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白質疏松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彌散張量成像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A with MCI by diffusion Zhang Liang imaging (DTI), in patients with (LA)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Methods Thirty-one LA patients with MCI and 27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Routine head MRI and DTI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 = 27) and control group (n = 27). Finally, a spatial statistical method based on fiber bundl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partial anisotropic (FA)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FA values of the right new striatum, an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orbital cortex and deep white matter of frontal lobe, left anterior central gyrus, paracentric lobule and deep white matter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pati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grity of the right new striatum, 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frontal orbital cortex and deep white matter, left anterior central gyrus, paracentric lobule and deep white matter in LA patients with MCI is impaired. These injur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motor dysfunction and urinary dysfunction.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內科;邯鄲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71115) 北京市衛(wèi)生系統(tǒng)高層次衛(wèi)生技術人才培養(yǎng)計劃(2011-3-023)
【分類號】:R749.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超;穆學濤;王宏;;阿爾茨海默病DTI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J];磁共振成像;2013年05期
2 戴中;王少杰;白文;柳洪勝;陳福勤;于海默;金香蘭;薛斐然;張允嶺;;記憶抱怨主訴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yī)藥;2014年01期
3 孟慶蓮;牛國忠;蔣琳;;糖代謝異常與腦白質改變的關系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年06期
4 雷立存;杜亞強;何麗;王偉秀;武延華;郭欣珊;;深部腦白質缺血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R擴散張量成像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年10期
5 薛蘊菁;林霖;段青;康正武;林海龍;孫斌;;運用白質地圖分析皮質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胼胝體損害與認知功能的關系[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年11期
6 Zhongjie Hu;Liyong Wu;Jianping Jia;Ying Han;;Advances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 based on multi-modal MRI techniques[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4年02期
7 楊得獎;譚_g;劉興媛;陳小紅;鄧幼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與腦白質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覃媛媛;全腦定量結構MRI和DTI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晨;高培毅;林燕;薛靜;;腦白質疏松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年10期
2 唐翠松;李文彬;;輕度認知障礙的神經影像學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7期
3 何建明;李玉蓉;麻長軍;柯吉芙;;腦白質疏松癥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J];臨床薈萃;2008年13期
4 戴書華;廖翠薇;楊柳;戚躍勇;文利;;CT及MRI對腦白質疏松癥的診斷價值探討[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5 廖勝軍;;腦白質疏松并急性腦梗死的低場強MRI診斷[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年28期
6 潘洪飛;瞿鋒;;腦白質疏松癥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年10期
7 張暉;劉懷軍;王勇;;高場強磁共振DTI成像對老年人腦白質疏松癥中急性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7年04期
8 周立;周紅雨;;腦白質疏松癥病因相關性初步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9年02期
9 ;腦白質疏松癥[J];臨床薈萃;2009年24期
10 張雪寧,張云亭;正常老年腦及腦白質疏松癥的MR擴散張量成像[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霞;于波;趙廣珍;;腦梗死、白質病變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研究[A];第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李少華;張玉虎;聶坤;王麗敏;甘蓉;王麗娟;;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的磁共振波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李艷;楊峰;傅靜;張慧;王茉莉;任亞楠;;腦卒中后認知障礙訓練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四次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次養(yǎng)生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張璇;馮濤;劉萍;王雪梅;陳彪;;早期帕金森病人認知障礙的異質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王曉平;趙永波;;Alzheimer病認知障礙和非認知功能改變的相關性[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陳珂楠;張寶榮;;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相關認知障礙的神經心理量表和影像學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唐素霞;顧玲;丁麗君;闞傳香;楊浦區(qū);;血管性癡呆診斷和治療進展[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五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傅建明;顧旭東;姚云海;王晶;李亮;顧敏;任蕓;尹漢逵;金敏敏;;頭皮針長時間留針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認知障礙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A];2011年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康復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9 張榮博;張寶榮;;帕金森病認知功能障礙[A];2009年浙江省神經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竺越;陸佩芳;保志軍;馬永興;;防治中、老年認知障礙系列(四) 聯(lián)合DHA及小劑量阿司匹林防治老年認知障礙的探討[A];2011全國老年癡呆與衰老相關疾病學術會議第三屆山東省神經內科醫(yī)師(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治;磁共振成像可早期診斷AD[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2 王小衡;畫鐘測驗——早期診斷老年性癡呆[N];中國老年報;2003年
3 孟剛;早期診斷神經母細胞瘤至關重要[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4 李波;老年隱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診斷[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5 王良;韓國開發(fā)出肝癌早期診斷新技術[N];健康報;2005年
6 中國消費者報 王建新;肺癌:癌癥中的頭號殺手[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7 陳建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方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8 趙曉展;肝癌早期診斷有了新方法[N];工人日報;2008年
9 馬軍;怎樣早期診斷冠心病[N];山西經濟日報;2001年
10 劉傳義 特約記者 李玉銀;一五○醫(yī)院院長高春芳潛心醫(yī)學科研攻關結碩果[N];解放軍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妍;神經影像學對老年性認知障礙的診斷價值[D];吉林大學;2012年
2 孫希杰;兔VX2肝癌模型動態(tài)量化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與病理的對照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馮錫鋼;腦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質量控制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顧倩;超小超順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制備和體外磁共振信號測試[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賴燦;磁共振彌散張量白質纖維束示蹤成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評估的價值[D];浙江大學;2006年
6 方可;錳離子增強磁共振成像(MEMRI)技術及其在研究大鼠嗅覺和腦缺血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05年
7 袁飛;皮層下血管性癡呆的ApoE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與腦磁共振擴散張量和定量磁化傳遞成像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吳祥;信息整合的腦機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9 曾慶師;MR波譜及彌散加權成像鑒別膠質瘤復發(fā)和放射性腦損傷[D];山東大學;2007年
10 程細高;SPIO標記BMSCs治療股骨頭壞死及其活體MR示蹤的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連國;高中生概率學習認知障礙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暉;3.0T磁共振DTI成像對老年人腦白質疏松癥中急性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張學軍;腦梗死合并腦白質疏松癥病人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周萍;兒童認知障礙診治儀ZM3.1-Y信度和效度的檢測[D];暨南大學;2010年
5 邢嫵;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急性脊髓外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范智斌;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jié)MRI及臨床對比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李玲;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評價肝硬化的應用價值[D];吉林大學;2008年
8 張榮博;帕金森病認知功能障礙[D];浙江大學;2009年
9 趙東肖;腦梗死后認知障礙與梗塞部位的相關性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李少華;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的磁共振波譜分析與α-突觸核蛋白(SNCA)基因的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60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46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