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Meta分析
本文選題:齊拉西酮 + 氯氮平; 參考:《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年04期
【摘要】:目的評價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用Meta分析方法對9項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的文獻進行再分析。結(jié)果齊拉西酮、氯氮平在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方面均有顯著的療效(P0.01)。齊拉西酮在改善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總分(PANSS)和陰性癥狀方面顯著優(yōu)于氯氮平(P0.05)。齊拉西酮組在嗜睡、便秘、流延、心電圖異常、體重增加、視物模糊和肝功異常等不良反應均顯著少于氯氮平組(P0.05或P0.01);錐體外系反應(EPS),齊拉西酮組顯著多于氯氮平組(P0.01)。結(jié)論齊拉西酮在改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PANSS總分和陰性癥狀方面優(yōu)于氯氮平,且不良反應較少。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ziprasidone and clo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Methods Meta analysis was used to reanalyze the literature of 9 controlled studies of ziprasidone and clo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Results both ziprasidone and clozapine we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Ziprasidone was superior to clozapine in improving the total score of PANSS and negative symptoms.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ziprasidone group in somnolence, constipation, delay,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weight gain, blurred vision an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clozapine group (P0.05 or P0.01), and the extrapyramidal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ziprasidone group than in clozapine group (P 0.01).Conclusion Ziprasidone is superior to clozapine in improving the total score and negative symptoms of PANSS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and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s.
【作者單位】: 商丘醫(yī)學高等?茖W校;
【基金】:商丘市科技攻關計劃基金資助項目(20113010) 商丘醫(yī)學高等?茖W?蒲谢鹳Y助項目(2012K014)
【分類號】:R74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周峗;陶領綱;;齊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華夏醫(yī)學;2007年06期
2 汪春運;齊哌西酮的精神科應用[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5年01期
3 官長富;;齊拉西酮治療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照研究[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09年11期
4 韓明杰;高桂芳;;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晚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比較[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7年03期
5 季林影;劉小花;吳筱芬;;齊拉西酮對3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09年21期
6 趙路平;汪景春;;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年05期
7 徐喜云;郭秋玲;白常林;張衍軍;;齊拉西酮與氯氮平對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及體重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年11期
8 寇桂敏;余琳;呂建華;;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年17期
9 程群;王業(yè)偉;閆業(yè)喜;郭曉麗;;齊拉西酮與氯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年2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滕林;林勇;查顯友;;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1年03期
2 王方國;陳慧芹;;西酞普蘭聯(lián)合齊拉西酮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對照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0年06期
3 鐘海云;劉堂龍;劉之旺;禹海航;;舍曲林聯(lián)合小劑量齊拉西酮治療伴軀體癥狀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海峽藥學;2011年06期
4 趙和丹;王金龍;;齊拉西酮與利醅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海峽藥學;2012年05期
5 周小東;丁永濤;劉知源;;齊哌西酮——一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6年01期
6 周小東;馬銳;劉知源;丁永濤;;抗精神病新藥——齊哌西酮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7年05期
7 許小梅;邊欣丑;劉力軍;;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08年07期
8 竇建軍;魏新貞;邊欣丑;高海江;劉德芳;劉炳書;茍汝紅;高海英;張淑艷;張繼青;強瑞香;;齊拉西酮與哌羅匹隆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1年18期
9 張勇;于璇;;齊拉西酮聯(lián)合文拉法新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年04期
10 詹兆能;;齊拉西酮與舒必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比較[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雷艷青;齊拉西酮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藥動學、藥效學及其與P-糖蛋白轉(zhuǎn)運功能之間關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朱慶元;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藥齊拉西酮[J];世界臨床藥物;2004年04期
2 汪春運;齊哌西酮的精神科應用[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5年01期
3 喻東山;抗精神病藥引起體重增加及其處理——讀者來信[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2年02期
4 童建明,楊正春;幾種新型抗精神病藥介紹[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5年03期
5 韓明杰;高桂芳;;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晚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比較[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7年03期
6 李華芳;謝世平;李鳴;張明廉;李靜;蘇炳華;顧牛范;;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隨機、雙盲、雙模擬、多中心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6年10期
7 李凌江,楊德森,,郝偉,張亞林;醫(yī)學領域生活質(zhì)量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5年01期
8 張文敏;;齊拉西酮與氯氮平、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年11期
9 方積乾,郝元濤,李彩霞;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zhì)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與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滕林;林勇;;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1年02期
2 許志平;陳巧平;;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年23期
3 龐良俊;楊琪;謝思思;朱道明;;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年02期
4 潘天偉;黃麗萍;;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對照研究[J];柳州醫(yī)學;2007年04期
5 滕林;林勇;查顯友;;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1年03期
6 潘天偉;黃麗萍;;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廣西醫(yī)學;2008年03期
7 徐洪常;多麗麗;;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執(zhí)行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年08期
8 朱紅梅;王東;叢向陽;;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年01期
9 林卓毅;楊孝;李福球;蘇偉勝;;齊拉西酮、氯氮平治療的衛(wèi)生經(jīng)濟學比較[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年02期
10 李作珍;;齊拉西酮與氯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影響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麗君;王傳躍;;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體重變化與其人口學及臨床特征的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朱毅平;;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氯氮平所致肝酶異常的研究[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學術(shù)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5年
3 翟長平;;氯氮平與氯丙嗪治療Ⅰ型精神分裂癥56例療效及副反應觀察[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楊春;趙蘭民;甘景梨;史建軍;;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APTT影響的研究[A];河南省精神病學學術(shù)年會資料匯編[C];2006年
5 湯慶平;張靜;李宏;楊麗芬;;利培酮口服液和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對照[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高淑貞;;奧氮平、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秦國興;;齊拉西酮與氯氮平對心電圖影響的對照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陳德沈;王懷印;;齊拉西酮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照研究[A];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成立大會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奚巍;;氯丙嗪、氯氮平口服劑量與血漿藥物濃度相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李作珍;;阿立哌唑與氯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影響的對照研究[A];第10次全國精神病學術(shù)交流會暨《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旭 九日;精神分裂癥 常見但鮮為人知的疾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醫(yī)師 郭志華;減輕精神分裂者心理痛苦[N];北京科技報;2009年
3 崔界峰;患上精神分裂癥的三大表現(xiàn)[N];北京科技報;2008年
4 記者 李穎;精神分裂癥患者3成不能堅持服藥[N];科技日報;2007年
5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教授 張明園;精神疾患防勝于治[N];光明日報;2009年
6 記者 朱丹;中德合作復發(fā)干預技術(shù)合作項目在北京啟動[N];經(jīng)濟參考報;2009年
7 章關春;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需社會、家庭共助[N];健康報;2005年
8 薛原;三四成精神分裂癥患者不能按時用藥[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9 薛原;精神分裂癥患者3年不服藥必復發(fā)[N];健康報;2006年
10 記者 顏秋雨 通訊員 王玉林 羅濤;“K粉”依賴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腦結(jié)構(gòu)損害相似[N];健康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廣明;氯氮平臨床使用及其對出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結(jié)局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2 雷艷青;齊拉西酮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藥動學、藥效學及其與P-糖蛋白轉(zhuǎn)運功能之間關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劉浩;氯氮平和利醅酮影響大鼠胰島細胞分泌功能的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4 陳麗萍;晚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神經(jīng)認知和神經(jīng)影像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5 蘇亮;精神分裂癥患者感覺門控P50的對照研究及其系統(tǒng)評價[D];復旦大學;2010年
6 劉鐵榜;COMT、5-HT2A、ApoE及CYP2D6基因多態(tài)性與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關聯(lián)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國效峰;精神分裂癥一年結(jié)局研究:心理社會干預的作用及不同抗精神病藥比較[D];中南大學;2007年
8 李亞敏;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評價及糖脂代謝安全性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9 原海燕;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氯氮平對C57BL/6雄性小鼠血糖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張啟文;農(nóng)村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衛(wèi)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潔;病例分析報告——單純型精神分裂癥[D];武漢大學;2005年
2 古孝勇;精神分裂癥患者Th1與Th2型細胞因子水平和功能變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駱宏;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SQLS)中文版:修訂及臨床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4 周強;初探個案管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暴力行為及社會功能的干預效果[D];汕頭大學;2010年
5 薛曉斌;利培酮和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及血漿細胞因子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1年
6 紀孝偉;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周平;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的評定及對喹硫平的治療反應[D];汕頭大學;2010年
8 張健;氯胺酮致小鼠精神分裂癥樣癥狀及對MAPK信號通路影響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9 馬穎;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由基損傷在精神病理中的意義[D];浙江大學;2001年
10 秦義;解郁丸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17616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76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