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患者的多體素MRS研究
本文選題:磁共振頻譜 切入點:多體素 出處:《臨床放射學雜志》2014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VCIND)患者的多體素磁共振頻譜(MRS)變化特征。方法對28例VCIND患者(VCIND組)及32名正常老年人(對照組)采用多體素MRS測定兩組間雙側扣帶回后部(PCG)、雙側枕葉白質區(qū)(OLWM)、雙側背側丘腦(DT)及雙側額葉白質區(qū)(FLWM)的N-乙酰天門冬氨酸(NAA)、肌酸(Cr)、肌醇(MI)、膽堿(Cho)的絕對濃度及NAA/Cr、Cho/Cr、MI/Cr、NAA/Cho的比值,聯(lián)合SAGE 7.0及LCModle軟件進行定量及后處理分析。結果與對照組比較,VCIND組患者左側FLWM的Cho濃度升高(P0.05),雙側DT及雙側FLWM的NAA/Cr比值降低(P值均0.05),雙側FLWM、左側OLWM及右側DT的NAA/Cho比值亦降低(P值均0.05),其中雙側FLWM的NAA/Cho比值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1)。結論 VCIND患者顱內不同區(qū)域代謝物的異常分布為癡呆早期的臨床鑒別診斷及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生化信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bod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s)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ND) of non-dementia type. Methods Twenty eight VCIND patients with VCIND and 32 normal elderly (control group) were measured by multibody MRS. The absolute concentrations of N- acetylaspartate, creatine, inositol, choline, and NAACR / NAACho in bilateral posterior cingulate gyrus, bilateral occipital white matter area (OLWMN), bilateral dorsal thalamus (DTT) and bilateral frontal white matter area (FLWM)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o concentration of left FLWM in the VCIN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NAA/Cr ratio of bilateral DT and bilateral FLWM was decreased by 0.05%, and the NAA/Cho of bilateral FLWM, left OLWM and right DT were all decreased. The NAA/Cho ratio of bilateral FLW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1).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metabolit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brain in patients with VCIND may provide effective biochemical information for early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mentia.
【作者單位】: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中心醫(yī)院影像科;
【分類號】:R749.1;R44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中國防治認知功能障礙專家共識專家組;;中國防治認知功能障礙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晶晶;朱幼玲;;激素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關系[J];安徽醫(yī)藥;2010年02期
2 陳斌華;夏泳;蘇雪倩;趙黎君;齊若兵;;58例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中醫(yī)證候對照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3 趙云云;付華斌;張偉;;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研究進展[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張濤;賈曉軍;趙瑾;張猛;周華東;;高尿酸血癥加快老年頸動脈斑塊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發(fā)生[J];重慶醫(yī)學;2008年07期
5 蔡敏;;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及綜合診治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0年01期
6 武娟;任繼剛;謝陳玲;;與高血壓患者認知功能有關的臨床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年02期
7 周曉密;鄭杰;郭小溪;;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大鼠模型的制備及學習記憶能力的改變[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8 孫秀娟;;耳穴貼壓治療輕度認知障礙46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9 魏濤;黃穎;鞏尊科;陳偉;韓良;;應用洛文斯頓作業(yè)療法評定腦卒中患者認知障礙[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18期
10 陳湛a;陸兵勛;陳逢儉;王志海;林海峰;陳文榮;;腦梗死后情感障礙與認知功能障礙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周東升;薛軍;朱文波;鄭成應;陳中鳴;;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病危險因病例對照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張虹;趙凌;陳志剛;李應昆;彭曉紅;楊玉龍;朱蔓佳;趙煜;;電針頭穴治療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評價[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3 李浩;姚明江;徐立;劉劍剛;趙文明;;還腦益聰方對認知功能障礙大鼠認知功能及海馬bcl-2、bax蛋白表達的影響[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4 謝青;陳志剛;張虹;;中醫(yī)藥治療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A];2010年中國針灸學會腦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針灸學會循證針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浩;姚明江;徐立;劉劍剛;趙文明;;還腦益聰方對認知功能障礙大鼠認知功能及海馬bcl-2、bax蛋白表達的影響[A];中醫(yī)藥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與成果展示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伍文彬;黃琴;李斌;王飛;;中醫(yī)藥治療輕度認知障礙的國內文獻質量分析[A];第十次中醫(yī)藥防治老年病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7 周東升;徐銀兒;連國民;于暢;陳中鳴;;老年人生活方式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性研究[A];2013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六屆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周東升;徐銀兒;于暢;連國民;陳中鳴;;老年人生活方式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性病例對照研究[A];第七屆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穎;缺血性腦白質損害凋亡基因的活化及開心解郁方的干預機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蔣垂剛;針刺太溪穴和人中穴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袁林;固本健腦法對MCI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海馬Caveolin-1的影響[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解春紅;威廉斯綜合征的臨床診斷探討及其認知功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楊秀麗;脂欣康益智作用臨床觀察及干預ApoE基因敲除小鼠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6 劉勇;頸動脈狹窄患者認知功能損害臨床特征和磁共振腦功能成像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7 劉鑒慰;捻轉刺激神門穴和相關穴位及非刺激的fMRI對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沈峰;電針對老年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相關信號通路影響的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9年
9 韓翔;皮質下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的臨床病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趙厚睿;aMCI痰邪相關證型與體質類型、ICAM-1及APOE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性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婷;DWI和~1H-MRS在腦梗死與脫髓鞘腦病診斷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13年
2 陶磊;聯(lián)合靜息態(tài)fMRI與DTI多模態(tài)評價阿爾茨海默病型老年性癡呆[D];蚌埠醫(yī)學院;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翼;李瑞春;吳珂;游潮;蔡博文;賀民;;顱內常見腫瘤多體素質子磁共振波譜研究[J];華西醫(yī)學;2006年04期
2 劉學煥;劉筠;郝彩仙;許亮;王金月;鐘進;劉振興;劉吉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多體素~1H-MRS研究[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5期
3 肖朝勇;顧建平;殷信道;;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的多體素二維~1H-MRS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6年06期
4 張揚;黎海濤;謝兵;黎川;;成人輕中型顱腦損傷挫裂傷區(qū)域的多體素~1H-MRS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5 郝彩仙;劉筠;劉學煥;許亮;王金月;鐘進;朱淼;;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懸雍垂腭咽成形術前后的多體素~1H-MRS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2年01期
6 雷威;楊志;詹e,
本文編號:1567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56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