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海馬神經元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0-12-19 21:02
目的探討新生大鼠原代海馬神經元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方法。方法選取新生24 h內SD大鼠,處死后分離海馬體,運用機械分離及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備單細胞懸液,離心后以5.0×10~5/mL的密度種植于24孔板內,每3~4 d更換培養(yǎng)液的1 2~1 3。結果提取的原代海馬神經元于24 h后貼壁,并逐漸生長為梭形;培養(yǎng)3 d后神經元形成突起,逐漸增多,并不斷延伸;培養(yǎng)4 d后開始形成清晰的神經纖維網絡,胞體豐滿,胞體周圍可見光暈,貼壁良好;培養(yǎng)10 d后神經元發(fā)育更加成熟,神經纖維網絡更加密集。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微管相關蛋白在海馬神經元細胞體和樹突中表達,神經元細胞陽性率為95%以上。結論經改良既往實驗方法,得到可培養(yǎng)出細胞活性高、神經元陽性率高的新生大鼠海馬神經元體外培養(yǎng)方法。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年03期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采用MAP2一抗及Alexa Fluor 488標記山羊抗小鼠IgG(H+L)二抗對培養(yǎng)的新生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Hoechst 33342染核,100×)
提取的原代海馬神經元于24 h后貼壁,并逐漸生長為梭形,培養(yǎng)3 d后神經元形成突起,逐漸增多,并不斷延伸,4 d后開始形成清晰的神經纖維網絡,神經元胞體豐滿,胞體周圍可見光暈,貼壁良好。培養(yǎng)10 d后神經元發(fā)育更加成熟,神經纖維網絡更加密集,見圖1。2.2 免疫熒光鑒定神經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阿糖胞苷對大鼠海馬神經元原代培養(yǎng)的影響[J]. 張余,劉英富,陳旭義,涂悅,梁冰,徐忠偉,趙永青.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6(03)
[2]胎鼠海馬神經元培養(yǎng)方法的改進及鑒定[J]. 王越,王士博,于曉雯,楊玲,拓西平.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6 (01)
[3]胎鼠海馬神經元的無血清原代培養(yǎng)方法與形態(tài)學觀察[J]. 潘永英,趙柏松,陳茜,宋興榮.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4 (17)
本文編號:2926570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年03期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采用MAP2一抗及Alexa Fluor 488標記山羊抗小鼠IgG(H+L)二抗對培養(yǎng)的新生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Hoechst 33342染核,100×)
提取的原代海馬神經元于24 h后貼壁,并逐漸生長為梭形,培養(yǎng)3 d后神經元形成突起,逐漸增多,并不斷延伸,4 d后開始形成清晰的神經纖維網絡,神經元胞體豐滿,胞體周圍可見光暈,貼壁良好。培養(yǎng)10 d后神經元發(fā)育更加成熟,神經纖維網絡更加密集,見圖1。2.2 免疫熒光鑒定神經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阿糖胞苷對大鼠海馬神經元原代培養(yǎng)的影響[J]. 張余,劉英富,陳旭義,涂悅,梁冰,徐忠偉,趙永青.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6(03)
[2]胎鼠海馬神經元培養(yǎng)方法的改進及鑒定[J]. 王越,王士博,于曉雯,楊玲,拓西平.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6 (01)
[3]胎鼠海馬神經元的無血清原代培養(yǎng)方法與形態(tài)學觀察[J]. 潘永英,趙柏松,陳茜,宋興榮.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4 (17)
本文編號:2926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9265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