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認知功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5 01:10
目的通過本研究擬了解:1、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健康同胞、正常對照間認知功能的差異。2、病程、精神病家族史、精神癥狀、利培酮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采用目前常用溝槽釘板測驗(GPT)、連線測驗(TMT)、Stroop測驗、符號編碼、符號搜索、范疇流利性測驗、簡單視覺空間記憶測驗(BVMT-R)、WMS-Ⅲ空間廣度測驗、霍普金斯詞語學習測驗(HVLT-R)、定步調(diào)聽覺連續(xù)加法測驗(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64)對92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56例健康同胞及62例健康對照者進行測試,患者組還采用PANSS、CGI、PSP和GAF對精神癥狀和社會功能進行評定,在治療8周后復查所有評定項目。結(jié)果1、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神經(jīng)心理測驗成績與對照組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康同胞部分神經(jīng)心理測驗(連線測驗、Stroop測驗、符號編碼、符號搜索、范疇流利性測驗、PASAT、HVLT-R、BVMT-R)與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成績介于對照組與患者組之間。2、不同病程間比較,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顏色連線、Stroop測驗和BVMT-R有統(tǒng)計學意...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三、評定工具
四、統(tǒng)計處理
第三章 結(jié)果
一、社會人口學資料描述
二、基線時臨床癥狀和社會認知功能資料
三、治療結(jié)束時臨床癥狀和社會認知功能資料
第四章 討論
一、課題所采用認知功能評定工具及影響因素的控制
二、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同胞認知功能
三、其他因素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損害影響
四、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攻學位期間主要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神經(jīng)心理學測驗與精神分裂癥內(nèi)表型[J]. 于文娟,譚立文.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07(01)
[2]中國HIV+/AIDS患者神經(jīng)心理學初步研究[J]. 石川,于欣,吳尊友,Robert K.Heaton,JIN Hua,Thomas D.Marcotte,Joseph Sadek,Igor Grant.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5(05)
[3]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與陰性癥狀的相關(guān)性[J]. 胡一文,王高華,王惠玲,舒暢. 中國臨床康復. 2005(12)
[4]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張立勇,陳云芳.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5(01)
[5]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的陰性癥狀和認知功能研究[J]. 譚立文,張治坤,楊德森,張榮,秦鵬,呂天虎.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4(02)
[6]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注意力研究[J]. 劉哲寧,趙俊雄,譚偉象.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3(02)
[7]家庭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作用的對照研究[J]. 陳玉民,杜宏群,馬秀青.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1(06)
[8]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損害與病程的關(guān)系[J]. 周云飛,趙靖平.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1(04)
[9]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研究進展[J]. 趙靖平,楊德森. 中華精神科雜志. 1998(01)
[10]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中文版臨床信度及效度的研究[J]. 鄒義壯,崔界峰,王健,陳楠,譚淑平,張東,徐澤,宋少剛,王云輝,李玥,高文靜,段京輝.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9 (01)
本文編號:3248190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三、評定工具
四、統(tǒng)計處理
第三章 結(jié)果
一、社會人口學資料描述
二、基線時臨床癥狀和社會認知功能資料
三、治療結(jié)束時臨床癥狀和社會認知功能資料
第四章 討論
一、課題所采用認知功能評定工具及影響因素的控制
二、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同胞認知功能
三、其他因素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損害影響
四、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攻學位期間主要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神經(jīng)心理學測驗與精神分裂癥內(nèi)表型[J]. 于文娟,譚立文.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07(01)
[2]中國HIV+/AIDS患者神經(jīng)心理學初步研究[J]. 石川,于欣,吳尊友,Robert K.Heaton,JIN Hua,Thomas D.Marcotte,Joseph Sadek,Igor Grant.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5(05)
[3]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與陰性癥狀的相關(guān)性[J]. 胡一文,王高華,王惠玲,舒暢. 中國臨床康復. 2005(12)
[4]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張立勇,陳云芳.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5(01)
[5]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的陰性癥狀和認知功能研究[J]. 譚立文,張治坤,楊德森,張榮,秦鵬,呂天虎.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4(02)
[6]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注意力研究[J]. 劉哲寧,趙俊雄,譚偉象.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3(02)
[7]家庭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作用的對照研究[J]. 陳玉民,杜宏群,馬秀青.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1(06)
[8]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損害與病程的關(guān)系[J]. 周云飛,趙靖平.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1(04)
[9]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研究進展[J]. 趙靖平,楊德森. 中華精神科雜志. 1998(01)
[10]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中文版臨床信度及效度的研究[J]. 鄒義壯,崔界峰,王健,陳楠,譚淑平,張東,徐澤,宋少剛,王云輝,李玥,高文靜,段京輝.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9 (01)
本文編號:3248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2481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