抑郁癥的認識
1 源流考究
2 古代醫(yī)家對抑郁癥病因病機的認識
2.1 郁病因情志活動過極而成
2.2 情志過極,影響氣機活動導致郁病
2.3 情志與臟腑的關系
2.4 郁病與臟腑關系
3 現(xiàn)代醫(yī)家對抑郁癥病因病機的研究
3.1 肝郁說
3.2 脾胃說
3.3 肺說
3.4 陽虛說
3.5 相火說
4 抑郁癥的治療
4.1 中藥辨證治療
4.2 針灸治療
4.3 精神調治
綜述二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抑郁癥的研究現(xiàn)狀
1 抑郁癥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1 生物因素
1.2 心理社會因素
2 診斷標準
2.1 抑郁發(fā)作的癥狀分類
2.2 抑郁癥的亞型
3.抑郁癥的治療
4 預后
5 抑郁癥復發(fā)的定義
6 復發(fā)性抑郁癥的分型
6.1 輕抑郁
6.2 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
6.3 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
7 影響抑郁癥復發(fā)的相關因素
7.1 家族史及基因遺傳
7.2 年齡
7.3 伴精神性癥狀
7.4 治療后殘留癥狀
7.5 維持治療時間不足
7.6 社會支持
8 減少復發(fā)率的對策
8.1 延長抗抑郁劑療程
8.2 改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
8.3 心理治療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研究方案
1.1 研究對象
1.2 相關標準
1.3 研究方法
1.4 評定工具
1.5 主要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入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2.2 療效比較
2.3 復發(fā)率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3.討論
3.1 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
3.2 療效評價
3.3 復發(fā)率
3.4 不良反應
3.5 存在不足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周紹華治療抑郁癥經驗[J]. 井慧如.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9(10)
[2]梅花針叩刺督脈經穴為主治療抑郁癥46例[J]. 張?zhí)炜? 中國針灸. 2009(09)
[3]柴胡疏肝散治療抑郁癥對照研究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 金衛(wèi)東,邢葆平,王鶴秋,陳炯,童振華,王乃信.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09(07)
[4]抑郁癥為相火不足之管見[J]. 馬書玖. 光明中醫(yī). 2009(06)
[5]逍遙散治療抑郁癥32例[J]. 徐寅平. 中醫(yī)雜志. 2009(06)
[6]甘麥大棗湯治療中風后抑郁癥38例臨床觀察[J]. 唐平,劉建敏. 四川醫(yī)學. 2009(05)
[7]中醫(yī)治療抑郁癥的辯證思路[J]. 邸杰.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09(07)
[8]淺議抑郁癥從肺論治的中醫(yī)理論基礎[J]. 劉紫凝,曹詩丹. 光明中醫(yī). 2009(03)
[9]腹針治療女性更年期抑郁癥療效觀察[J]. 何宇峰,郭瑞蘭,何逸均. 上海針灸雜志. 2008(04)
[10]電針內關、建里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 黃芳,曹鐵軍,曹銳,李寶巖.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 2008(02)
本文編號:3430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4303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