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人格障礙傾向篩查問卷的編制及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49.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輝;黃悅勤;劉肇瑞;劉寶花;郭琦;胡媛媛;陳冬雪;;人格障礙遺傳流行病學研究(綜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7年S1期
2 董慧丹;吳京京;;當代大學生人格障礙對策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年07期
3 于洋洋;王曉艷;;論當代大學生自卑型人格障礙的解決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40期
4 嚴文桂;職校生人格障礙的剖析及其矯治[J];教書育人;2005年S5期
5 孔律揚;;網(wǎng)絡成癮與青少年人格障礙矯正[J];祖國;2019年03期
6 朱廣思;飛飛;;不可忽視的小演員[J];知識就是力量;2017年01期
7 負玉子;;“做一個幸運的父親”(十六)——教育孩子猶如放風箏[J];幼兒100(教師版);2016年12期
8 姜娜娜;;探討人格障礙對焦慮障礙臨床特點及對預后的影響[J];健康之路;2016年08期
9 ;事業(yè)成功的人格障礙[J];江西食品工業(yè);2010年01期
10 聶海洋;;正確認識人格障礙[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靜怡;何畏;柴浩;王偉;陳煒;沈模衛(wèi);;正常人格特質對人格障礙功能類型的預測[A];2009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李蘭;王萍;秦吉華;王莉;姜玉成;;人格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預防與治療[A];第四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于宏華;;強迫障礙患者與人格障礙共病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李春娟;嚴明;;人格障礙23例臨床分析[A];中國民政康復醫(yī)學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5 張玉竹;;住院人格障礙患者臨床特征分析及護理[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陳婉珍;許少芳;于恩彥;譚云飛;徐悠;柴浩;王偉;;驚恐障礙認知行為療法中人格障礙功能類型的影響[A];2013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老年精神障礙學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趙元慶;;人格障礙患者的護理[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石油石化分會成立暨第四屆石油石化心理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吳光炳;;民營企業(yè)家的人格障礙及克服[A];面向新世紀的中國經(jīng)濟[C];2000年
9 徐悠;許少芳;于恩彥;譚云飛;陳婉珍;柴浩;王偉;;父母離異狀態(tài)與教養(yǎng)方式對子女人格障礙功能類型的影響[A];2013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老年精神障礙學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10 郭慧榮;肖澤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共病研究進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永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靖西縣龍臨鎮(zhèn)念浩村南車通業(yè)小學校長;學校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人格障礙[N];中國教育報;2015年
2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教授 王學義 蘇朝霞;早期心理教育可預防人格障礙[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孫燕明;特定人格障礙發(fā)病率速增 三類人士成為高危人群[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4 江蘇省常州市德安醫(yī)院心理咨詢室主任 袁浩龍;頭部受了傷性格會變嗎?[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蔣明 特約記者 高翔;將人格障礙消弭在成年前[N];健康報;2009年
6 天津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副主任醫(yī)師 孫凌;人格障礙讓他成了“雙面人”[N];天津教育報;2007年
7 楊震 蔡淑清;關注青少年人格障礙[N];中國教師報;2003年
8 海青 ;人格障礙特性可隨時間改變[N];經(jīng)濟參考報;2002年
9 張家勇;人格障礙≠精神障礙[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10 吳洪濤;矯治人格障礙[N];大眾科技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婉珍;人格障礙功能類型與不同意識狀態(tài)的關聯(lián)[D];浙江大學;2015年
2 羅艷紅;犯罪群體的人格特征及其行為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3 徐悠;精神分裂癥及相關人格障礙中Deutsch詞匯錯覺加工的人格基礎及皮層機制[D];浙江大學;2016年
4 柴浩;面部情緒識別相關的家庭、人格及皮層加工機制[D];浙江大學;2014年
5 俞少華;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面部情緒識別與述情障礙的執(zhí)行功能與人格基礎[D];浙江大學;2012年
6 柳娜;家庭暴力中嚴重軀體施暴行為的代際傳襲:從心理—社會—精神病理—遺傳學角度探討[D];中南大學;2011年
7 楊梅;海洛因依賴者共患其他精神障礙和物質使用障礙情況和相關因素的系列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青青;DSM-5人格障礙替代模型在臨床案例中的初步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張瑞芳;住院患者人格障礙傾向篩查問卷的編制及應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葛未央;成年男性服刑人員人格障礙共病調查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4 韓瑜;偏常人格大學生個體的決策功能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8年
5 眭愛萍;DSM-5人格障礙多維特質模型在中國樣本中的應用:信效度和臨床應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7年
6 姚家樹;人格障礙與雙相障礙Ⅰ型和Ⅱ型情緒狀態(tài)的關系[D];浙江大學;2015年
7 譚望;服務型政府構建中的行政人格障礙及其克服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8 程山珊;五態(tài)人格、中醫(yī)體質類型與大學生C群人格障礙的相關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9 趙海芳;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10 王彬;成年男性累犯重新犯罪行為相關心理因素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08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0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