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柴胡湯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持續(xù)性抑郁障礙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21:00
目的:觀察加味小柴胡湯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肝腎陰虛型持續(xù)性抑郁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海軍總醫(yī)院中醫(yī)科門診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間就診的持續(xù)性抑郁障礙患者64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2例,予加味小柴胡湯治療;治療組32例,予加味小柴胡湯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干預時間為12周。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2周末分別采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中醫(yī)證候量表及副反應量表進行測評;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2周末抽血化驗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應蛋白。所得數據用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第12周末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應蛋白;抑郁自評量表及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分數據分別進行兩組樣本配對檢驗,差值符合正態(tài)分布,運用配對t檢驗;運用Pearson線性相關性分析治療前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應蛋白三者分別與抑郁自評量表得分與之間的相關性,相關系數用r表示,|r|值在:0.8-1.0表示二者極強相關,0.6-0.8表示二者強相關,0.4-0.6表示二者中等程度相關,0.2-0.4表示二者弱相關,0.0-0.2表示二者極弱相關或無相關...
【文章來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綜述一 郁癥的中醫(yī)理論概述與治療現(xiàn)狀
1 郁癥的中醫(yī)理論概述
2 郁癥的中醫(yī)治療
3 中藥治療的優(yōu)點及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綜述二 抑郁障礙的西醫(yī)治療現(xiàn)狀與研究進展
1 抑郁障礙的分類
2 疾病特點及流行病學研究
3 發(fā)病機制研究現(xiàn)狀
4 抑郁障礙的西醫(yī)治療
5 抑郁障礙的常用量表
6 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
2 研究方法
2.1 診斷標準
2.2 入組標準
2.3 排除標準
2.4 剔除標準
2.5 脫落標準
2.6 倫理學
2.7 分組及給藥方法
2.8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2.9 統(tǒng)計學處理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3.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量表得分比較
3.3 治療后伴隨癥狀改善情況
3.4 抑郁障礙患者炎性指標(CRP)及炎癥因子(TNF-α,IL-6)
3.5 安全性評估
4 小結
5 討論
5.1 立題依據
5.2 研究設計及結果分析
5.3 關于用藥分析的研究
6 結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抑郁癥治療新藥伏硫西汀的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J]. 田姍姍,郭海飛.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18(05)
[2]抑郁癥、強迫癥及進食障礙研究新進展[J]. 施慎遜,黃悅勤,陳致宇,張斌.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S2)
[3]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進展[J]. 李秋月,許海玉,楊洪軍.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9)
[4]梔子水提物和醇提物對糖尿病小鼠并發(fā)抑郁癥的防治[J]. 王君明,段佩利,師燕然,李晴,張月月,崔瑛.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18)
[5]丹梔逍遙丸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的影響[J]. 白金川,劉巨源.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6(14)
[6]臨床試驗中脫落、退出和失訪病例的統(tǒng)計學處理和報告規(guī)范[J]. 張抗,李文元,馮碩,梁寧,韓梅,劉建平. 中醫(yī)雜志. 2016(14)
[7]抑郁癥患者合并軀體疾病情況及其與自殺意念的關系研究[J]. 周靜,戴立磊,鄒韶紅,胡曼娜,欒融融.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04)
[8]復方甘麥大棗顆粒對抑郁動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對海馬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 朱萱萱,周琴妹,林新麗,顧和亞,張學非,張迪,符蕊.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6(01)
[9]四逆散對LPS誘導抑郁小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IDO調節(jié)機制[J]. 周靜洋,魯藝,李海娜,張靜,暢洪昇.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5(12)
[10]血液C-反應蛋白水平與抑郁癥關系的系統(tǒng)評價[J]. 劉釗,陳建軍,周健,謝鵬.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1)
博士論文
[1]小柴胡湯抗抑郁作用及其調節(jié)腦內神經遞質、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雌性激素的相關機制研究[D]. 蘇光悅.沈陽藥科大學 2014
[2]百合的質量研究及抗抑郁作用探討[D]. 郭秋平.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加味小柴胡湯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成人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的臨床研究[D]. 李超群.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抑郁癥證候特點及證候與精神癥狀的關系研究[D]. 姬道緒.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280651
【文章來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綜述一 郁癥的中醫(yī)理論概述與治療現(xiàn)狀
1 郁癥的中醫(yī)理論概述
2 郁癥的中醫(yī)治療
3 中藥治療的優(yōu)點及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綜述二 抑郁障礙的西醫(yī)治療現(xiàn)狀與研究進展
1 抑郁障礙的分類
2 疾病特點及流行病學研究
3 發(fā)病機制研究現(xiàn)狀
4 抑郁障礙的西醫(yī)治療
5 抑郁障礙的常用量表
6 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
2 研究方法
2.1 診斷標準
2.2 入組標準
2.3 排除標準
2.4 剔除標準
2.5 脫落標準
2.6 倫理學
2.7 分組及給藥方法
2.8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2.9 統(tǒng)計學處理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3.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量表得分比較
3.3 治療后伴隨癥狀改善情況
3.4 抑郁障礙患者炎性指標(CRP)及炎癥因子(TNF-α,IL-6)
3.5 安全性評估
4 小結
5 討論
5.1 立題依據
5.2 研究設計及結果分析
5.3 關于用藥分析的研究
6 結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抑郁癥治療新藥伏硫西汀的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J]. 田姍姍,郭海飛.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18(05)
[2]抑郁癥、強迫癥及進食障礙研究新進展[J]. 施慎遜,黃悅勤,陳致宇,張斌.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S2)
[3]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進展[J]. 李秋月,許海玉,楊洪軍.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9)
[4]梔子水提物和醇提物對糖尿病小鼠并發(fā)抑郁癥的防治[J]. 王君明,段佩利,師燕然,李晴,張月月,崔瑛.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18)
[5]丹梔逍遙丸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的影響[J]. 白金川,劉巨源.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6(14)
[6]臨床試驗中脫落、退出和失訪病例的統(tǒng)計學處理和報告規(guī)范[J]. 張抗,李文元,馮碩,梁寧,韓梅,劉建平. 中醫(yī)雜志. 2016(14)
[7]抑郁癥患者合并軀體疾病情況及其與自殺意念的關系研究[J]. 周靜,戴立磊,鄒韶紅,胡曼娜,欒融融.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04)
[8]復方甘麥大棗顆粒對抑郁動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對海馬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 朱萱萱,周琴妹,林新麗,顧和亞,張學非,張迪,符蕊.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6(01)
[9]四逆散對LPS誘導抑郁小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IDO調節(jié)機制[J]. 周靜洋,魯藝,李海娜,張靜,暢洪昇.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5(12)
[10]血液C-反應蛋白水平與抑郁癥關系的系統(tǒng)評價[J]. 劉釗,陳建軍,周健,謝鵬.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1)
博士論文
[1]小柴胡湯抗抑郁作用及其調節(jié)腦內神經遞質、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雌性激素的相關機制研究[D]. 蘇光悅.沈陽藥科大學 2014
[2]百合的質量研究及抗抑郁作用探討[D]. 郭秋平.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加味小柴胡湯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成人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的臨床研究[D]. 李超群.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抑郁癥證候特點及證候與精神癥狀的關系研究[D]. 姬道緒.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280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2806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