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隔核MRI形態(tài)學及海洛因成癮靜息態(tài)fMR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3 12:40
目的:1、探討伏隔核3.0T磁共振容積掃描的最佳掃描參數(shù)。2、利用3.0T磁共振探尋顯示伏隔核的最佳方式。3、利用3.0T磁共振分析正常伏隔核體積雙側(cè)差異及性別差異。4、研究海洛因成癮者在靜息態(tài)下默認腦功能網(wǎng)絡與健康者的差異。方法:1、健康志愿者72人,平均分為12組。利用T1WI三維快速擾相梯度回波序列,在其它參數(shù)固定的情況下,分別采用4個不同準備時間與3種矩陣組合成的12種方案對伏隔核進行容積掃描。測量伏隔核與其鄰近腦白質(zhì)的對比噪聲比(CNR)并進行分析。2、對32名健康志愿者進行常規(guī)及容積掃描。將容積掃描圖像進行不同角度重建,分為12組。對各組重建伏隔核圖像進行打分評價并分析。3、健康志愿者42人(男24,女18),年齡范圍18-55歲,中位數(shù)年齡25歲,利用磁共振對伏隔核進行常規(guī)掃描、冠狀位容積掃描。在容積掃描圖像上對伏隔核分割并進行體積測量,比較雙側(cè)體積差異及性別間差異。4、海洛因成癮者14人和與之年齡、性別、體重、左右利手及受教育程度均相配的健康者14人接受3.0T磁共振掃描。所得MRI數(shù)據(jù)以腹前側(cè)扣帶回(vACC)為感興趣區(qū)(ROI)構建全腦的功能網(wǎng)絡連接圖并比較成癮組與...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yī)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信號強度測量感興趣區(qū):伏隔核區(qū)(白箭頭),伏隔核旁腦白質(zhì)(黑箭頭),背景噪聲區(qū)(空箭頭)
圖 2 3D-FSPGR 原理示意圖從整體上看,當矩陣和準備時間分別為 256×256、350ms 時,所得的腦白質(zhì)與伏隔核的 CNR 最高,可認為在此參數(shù)下所得圖像質(zhì)量最好當矩陣固定不變時,在組內(nèi)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數(shù)據(jù)組中,第 1-4 的第 1 組與第 9-12 組中的第 9 組 CNR 分別最高。說明當準備時間是 3時,可以明顯提高伏隔核與腦白質(zhì)之間的對比噪聲比。然而,在 FOV 不變的情況下,當矩陣是 256×256 時,其所得圖像素明顯大于當矩陣是 342×342 和 512×512 時。部分容積效應對伏隔核界的影響不容忽略。在具有足夠 CNR 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伏隔核邊界的方法就是盡地減小部分容積效應,也就是選擇更大的矩陣,即增加空間分辨率。增陣的同時,像素面積減小,信噪比會下降,同時掃描時間也會增加。從
第四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上難于顯示,即使顯示也多被誤認為尾狀核頭(見圖3)。另外伏隔核與其背側(cè)和尾狀核及殼核相延續(xù)的區(qū)域在斜冠狀位上沒有明顯的解剖參照標志(見圖4、5)。(2)伏隔核的前后軸線基本上與AC-PC連線平行,而900度組的掃描線與AC-PC連線垂直,這樣900度組所顯示的層面正好是伏隔核本身的軸位圖像(見圖6),其邊界應當較其它組更加清晰。圖 3 示:00組重建定位像及重建后的圖像,可見前連合水平前方伏隔核顯示,極易被誤認為尾狀核頭(黑箭頭)。圖 4 示:450組重建定位像及重建后的圖像,難與尾狀核頭鑒別(黑箭頭)-3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腦伏核的應用解剖學研究[J]. 何維為,王鐵民,魏孝琴.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01)
[2]抑郁癥患者海馬及杏仁核容積異常的MRI研究[J]. 夏軍,陳軍,周義成,張景峰,楊波,夏黎明,王承緣.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5(02)
本文編號:2914552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yī)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信號強度測量感興趣區(qū):伏隔核區(qū)(白箭頭),伏隔核旁腦白質(zhì)(黑箭頭),背景噪聲區(qū)(空箭頭)
圖 2 3D-FSPGR 原理示意圖從整體上看,當矩陣和準備時間分別為 256×256、350ms 時,所得的腦白質(zhì)與伏隔核的 CNR 最高,可認為在此參數(shù)下所得圖像質(zhì)量最好當矩陣固定不變時,在組內(nèi)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數(shù)據(jù)組中,第 1-4 的第 1 組與第 9-12 組中的第 9 組 CNR 分別最高。說明當準備時間是 3時,可以明顯提高伏隔核與腦白質(zhì)之間的對比噪聲比。然而,在 FOV 不變的情況下,當矩陣是 256×256 時,其所得圖像素明顯大于當矩陣是 342×342 和 512×512 時。部分容積效應對伏隔核界的影響不容忽略。在具有足夠 CNR 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伏隔核邊界的方法就是盡地減小部分容積效應,也就是選擇更大的矩陣,即增加空間分辨率。增陣的同時,像素面積減小,信噪比會下降,同時掃描時間也會增加。從
第四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上難于顯示,即使顯示也多被誤認為尾狀核頭(見圖3)。另外伏隔核與其背側(cè)和尾狀核及殼核相延續(xù)的區(qū)域在斜冠狀位上沒有明顯的解剖參照標志(見圖4、5)。(2)伏隔核的前后軸線基本上與AC-PC連線平行,而900度組的掃描線與AC-PC連線垂直,這樣900度組所顯示的層面正好是伏隔核本身的軸位圖像(見圖6),其邊界應當較其它組更加清晰。圖 3 示:00組重建定位像及重建后的圖像,可見前連合水平前方伏隔核顯示,極易被誤認為尾狀核頭(黑箭頭)。圖 4 示:450組重建定位像及重建后的圖像,難與尾狀核頭鑒別(黑箭頭)-3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腦伏核的應用解剖學研究[J]. 何維為,王鐵民,魏孝琴.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01)
[2]抑郁癥患者海馬及杏仁核容積異常的MRI研究[J]. 夏軍,陳軍,周義成,張景峰,楊波,夏黎明,王承緣.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5(02)
本文編號:29145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9145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