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難治性抑郁癥危險因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5 21:14

  本文關鍵詞:難治性抑郁癥危險因素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探討難治性抑郁癥的相關危險因素,為臨床盡早識別難治性抑郁癥提供預測指標。 方法: 對355例首發(fā)抑郁癥患者進行人口學資料、既往史、家族史、個人史等情況調查;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自動思維量表(ATQ)、明尼蘇達多相個性調查表(MMPI)、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及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定人格及臨床特征;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連線測驗(TMT)、詞語流暢作業(yè)(VF)、漢諾塔(TOH)及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評定認知功能。予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或5-HT和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治療6周,如癥狀改善(HAMD減分率≥50%),進入非難治性抑郁組;如癥狀不改善(HAMD減分率50%),再予以另一種作用機制的抗抑郁藥治療,6周后進行評估,癥狀改善則進入非難治性抑郁組;如癥狀仍不改善,進入難治性抑郁組。比較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基線時各因素的差異,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難治性抑郁癥的相關危險因素。 結果:(1)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在有無精神疾病家族史、起病形式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既往史、早年應激生活事件、父母婚姻狀況、人際關系、病前工作能力、近期生活事件、LES分值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難治性抑郁組總病程、ATQ總分、HAMD總分以及阻滯因子分、HAMA精神性焦慮因子分、BPRS總分以及焦慮憂郁因子分、MMPI的Hs分、D分和Hy分均高于非難治性抑郁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難治性抑郁癥組TOH平均計劃時間和平均執(zhí)行時間均高于非難治性抑郁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在WCST、 TMT、VF、WAIS-RC各項指標和TOH總分上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精神疾病家族史、總病程、ATQ、 HAMD阻滯因子、伴有焦慮癥狀、MMPI Hy和TOH平均計劃時間進入難治性抑郁的回歸方程。 (5)難治性抑郁患者自動思維與HAMD總分、焦慮/軀體化因子、認知障礙因子、阻滯因子、睡眠障礙因子、HAMA總分以及精神性焦慮因子呈正相關性(P0.05)。 結論: (1)與非難治性患者相比,難治性抑郁患者更可能有陽性精神疾病家族史、慢性起病、總病程更長;抑郁癥狀更重、遲滯癥狀更為明顯、伴有更多的焦慮癥狀;患者有更多的負性思維;人格特征表現為抑郁、疑病和癔癥傾向;執(zhí)行功能受損更重。 (2)陽性精神疾病家族史、病程長、負性思維重、不良人格特征、遲滯癥狀明顯及伴隨焦慮癥狀可能是難治性抑郁的重要危險因素。
【關鍵詞】:難治性抑郁癥 危險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9.4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略詞表11-12
  • 第一章 前言12-14
  • 第二章 對象與方法14-20
  • 1 研究對象14
  • 2 研究方法14-20
  • 2.1 研究設計14
  • 2.2 研究工具14-18
  • 2.3 統(tǒng)計學處理18-19
  • 2.4 研究流程圖19-20
  • 第三章 結果20-32
  • 1 一般資料20-21
  • 2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各因素的比較21-30
  • 2.1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病史情況的比較21
  • 2.2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起病情況、病程的比較21-22
  • 2.3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生活事件量表、自動思維量表的比較22-23
  • 2.4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MMPI的比較23-24
  • 2.5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入組時臨床癥狀量表評定結果的比較24-27
  • 2.6 難治性抑郁組與非難治性抑郁組認知功能的比較27-30
  • 3 難治性抑郁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30-32
  • 第四章 討論32-38
  • 第五章 結論38-39
  • 參考文獻39-46
  • 綜述46-55
  • 參考文獻52-55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參與科研情況55-56
  • 致謝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霞;陸崢;劉曉鵬;劉娜;蔡軍;陳靜;朱敏捷;肖世富;;難治性抑郁癥患者的4年隨訪研究[J];內科理論與實踐;2007年06期

2 喻東山;難治性抑郁癥[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3年01期

3 劉曉鵬;;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特征分析[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4 陳俊;吳志國;王勇;張晨;黃佳;李則摯;粟幼嵩;苑成梅;洪武;彭代輝;易正輝;曹嵐;胡鶯燕;王凌霄;方貽儒;;難治性抑郁癥與首發(fā)抑郁癥認知功能對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5 卞加德,張玉梅;有無家族史抑郁癥的臨床特征比較[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2年02期

6 張迎黎,李鶴展;社會支持與抑郁癥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3年30期

7 李霞,陸崢,蔡軍,陳靜,熊祥玉,姚培芬,郭珍;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特征[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年08期

8 蔡軍,陸崢,李霞,姚培芬,熊祥玉;難治性抑郁癥患者生命質量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年03期

9 蘇暉,江開達,徐一峰,宋立升,虞一萍;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認知功能的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5年03期

10 張明園;精神疾病和疾病負擔[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難治性抑郁癥危險因素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92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092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b33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