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紅細胞囊泡蛋白組分在保存中的規(guī)律研究
本文關鍵詞:人類紅細胞囊泡蛋白組分在保存中的規(guī)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紅細胞保存 蛋白組分 囊泡 紅細胞老化 紅細胞凋亡 老化紅細胞清除
【摘要】:目的比較不同保存階段紅細胞及囊泡上相關蛋白組分的表達差異,積累紅細胞老化、凋亡的相關信息。方法以10 d為1個周期,對保存紅細胞制備紅細胞血影和紅細胞囊泡,SDS-PAGE電泳和雙向電泳分析血影和囊泡的電泳圖譜格局差異,免疫印跡檢測GPA、GPC、stomatin、CD47、flotillin-1、flotillin-2、annexinⅦ和caveolin-1在血影及紅細胞上的表達量。結果紅細胞保存d11、d21、d31和d41時的囊泡的總蛋白量分別為180、483、1 055和1 357μg;血影和囊泡在PAGE電泳上的格局存在明顯差異;d1、d21血影及d41囊泡的雙向電泳圖上分別可檢出305、144和293個點;免疫印跡檢測顯示,GPC含量和保存時間之間無明顯規(guī)律,其他幾種蛋白的含量變化具有類似的趨勢,即隨著保存時間的增加,相應蛋白的含量在紅細胞上不斷減少,在囊泡上不斷增加。結論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紅細胞多種蛋白表達量下調,囊泡是這些蛋白離開紅細胞的1個重要載體。老化紅細胞的清除機理可能是涉及多種表達下調膜蛋白的復雜機制。
【作者單位】: 上海市血液中心;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關鍵詞】: 紅細胞保存 蛋白組分 囊泡 紅細胞老化 紅細胞凋亡 老化紅細胞清除
【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09ZR1429300)
【分類號】:R363
【正文快照】: 老化紅細胞的清除機理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之一。CD47-SIRPα信號系統(tǒng)理論是解釋該清除機理的重要理論之一[1,2];由于該理論是以小鼠為研究對象通過基因敲除時所發(fā)現(xiàn),而小鼠紅細胞和人類紅細胞在結構上存在差異,因此該理論是否適用于人類,目前還難以確定。由于人類紅細胞不存在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孔謙;陳中健;貝錦龍;崔百元;張衛(wèi)娜;賈諫;陳莊;;蛋白質組學方法及其在農業(yè)生物科研領域的應用[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年15期
2 王滔;楊巽;衣建坤;王玉;孫宇;席景會;;亞洲玉米螟幼蟲血漿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較[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13年02期
3 陳征;王書平;張改生;宋齊魯;郭佳林;車會學;;小麥小花高純度線粒體的分離及其蛋白質雙向電泳體系建立[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3年10期
4 周亮;韓兆東;何慧嬋;鄧軍洪;陳佳鴻;楊盛幫;鐘惟德;;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1蛋白在前列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年19期
5 陳曉;劉良;周華;田曉英;吳萬垠;;全身多發(fā)轉移與無轉移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漿蛋白組學比較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年2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周新華;CD99+/mCD99L2-調控H/RS細胞與B淋巴瘤細胞轉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及相關通路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鄭蕊;枸杞雄性不育花藥差異蛋白質組分析及3個相關基因的克隆[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鞠川;基于功能基因組的日本血吸蟲病診斷靶點的篩選和鑒定[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冬濱;應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尋找非小細胞肺癌血清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丁勇;EB病毒感染胃上皮AGS細胞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6 李飛;篩選膀胱癌尿液新標記物Gc-globulin的熒光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德善;低溫誘導綿頭雪蓮愈傷組織蛋白質組學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2 張婷;不同保存時間庫存紅細胞攜氧能力變化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3年
3 張旭;春化過程對甘藍型油菜甲基化水平及蛋白質影響的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4 牛銀銀;磷脅迫下油菜子葉、莖及其根系分泌蛋白的雙向電泳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5 黃鑫;影響食管鱗癌預后差異蛋白的篩選及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南瀾;周期性單軸壓應力下人牙齦成纖維細胞差異表達蛋白質的質譜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何肖丞;兔骨折愈合的蛋白質譜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譚明會;α-細辛醚治療KA致癇大鼠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惠穎;兩個棉花14-3-3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篩選與鑒定[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10 秦風彥;兔波氏桿菌免疫原性外膜蛋白和毒力因子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鄔國軍;秦志強;羅賽群;俞遠京;彭興華;胡維新;;東方田鼠血清組分對日本血吸蟲童蟲的體外殺傷力[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5年06期
2 王良錄;基因重組變應原研究進展[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1年S2期
3 方會龍;曾慶仁;王俊杰;曾鐵兵;喻容;楊勝輝;劉碧源;劉彥;蔡力汀;;運用Quantity One軟件分析日本血吸蟲不同發(fā)育時期蛋白組分差異[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0年04期
4 趙悅;王雪蓮;劉沛;;內毒素休克大鼠胸主動脈平滑肌細胞超微結構改變[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潘華珍;馮立明;許彩民;盧紅;;老化紅細胞膜脂膜蛋白的變化[J];醫(yī)學研究通訊;2001年01期
6 鄒春華,鄭華金;紅細胞老化研究進展[J];西南軍醫(yī);1999年01期
7 劉曉華,劉成玉,譚齊賢;紅細胞老化與脂質過氧化的關系[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杜彥茹;趙硯麗;;紅細胞生化特性與形態(tài)功能的關系[J];河北醫(yī)藥;2008年02期
9 張夢杰,任慶廣,王旭,黃靜娟,陳永青;陰溝腸桿菌及其糖蛋白組分的抑瘤效應[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1999年03期
10 楊永玲;紅細胞老化及其機理的研究[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199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鴻韜;劉宇;唐春華;汪青山;;血型反定型紅細胞試劑盒的研制[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四屆輸血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吳學忠;劉忠;呂蓉;李敏;李素萍;於娟;孫斌;趙丹;;凍干紅細胞血型抗原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低溫生物醫(yī)學及器械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齊名;陳亞利;朱琴;姚凱;邢嘉翊;;編碼二球懸鈴木花粉主要變應原Plaa1cDNA的基因克隆及性質研究[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實驗醫(yī)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陳文激;王錦輝;陳潔;胡品津;陳e,
本文編號:751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75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