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的解剖學與影像學定位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15 21:28

  本文選題:ACL + AM束。 參考:《上海體育學院》2015年博士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ACL)脛骨止點及其前內(nèi)束(AM束)和后外束(PL束)與其骨性定位標記(脛骨內(nèi)側髁間棘、“over-the-back”緣以及脛骨平臺前后緣)和軟組織定位標記(后交叉韌帶和外側半月板前角)的距離;以及ACL脛骨止點的長度。研究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在核磁矢狀位上的位置和脛骨止點的長度,便于評估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骨道位置和術式的選擇;術后復查骨道X線,可以明確脛骨止點的骨道位置,防止由于骨道定位不當而發(fā)生移植腱與髁間窩頂之間的撞擊。方法:分別測量18個膝關節(jié)(左膝關節(jié)10個,右膝關節(jié)8個)ACL中點、AM束中點和PL束中點與上述解剖標記的距離,并比較左、右膝關節(jié)有無差異。并測量ACL脛骨止點的長度。核磁影像選取體育醫(yī)院放射科25-40歲做過膝關節(jié)核磁的患者,核磁結果示膝關節(jié)無明顯器質性變化。本實驗主要采用矢狀位的T2像。最終結果包括從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共166名患者的MRI(其中男性72名,女性94名)。測量脛骨止點的長度,并比較左、右膝關節(jié)差異。選取手術重建ACL患者60名,使用EFILM(2006年,Merge,美國)測量ACL脛骨止點中點位于脛骨平臺的位置。所有操作均由兩個研究者完成,取其平均值。結果:ACL束中點與脛骨內(nèi)側髁間棘和“over-the-back”緣分別為(9.94±2.84)mm和(15.06±3.93)mm;AM束中點與二者的距離分別為(7.50±2.45)mm和(16.83±2.94)mm;PL束與二者的距離分別為(11.39±2.25)mm和(14.94±4.11)mm。左、右膝關節(jié)的AM束和PL束中點距離“over-the-back”緣有統(tǒng)計學差異。ACL中點位于脛骨平臺前后緣的40.18%±3.08%處。AM束中點與、PL束中點以外側半月板前角以及后交叉韌帶(PCL)的距離分別為(15.00±3.97)mm和(19.78±4.10)mm;AM束中點與二者的距離分別為(10.17±5.56)mm和(19.50±4.40)mm;ACL中點與二者的距離分別為(12.67±4.52)mm和(19.61±3.87)mm。左右膝關節(jié)ACL脛骨止點中點、AM束以及PL束中點與軟組織解剖標記的距離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ACL脛骨止點的長度為15.25±4.28mm;左膝關節(jié)為15.76±3.91mm;右膝關節(jié)為14.74±4.43mm。通過分析測量膝關節(jié)核磁,ACL脛骨止點中點位于脛骨平臺52.43±5.1%處;其中男性位于52.63±5.59%;女性位于52.23±5.49%(P0.05)二者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左膝ACL脛骨止點中點位于53.14±2.45%;右膝位于51.73±3.17%(P0.05),二者也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X線復查測量并計算ACL脛骨止點中點位于脛骨平臺的47.24±7.14%,此值與正常核磁測量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ACL脛骨止點的長度為14.18±2.61mm;男性為14.97±2.64mm;女性為13.61±2.41mm。結論:脛骨內(nèi)側髁間棘、“over-the-back”緣和后交叉韌帶、外側半月板前角術中易于定位,可以作為ACL重建時的定位標記,但左、右膝關節(jié)稍有差異。脛骨平臺可作為術后復查的重要標記。MR矢狀位,ACL脛骨止點中點位于脛骨平臺52.43±5.1%處,并且與性別、左右膝關節(jié)無差異。術后復查X線,脛骨骨道中點位于47.24±7.14%處,說明采用上述解剖標記定位是手術成功的保證。無論是解剖學還是影像學可見脛骨止點的長度幾乎都大于14mm,手術重建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行雙束重建。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distance betwee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ACL ) tibial stop point and its anteromedial bundle ( AM bundle ) and posterior external beam ( PL bundle ) and its bony localization marker (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anterolateral meniscus ) . Results :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ACL and the medial malleolus and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PCL ) were ( 10.17 鹵 5.56 ) mm and ( 19.61 鹵 3.93 ) mm , respectively .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87.3;R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維亞,吳海山;股骨髁間窩的應用解剖及臨床意義[J];國外醫(yī)學(骨科學分冊);2004年01期

2 劉浩江,劉安慶,張世權,鄢宏,陳慕芬;股骨髁間窩狹窄的臨床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5年05期

3 朱云峰;郝燁;唐欣;何京生;;股骨髁間窩非骨性撞擊綜合征臨床診治15例報告[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0年02期

4 辛志強,唐志寧;外傷性髕骨股骨髁間脫位一例[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0年10期

5 李健,董大翠,余世勇,吳昌清,桂俊,徐敏,張加創(chuàng);股骨髁間窩的應用解剖及其臨床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1年02期

6 李勇;李偉;;非血友病性骨關節(jié)病致股骨髁間窩擴大1例[J];西部醫(yī)學;2010年04期

7 李洪波;楊春麗;胡國風;;關節(jié)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股骨髁間窩撞擊癥[J];山東醫(yī)藥;2007年33期

8 王浩;徐斌;宣濤;;經(jīng)關節(jié)鏡治療股骨髁間窩狹窄[J];山東醫(yī)藥;2009年06期

9 馬勇;敖英芳;;前交叉韌帶斷裂后股骨髁間窩變化的影像學研究[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09年02期

10 李衛(wèi)平;張正政;宋斌;楊睿;黃建榮;丁悅;馬若凡;許杰;;關節(jié)鏡下治療股骨髁間窩退變性狹窄癥[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董伊隆;蔡春元;姜剛毅;蔡文輝;陳文良;黃益獎;楊國敬;;前交叉韌帶股骨側移植物的止點和角度對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董伊隆;蔡春元;姜文輝;姜剛毅;趙章偉;楊國敬;;前交叉韌帶解剖重建股骨隧道應用解剖學研究[A];2013中國工程院科技論壇暨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劉敏;張力成;楊國敬;林瑞新;蔡春元;張雷;李琪;高源統(tǒng);曹大成;;膝關節(jié)后交叉韌帶股骨止點的X線測量與分析[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徐毅;楊紅航;李恒;;手術治療Hoffa骨折的新方法[A];浙江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30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李偉;;退行性膝關節(jié)髁間撞擊癥的臨床研究[A];第11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杰;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的解剖學與影像學定位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武曄;股骨逆行髓內(nèi)針開口位置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吳迪;前交叉韌帶斷裂后股骨髁間窩的MRI測量及其相關性[D];承德醫(yī)學院;2015年

3 鄧永忠;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股骨止點的臨床解剖學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王一海;股骨髁間窩的解剖形態(tài)與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相關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5 顧軍;股骨髁間窩的MRI測量及其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05年

6 謝詩涓;采用二維及三維圖像測量股骨髁旋轉力線的臨床應用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09年

7 許鵬;MRI影像下股骨髁間窩的三維可視化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花雷;前交叉韌帶重建股骨側止點定位的應用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D];蘇州大學;2014年

9 韓先偉;關節(jié)鏡下ACL股骨止點定位方法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8940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8940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2d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