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胎盤來源間充質干細胞和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06-23 16:09
本文關鍵詞:人胎盤來源間充質干細胞和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征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從人足月的胎盤羊膜中和Wistar大鼠股骨及脛骨骨髓中分離、培養(yǎng)間充質干細胞(MSCs),研究人胎盤來源MSCs(HPMSCs)和大鼠骨髓來源MSCs(BMSCs)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和生物學特征、表面標志及其多分化潛能。方法:將人足月胎盤組織通過膠原酶Ⅱ消化培養(yǎng)獲取HPMSCs,采用全骨髓貼壁法從4周齡Wistar大鼠雙側股骨及脛骨中分離、純化大鼠BMSCs,運用活細胞計數法檢測其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2種細胞表面標志物的表達陽性率;用地塞米松、維生素C和β磷酸甘油誘導其向成骨細胞分化,用茜素紅染色鑒定;用胰島素、地塞米松、IBMX和吲哚美辛誘導其向脂肪細胞分化,以油紅O染色鑒定。結果:HPMSCs為梭形貼壁細胞,增殖能力較強,CD44和CD34表達陽性率分別為94.45%和1.67%;BMSCs為圓形、梭形和多角形,增殖能力強,CD44和CD34表達陽性率分別為93.11%和2.68%。2種細胞經過成脂誘導液和成骨誘導液誘導后,茜素紅和油紅O染色結果均為陽性,表明2種細胞均可向脂肪細胞和成骨細胞分化。結論:HPMSCs與大鼠BMSCs的生物學特征相似,同樣具有多分化潛能,HPMSCs具有更強的增殖能力。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吉林大學口腔醫(yī)院口腔修復科;吉林省長春市口腔醫(yī)院頜面外科;吉林大學口腔醫(yī)學院;
【關鍵詞】: 人胎盤來源間充質干細胞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表面標志 多分化潛能
【基金】:吉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201015201) 吉林大學創(chuàng)新訓練國家級項目資助課題(2012A78211)
【分類號】:R329.28
【正文快照】: 人胎盤來源干細胞(human placenta-derived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是最近幾年逐漸受到關注的新的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是來源于胎盤實質組織的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MSCs[1-2]。HPMSCs在體內外適當的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為骨、脂肪、內皮、軟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輝;蔡光先;劉柏炎;蔡瑩;謝勇;;首次換液時間對貼壁法培養(yǎng)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純度及增殖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20期
2 馬寧濤;高平進;朱鼎良;;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內皮細胞分化潛能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12期
3 崔光輝;張鍵榮;漆正宇;郭新;秦潔;桂耀庭;蔡志明;;誘導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雄性生殖細胞的定向分化[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8年12期
4 王鵬;沈憶新;陸政峰;毛路;范志海;包普花;;全骨髓法分離培養(yǎng)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及向神經樣細胞分化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09年01期
5 梁峰;王韞芳;岳慧敏;南雪;施雙雙;閆舫;李榮;裴雪濤;;體外誘導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肝細胞分化[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吳曉牧;楊志剛;丁偉榮;楊海軍;柳U,
本文編號:475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475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