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游戲在孤獨癥兒童干預中的效用
本文關鍵詞:體感游戲在孤獨癥兒童干預中的效用
【摘要】:目的:探索體感游戲?qū)陋毎Y兒童的社會技能、動作技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的效用。方法:采用隨機對照實驗設計,利用體感游戲(康復游戲訓練系統(tǒng),V1.0)對實驗組兒童進行每周一次、每次30分鐘、為期8周的干預,并在實驗前后采用能力低下兒童評定量表(PEDI)對兩組被試進行評估。結果:在社會技能、動作技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組別和前后測交互效應均顯著,實驗組后測分數(shù)顯著高于前測分數(shù),對照組的前后測分數(shù)無顯著差異。結論:體感游戲?qū)陋毎Y兒童具有積極的干預效果。
【作者單位】: 浙江工業(yè)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關鍵詞】: 孤獨癥 體感游戲 干預
【基金】: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自閉癥兒童早期發(fā)現(xiàn)、干預、教育的跨學科研究”(項目號12&ZD229)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R749.94
【正文快照】: 孤獨癥(Autism),又稱自閉癥,是一種起病于嬰幼兒時期的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以社交溝通和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狹隘及重復刻板行為等為主要特征[1]。近年孤獨癥發(fā)病率呈急劇上升趨勢。2015年,美國國家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Statistics,NCHS)發(fā)布最新研究報告,3-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扈玉芹;關注孤獨癥兒童[J];農(nóng)家顧問;2000年12期
2 劉薇;小兒孤獨癥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1年12期
3 孫永珍,傅根躍;我國孤獨癥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4 張獻共,李思特,李雪榮,朱榮華,羅學榮,蘇林雁,陳勁梅,顏家睦;孤獨癥兒童血漿5-羥色胺、出生季節(jié)和母孕期母親情緒的初步探討[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3年05期
5 蘇彥捷,王恪;任務的呈現(xiàn)方式對孤獨癥兒童誤念理解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03期
6 鄧利珍,羅胡蘭,趙抗美,吳勇紅,錢晴,何姚杰,譚風鳴;孤獨癥兒童2例的幼兒園干預效果[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年01期
7 方玉華;孤獨癥兒童三例報告[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4年01期
8 劉軍,蘇林雁,王伯蘭;伴語言倒退孤獨癥兒童53例社交障礙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5年03期
9 孫凌,周天紅;孤獨癥的病因?qū)W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10 趙鳳萍;王惠梅;;孤獨癥兒童聽力的初步探討及早期干預[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婉杏;查彩慧;汪玲華;;孤獨癥兒童家長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萬國斌;何慧靜;何曼玉;王為實;;孤獨癥幼兒的行為特點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王為實;萬國斌;何慧靜;何曼玉;;孤獨癥幼兒的行為特點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包天喜;;孤獨癥兒童語言交往能力訓練個案研究[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唐久來;魏薇;吳德;王雨松;;孤獨癥兒童尿液代謝組學篩查指標的初步建立[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6 陳雪芬;秦s,
本文編號:1004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00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