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中的自然辯證法
[Abstract]:Right now, many people in society have a view that mental illness is a series of disorders that result from mental stimulation. Another view is that mental illness is a genetic disease. If anyone has a mental illness, he must have inherited it from his predecessor. In fact, there is some truth in both views, but both are wrong in terms of their origin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inks: matter decides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has reaction to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we can know that the suppression of mental activity and disease is the result of material activity, and the essence of mental disease is the result of extremely unbalanced material dynamics of human body and the disease of substance. But why does it make sense to say that mental illness is caused by mental stimulation or genetic factors? Because of mental illness, more or less, with the spirit.
【作者單位】: 福建三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分類號】:R74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文根;精神疾病:人類智慧的無情殺手[J];世界科學;2003年10期
2 張麗玲,趙紅旭;試用混沌學解釋精神疾病的發(fā)生[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3 張亞林;;當代精神病學的現(xiàn)狀與思考[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6年08期
4 袁勇貴;;心理問題 心理障礙 精神疾病[J];祝您健康;2000年10期
5 熊蕓;;精神疾病干預治療初探[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7年01期
6 衛(wèi)伯祥,,胡禧隆,陳建民;綿陽市城區(qū)精神疾病流行學調(diào)查資料分析[J];四川精神衛(wèi)生;1994年01期
7 顧牛范;精神疾病分子遺傳學進展介紹[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5年01期
8 劉孔遵,蔡鐵水;156例精神疾病腦電地形圖檢測結(jié)果分析[J];九江醫(yī)學;1997年03期
9 趙安平;關注精神疾病群落[J];醫(yī)藥世界;2001年05期
10 俞峻瀚;肖澤萍;;精神疾病病恥感的精神動力學分析及對策[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雄亮;;精神疾病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的研究與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蔡豐梅;;13種抗精神疾病藥物的輔用[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張理義;;精神疾病預測技術的研發(fā)及應用[A];全國第十一次精神衛(wèi)生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4 賀林;;對于精神遺傳病的認識和目前常用的研究對策[A];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精神神經(jīng)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徐日嗥;李晶;高煥芝;李樹忠;楊禹平;齊立國;韓惠民;孔維波;程孝林;李英杰;;齊齊哈爾地區(qū)達斡爾族精神疾病流行學調(diào)查報告[A];第四屆文化精神病研究報告選編[C];1993年
6 馬玉中;郝志華;;治病先治家——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舉措[A];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7 武克文;趙星平;;1998年—2007年住院精神疾病病種構(gòu)成情況分析[A];全國精神疾病新進展高級論壇資料匯編[C];2009年
8 廖冉;高新平;;患精神疾病大學生的家長在治療中的雙刃劍作用:以例為證[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9 栗克清;崔澤;崔利軍;江琴普;武浩然;張武文;黃敬;靳建勛;王學義;徐建國;陶鈞;張彥平;張本;張玉夫;侯海山;耿建萍;趙恩義;;河北省18歲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佳佳;李強;;國內(nèi)報紙精神疾病報道的內(nèi)容分析[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黎勝;氣溫升高,精神疾病易復發(fā)[N];健康時報;2007年
2 顧廣中 記者 閻紅;“精神疾病時代”正向我們走來[N];大連日報;2006年
3 許錦東;“受氣”為何會導致精神疾病[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4 吳翔;精神疾病有四大類[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5 本報記者 張沖;某些精神疾病表現(xiàn)為軀體不適[N];保健時報;2005年
6 于欣 張麗虹;精神疾病需要我們共同關注[N];健康報;2006年
7 朱本浩;春季精神疾病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孫慶偉;精神疾病救治短板亟須補齊[N];青島日報;2010年
9 張潔;精神疾病應受重視[N];湖北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方芳;網(wǎng)絡成癮被納入精神疾病[N];北京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志平;長沙、西安、無錫三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素養(yǎng)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趙倩;遺傳變異與精神疾病的關聯(lián)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3 李俊燕;常見精神疾病共享遺傳風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劉JIE;精神疾病相關基因的連鎖不平衡分析及應用模式動物研究Chd7基因功能[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5 唐君霞;DTNBP1和NRG1基因是中國漢族人群精神分裂癥的易感基因[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3年
6 于艦;酪氨酸羥化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精神疾病關聯(lián)性及法醫(yī)學和人類遺傳學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李子堯;我國農(nóng)村青年自殺者精神疾病行為特征和自殺危險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8 張潔旭;MAOA內(nèi)部多位點作用模式及DNA甲基化狀態(tài)與精神障礙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9 陳慶穎;精神分裂癥易感基因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6年
10 劉曉華;抑郁癥遺傳模式及其與CREB1、BDNF基因的關聯(lián)和表達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瑜君;精神疾病病恥感研究:上海和臺灣的兩地比較[D];復旦大學;2010年
2 郁俊昌;廣州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3 莫曉艷;大連市城鄉(xiāng)居民精神疾病現(xiàn)況調(diào)查[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姚旭東;大連市精神疾病醫(yī)療費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劉運泳;遼寧省MSM人群精神疾病與高危性行為關系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莫麗玲;自殺未遂/蓄意自傷人群的精神疾病患病情況及其沖動性、攻擊性相關性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程小菁;精神疾病患兒家長生活質(zhì)量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照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8 黃艷秋;應激損傷相關信號鏈與精神疾病中的免疫損傷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9 李紀平;精神醫(yī)學領域中西醫(yī)結(jié)合研究的發(fā)展歷程[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10 呂華;我國農(nóng)村精神病患者防治社區(qū)支持模式構(gòu)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994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19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