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精神疾病研究現狀
本文關鍵詞: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精神疾病研究現狀
【摘要】:正經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作為一種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在國外已經研究多年[1],由于其對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作用以及在行為學領域的價值而重新成為研究的焦點之一[2]。本文對近期t DCS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行綜述,以期能為國內精神疾病的臨床治療與研究提供參考。1 tDCS的可能機制和特點
【作者單位】: 青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腦電影像眼動研究室;
【基金】: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資助項目(編號:OMA-MH,2011-873) 美國國立精神衛(wèi)生研究院基金(編號:NIMH 1R21MH093294-01A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81261120410,81171267,81201043)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11410708800,10411966400)
【分類號】:R749.05
【正文快照】: 經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作為一種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在國外已經研究多年[1],由于其對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作用以及在行為學領域的價值而重新成為研究的焦點之一[2]。本文對近期t DCS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行綜述,以期能為國內精神疾病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夢然;劉斌;羅聰;;基于功能核磁成像的靜息態(tài)功能腦網絡研究綜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年03期
2 俞雪鴻;溫惠中;張運明;黃曉倩;唐媛恬;田學隆;;重復經顱直流電刺激對阿爾茨海默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年05期
3 賀曉玉;周嘉嘉;鄧京捷;黃霖;;運動訓練對脊髓損傷大鼠脊髓內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TrkA表達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4年11期
4 朱慶豐;任雪平;;D-半乳糖對小鼠初級感覺皮層M1受體表達的影響[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5 Farfán-García Eunice Dalet;Trujillo-Ferrara José Guadalupe;Castillo-Hernández María del Carmen;Guerra-Araiza Christian Humberto;Soriano-Ursúa Marvin Antonio;;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biology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impacts drug design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degenerative processe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年24期
6 Yingli Zhang;Wei Liang;Shichang Yang;Ping Dai;Lijuan Shen;Changhong Wang;;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hallucination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年28期
7 Yuhong Zhao;Kaihua Guo;Dongpei Li;Qunfang Yuan;Zhibin Yao;;Special function of nestin~+ neurons in the medial septum-diagonal band of Broca in adult rat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03期
8 白楊;辛隨成;;阿爾茲海默病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實驗動物科學;2013年06期
9 曾亮;祝云;王賽;王正東;;氯化鋁對大鼠基底前腦內側隔核神經元APP蛋白表達的影響[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10 高子軍;尉勝男;楊小斌;席一斌;劉康;印弘;陳敏;王強;;心臟手術患者海馬體積與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神經解剖學雜志;201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劉莎;Aβ損傷對大鼠腦內神經甾體合成代謝的影響及孕酮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譚濤;低頻rTMS增強Aβ模型大鼠學習記憶功能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賈晨輝;基于辨識與控制的神經元網絡模型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習雪峰;運動和EGCG對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馬線粒體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5 秦迎梅;神經元網絡的共振效應—信息的檢測與傳導[D];天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美丹;小膠質細胞α7-nAChR激活在Aβ介導神經干細胞失能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楊帆;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和BDNF、IL-1β、NF-κB水平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3 唐曦;電針改善大鼠低雌激素性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李珊珊;深度經顱磁刺激電磁場分布的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吳潔;孕酮抑制Aβ誘導的星形膠質細胞活化所致神經元損傷[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白楊;電針對APP/PS1雙轉基因AD鼠Morris水迷宮學習記憶及腦皮層Aβ水平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趙娜;不同分子量和硫酸化程度肝素組分的抗阿爾茨海默病活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8 高子軍;冠狀動脈搭橋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影像學及生化學預警指標探索[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9 徐梅松;重復經顱磁刺激和計算機輔助認知訓練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改善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田會娟;石菖蒲組分配伍治療鵝膏蕈氨酸致癡呆大鼠的藥效學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凌子;抑郁癥是心理障礙還是精神疾病[J];醫(yī)藥世界;2000年02期
2 王遠玉,劉鳳英,徐桂珍,姜良華,仇劍],王祖承;精神疾病誤診160例資料分析[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0年03期
3 秦紅,農衛(wèi)霞,田建華,倪紅,侯偉;不同時期少數民族精神疾病住院情況比較[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1年06期
4 連錦,王煥玉,李子健;部隊精神疾病發(fā)病調查與防治對策[J];前衛(wèi)醫(yī)藥雜志;2001年03期
5 袁勇貴;有關精神疾病共病研究的幾點思考[J];醫(yī)學與哲學;2001年07期
6 黨保國;精神疾病是人類健康的死敵——記一次不尋常的探視[J];首都醫(yī)藥;2001年09期
7 趙安平;關注精神疾病群落[J];醫(yī)藥世界;2001年05期
8 林玉玲;;淺談女性常見的幾種精神疾病及防治[J];學會;2001年04期
9 徐開營,吳強,劉秋英;精神疾病求醫(yī)途徑首診情況調查[J];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2年05期
10 金衛(wèi)東,蘇宗榮;精神疾病的治療中發(fā)作[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賀林;;通過對精神疾病的研究理解藥物個性化問題[A];2006年全國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生榮;;220例孤兒成年后精神疾病調查分析[A];中國民政精神醫(yī)學第二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3 廖冉;高新平;;患精神疾病大學生的家長在治療中的雙刃劍作用:以例為證[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4 ;三、精神疾病[A];《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5周年慶典及表彰活動紀念文集[C];2012年
5 張理義;;精神疾病預測技術的研發(fā)及應用[A];全國第十一次精神衛(wèi)生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6 馬辛;;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與精神疾病[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老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周雪亮;高鳳英;;精神的開放系統(tǒng)、閉環(huán)狀態(tài)與假開放系統(tǒng)[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柏冠勝;;精神疾病與社會心理因素和文化素質的關系[A];中國民政精神醫(yī)學第二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9 牛飛;張松雪;;對待精神疾病的文化背景[A];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10 蔡豐梅;;13種抗精神疾病藥物的輔用[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副研究員 周儒倫;生物精神醫(yī)學如何治療精神疾病[N];健康報;2000年
2 葉子;進入精神疾病時代 我們如何面對[N];中國改革報;2007年
3 宋黎勝;氣溫升高,精神疾病易復發(fā)[N];健康時報;2007年
4 盧蘇燕;法國將加強對三大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孫慶偉;精神疾病救治短板亟須補齊[N];青島日報;2010年
6 記者 陳蜜 通訊員 張韻;精神疾病救助今年投入340萬元[N];溫州日報;2010年
7 光奏;工業(yè)化是引發(fā)精神疾病的主因[N];江蘇經濟報;2000年
8 彭永強;夜班族 謹防精神疾病[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9 華凌;五種主要精神疾病遺傳關聯度被揭示[N];科技日報;2013年
10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劉一平;精神疾病像感冒一樣平常 患者更需要理解尊重幫助[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子堯;我國農村青年自殺者精神疾病行為特征和自殺危險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2 黃志平;長沙、西安、無錫三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素養(yǎng)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趙倩;遺傳變異與精神疾病的關聯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4 于艦;酪氨酸羥化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精神疾病關聯性及法醫(yī)學和人類遺傳學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李俊燕;常見精神疾病共享遺傳風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李濤;基于大樣本的精神疾病遺傳易感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7 劉保成;精神分裂癥藥物基因組學及孕期營養(yǎng)不良大鼠動物模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希權;精神疾病康復期經驗的心理學研究[D];魯東大學;2008年
2 黃艷秋;應激損傷相關信號鏈與精神疾病中的免疫損傷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3 付春鳳;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史[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莫曉艷;大連市城鄉(xiāng)居民精神疾病現況調查[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劉運泳;遼寧省MSM人群精神疾病與高危性行為關系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郁俊昌;廣州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7 茹建國;烏魯木齊市精神(心理)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與衛(wèi)生服務利用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姚旭東;大連市精神疾病醫(yī)療費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李清金;綿陽市農村社區(qū)人群心理健康現狀的基線調查[D];瀘州醫(yī)學院;2013年
10 劉瀟;現代精神病學在我國的建制化進程(1891-1979年)[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35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23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