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患者臨床特征及預后轉歸的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11:43
目的分析強迫癥患者的臨床特征、預后轉歸及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精神醫(yī)學科就診的強迫癥患者153例為研究對象;颊卟〕贪l(fā)展4 a后進行隨訪,并采用自制的一般情況調查表收集強迫癥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過程、預后轉歸、病程特點等;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Yale-Brown強迫量表(Y-BOCS)評估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根據(jù)Y-BOCS的2個分量表Yale-Brown強迫思維量表(Y-BOS)、Yale-Brown強迫動作量表(Y-BCS)評分將患者分為強迫思維組(n=37)、強迫動作組(n=14)和混合組(n=66),根據(jù)Y-BOCS評分降分率評估3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采用Spearman’s非參數(shù)相關、偏相關分析患者的療效與臨床特征的相關性;分析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結果 153例患者中,117例(76. 47%)獲得隨訪。男性患者的年齡小于女性患者(P <0. 05),男性和女性患者婚姻狀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 05),男性患者發(fā)病年齡早于女性患者(P <0. 01)...
【文章來源】: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20,37(0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OCD患者臨床特征
2.1.1 OCD患者一般資料
2.1.2研究對象發(fā)病年齡及誘因
2.1.3 治療情況
2.1.4 藥物使用和更換
2.1.5 延遲治療時間
2.1.6總病程及病程形式
2.2 療效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
2.2.1 臨床療效評估
2.2.2 OCD患者隨訪前后各量表得分的比較
2.2.3 3組患者臨床特征分析
2.2.4 OCD患者療效與臨床特征的相關分析
2.2.5 影響患者預后因素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強迫癥的生物學機制和治療綜述[J]. 薛竟雄,奚耕思,紀艷青,宋巧娟,張娟娟.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8(07)
[2]新型與傳統(tǒng)抗強迫藥物治療強迫癥2年效果隨訪對照研究[J]. 丘春柳.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5(15)
[3]舍曲林并門診式森田療法對強迫癥的療效分析[J]. 任致群.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3(18)
本文編號:3218375
【文章來源】: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20,37(0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OCD患者臨床特征
2.1.1 OCD患者一般資料
2.1.2研究對象發(fā)病年齡及誘因
2.1.3 治療情況
2.1.4 藥物使用和更換
2.1.5 延遲治療時間
2.1.6總病程及病程形式
2.2 療效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
2.2.1 臨床療效評估
2.2.2 OCD患者隨訪前后各量表得分的比較
2.2.3 3組患者臨床特征分析
2.2.4 OCD患者療效與臨床特征的相關分析
2.2.5 影響患者預后因素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強迫癥的生物學機制和治療綜述[J]. 薛竟雄,奚耕思,紀艷青,宋巧娟,張娟娟.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8(07)
[2]新型與傳統(tǒng)抗強迫藥物治療強迫癥2年效果隨訪對照研究[J]. 丘春柳.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5(15)
[3]舍曲林并門診式森田療法對強迫癥的療效分析[J]. 任致群.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3(18)
本文編號:3218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218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