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03:46
目的:探討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SP)患者認知功能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的影響。方法:選取54例確診為SP的患者,服用奧氮平治療8周。統(tǒng)計患者治療前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韋氏成人智力表(WAISR)、新韋氏記憶量表(WMSRC)、標準化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MCCB)、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評分。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NT-3)、白細胞介素(IL-6、IL-1β)以及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水平。結果:治療后PANSS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5);WAISR、WMSRC、MCCB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5);NIHSS評分(8.46±2.40)分明顯低于治療前(12.18±3.12)分;NT-3、BDNF水平[(138.32±28.87)vs(115.28±25.27) ng·L-1、(27.34±3.93)vs(21.06±3.65) ng·mL-1]高于治療前,IL-6、IL-1β水平[(11.81±1.43)vs(14.67±1.89) pg·L
【文章來源】:長治醫(yī)學院學報. 2020,34(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治療方法
1.3 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2 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2.3 WAISR、WMSRC及MCCB評分比較
2.4 NIHSS評分比較
2.5 神經(jīng)功能相關因子水平的變化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麻素注射液對精神分裂癥伴免疫功能紊亂患者外周血Th17相關炎癥因子表達水平的影響[J]. 宋環(huán)霞,陳曉慧,張格艷,石玉中. 陜西中醫(yī). 2019(02)
[2]齊拉西酮與奧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可能作用機制分析[J]. 衡榮,羅銳,馮杰,冷珂.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04)
[3]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J]. 趙紹鋒.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7(16)
[4]伴發(fā)遲發(fā)性運動障礙精神分裂癥患者大腦皮質形態(tài)學磁共振成像研究[J]. 于婷,范豐梅,李艷麗,楊貴剛,譚淑平,王志仁,楊甫德,周東豐,譚云龍.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07)
[5]以陽性和陰性癥狀為主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蛋白因子與認知功能的相關分析[J]. 戴南,陳鵬,曾勇,李明,熊鵬,徐飛,劉芳,節(jié)會錦,儲睿,郅晉升.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7 (05)
[6]卒中后抑郁與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及神經(jīng)功能損害的相關性分析[J]. 李平,張巧蓮,李雙英.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7(02)
[7]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BDNF、IL-6、Hcy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 曹宏波,劉忠純.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7(03)
[8]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 劉寰.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01)
[9]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在精神科中的應用[J]. 曹愛愛,吳彥,彭代輝.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5(04)
[10]廣西壯族精神分裂癥社會心理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 羅紅葉,莫鑫鑫,馮啟明,李楊鳳,陳強,蘇莉,韋波,馬貞玉,霍海英,周陽. 廣西醫(yī)學. 2014(01)
本文編號:3030205
【文章來源】:長治醫(yī)學院學報. 2020,34(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治療方法
1.3 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2 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2.3 WAISR、WMSRC及MCCB評分比較
2.4 NIHSS評分比較
2.5 神經(jīng)功能相關因子水平的變化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麻素注射液對精神分裂癥伴免疫功能紊亂患者外周血Th17相關炎癥因子表達水平的影響[J]. 宋環(huán)霞,陳曉慧,張格艷,石玉中. 陜西中醫(yī). 2019(02)
[2]齊拉西酮與奧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可能作用機制分析[J]. 衡榮,羅銳,馮杰,冷珂.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04)
[3]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J]. 趙紹鋒.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7(16)
[4]伴發(fā)遲發(fā)性運動障礙精神分裂癥患者大腦皮質形態(tài)學磁共振成像研究[J]. 于婷,范豐梅,李艷麗,楊貴剛,譚淑平,王志仁,楊甫德,周東豐,譚云龍.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07)
[5]以陽性和陰性癥狀為主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蛋白因子與認知功能的相關分析[J]. 戴南,陳鵬,曾勇,李明,熊鵬,徐飛,劉芳,節(jié)會錦,儲睿,郅晉升.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7 (05)
[6]卒中后抑郁與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及神經(jīng)功能損害的相關性分析[J]. 李平,張巧蓮,李雙英.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7(02)
[7]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BDNF、IL-6、Hcy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 曹宏波,劉忠純.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7(03)
[8]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 劉寰.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01)
[9]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在精神科中的應用[J]. 曹愛愛,吳彥,彭代輝.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5(04)
[10]廣西壯族精神分裂癥社會心理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 羅紅葉,莫鑫鑫,馮啟明,李楊鳳,陳強,蘇莉,韋波,馬貞玉,霍海英,周陽. 廣西醫(yī)學. 2014(01)
本文編號:3030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0302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