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為脂肪細胞的實驗探討
本文選題:骨髓 + 間充質干細胞;參考:《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年06期
【摘要】:目的體外定向誘導猴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為脂肪細胞。方法抽取2~3歲齡雄性恒河猴髂骨骨髓,應用密度梯度離心法提取單核細胞層進行貼壁培養(yǎng),獲取原代(P0)猴BMSCs后進行傳代培養(yǎng),并進行多向分化能力鑒定。分別取第3代(P3)、第5代(P5)、第8代(P8)猴BMSCs,實驗組加入脂肪細胞誘導分化培養(yǎng)液,對照組加入常規(guī)培養(yǎng)液。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誘導3周后行油紅O染色,計算脂肪細胞分化率,并比較不同代次之間脂肪細胞分化率之間的差異。結果實驗抽取的猴骨髓單核細胞具有成脂及成骨分化能力,從而表明其為多能性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培養(yǎng)后第5天,實驗組即可觀察到少數細胞胞質內出現(xiàn)脂滴,隨后胞質內脂滴數量、大小及含脂滴細胞數量逐漸增加,約3周時達到高峰,隨后誘導細胞迅速出現(xiàn)死亡;油紅O染色示脂滴呈橙紅色;脂肪細胞分化率:P3(48.3±10.0)%,P5(58.7±5.3)%,P8(68.1±5.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未見脂滴形成,油紅O染色呈陰性。結論脂肪細胞誘導分化培養(yǎng)液可以在體外將猴BMSCs定向誘導分化為脂肪細胞,脂肪細胞分化率隨著傳代次數增加而增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duc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arrow mesenhymal stem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adipocytes in vitro.Methods the bone marrow of the iliac bone of male rhesus monkeys aged 2 to 3 years old was extract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The monocyte layer was isolated for adherent culture, the primary BMSCs was obtained, and the ability of multi-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was identified.The third generation of P3, the 5th generation of P5, the 8th generation of P8) monkey BMSCs were taken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ded adipocyt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medium,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ded to the conventional culture medium.The morphologic changes of adipocytes were observed under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fter 3 weeks of induction, oil red O staining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adipocytes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rates among different generations.Results Mononuclear cells extracted from monkey bone marrow had the ability of adipogenic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pluripotent stem cells.Lipid droplets were observed in the cytoplasm of a few cel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5th day after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size and number of lipid droplets in the cytoplasm, and reached a peak at about 3 weeks.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adipocytes was 48.3 鹵10.0%.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adipocytes was 58.7 鹵5.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No lipid droplets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oil red O staining was negative.Conclusion th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medium can induc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onkey BMSCs into adipocytes in vitro, and th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assage times.
【作者單位】: 北京市垂楊柳醫(yī)院病理科;中山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北京航天總醫(yī)院眼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327)
【分類號】:R3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賈秀娟;孫曉娟;徐麗麗;;特定微環(huán)境條件下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為脂肪細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34期
2 王瑞平;陳虎;郭玉琴;烏仁娜;張斌;;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1年02期
3 項鵬,張麗蓉,陳振光,夏文杰,張秀明,李艷,李樹濃;成人骨髓間質干細胞定向誘導為脂肪細胞的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07期
4 項鵬,李樹濃;骨髓間質干細胞研究進展[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年11期
5 李月白;曹亞偉;吳學建;王義生;;地塞米松對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脂分化的基因調控[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桂莉,范文輝,李露斯,陳康寧,史樹貴;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及分化潛能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4年10期
2 龐金輝;黃煌淵;張權;紀斌;曹成福;;不同濃度地塞米松對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09年03期
3 袁成良,金小嵐,侯建紅,栗群英,黃迎春;雌二醇對骨髓基質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13期
4 王雪鵬;郝永強;曹磊;陸耀剛;金芳純;王磊;;雷奈酸鍶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生和成脂分化的影響[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1年01期
5 李志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可塑性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4年02期
6 岑航輝;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研究[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2年04期
7 王義生;王小剛;李月白;王少華;;靶向PPARγ基因RNA干擾對激素抑制家兔骨髓基質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2期
8 程田;李月白;王義生;;短期應用大劑量激素導致雞股骨頭壞死[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2期
9 馬慧雨;肖苒;杜曉巖;;熒光活性染料(CM-Dil)對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年04期
10 萬蕾蕾;裴慶國;蔡曉清;宋萌;;犬骨髓基質細胞體外培養(yǎng)和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華松;武浩;張涌;;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分化的研究進展[A];全國首屆動物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競青;骨橋蛋白和地塞米松對前交叉韌帶重建的干預作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田發(fā)明;辛伐他汀對大鼠骨質疏松性骨折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梁博偉;沉默膜聯(lián)蛋白A1對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和成骨細胞生物特性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王亞寒;hCGRP α基因修飾BMSCs聯(lián)合自體骨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5 劉鳴;siRNA阻斷PPARγ基因表達預防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6 馬勇江;骨髓與脂肪間質干細胞分離與誘導分化為成骨細胞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7 陳潤良;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組織工程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汪朝暉;AS、GS和PNS誘導MSCs分化為心肌樣細胞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杜振宗;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構建小口徑組織工程化血管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劉繼東;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和干細胞動員對血管損傷修復及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貴仲南;益腎密骨飲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腎陽虛型)臨床療效觀察[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周艷華;骨髓移植對放射誘導的小鼠骨髓脂肪化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1年
3 徐傳軍;脂肪瘤吸除術中終末吸除質硬腫瘤組織性質及其在術后復發(fā)中的可能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錢冰;IGF-1、IRS-1、IRS-2在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大鼠肝組織表達[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田少囡;北京油雞肺臟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誘導分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6 陳鵬飛;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為肝樣細胞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張鑫;激素對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神經遞質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1年
8 張振;酒精對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神經遞質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1年
9 于濤;紅花提取物對激素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脂分化的干預作用[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10 許寶滿;五種中藥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增殖活性影響的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木潮;胚胎干細胞向胰島素分泌細胞的定向分化[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3年03期
2 楊柳,段小軍;骨組織工程學中種子細胞研究的前沿問題[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04期
3 黎陽;魏菁;吳燕峰;王瀟娉;黃科;林永潮;黃紹良;方建培;;間充質干細胞對臍血CIK/NK細胞CD69表達及培養(yǎng)體系中T調節(jié)細胞量比的影響[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9年05期
4 項鵬,夏文杰,張麗蓉,陳振光,張秀明,李艷,李樹濃;成人骨髓間質干細胞定向誘導為神經元樣細胞的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05期
5 李月白,殷力,王義生,李杰,秦國斌,孟憲中,許建中;激素誘導骨髓基質細胞成脂分化的實驗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1999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倫剛;唐鄭雅;陸峻泓;曹誼林;張文杰;;人胚胎干細胞向類間充質干細胞的誘導分化及鑒定[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3期
2 楊雷;李薇;姜震宇;王冠軍;;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增殖和分化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3 胡軍;舒鈞;;間充質干細胞向椎間盤細胞表型誘導分化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9年12期
4 李寧;吳桂英;李啟明;廖忠莉;;不同氧濃度微環(huán)境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及成脂肪分化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09年19期
5 張英杰;李玉云;;MSCs分離培養(yǎng)及定向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8年13期
6 李正章;程應樟;;人骨髓及臍血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年S1期
7 柴三葆;楊金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轉化為胰島樣細胞的研究進展[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5年S1期
8 王俊芳;羅永湘;方煌;陳安民;;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及初步鑒定[J];實用手外科雜志;2006年03期
9 徐軍軍;胡剛;鄒運動;劉鵬;李裕強;金巖;;外周血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的成骨及成脂誘導分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16期
10 李建新;周宇;周薇;胡艷華;聶李平;張紅宇;;從骨髓采集袋殘留物可分離擴增大量間充質干細胞[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麗;井緒東;何冬梅;張洹;房寶英;;體外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樣細胞分化的研究[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2 李麗;馬海英;馬玲;于艷秋;;人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向血管內皮細胞分化潛能的研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3 楊少光;池穎;戎麗娟;邢文;盧士紅;趙欽軍;馬鳳霞;韓忠朝;;不同來源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比較[A];第13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1年
4 郭振興;鄭翠玲;陳振萍;董文川;楊仁池;;胚胎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對人Th17細胞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5 戴育成;;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和應用[A];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欒希英;劉同慎;曹奇志;;人胎盤源間充質干細胞對T細胞周期及其活化的抑制作用研究[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敏霞;;羥已基呱嗪已硫磺酸對間充質干細胞純化培養(yǎng)的影響[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肖宏濤;劉毅;;人臍帶血間充質干細胞研究近況及其在脂肪組織工程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9 郭勇;張西正;郭春;魏嚴;李瑞欣;徐曉瑩;張永紅;;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中心肌發(fā)育相關基因的表達[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8年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張顥;陶艷玲;邱林;張伯龍;馬軍;陳志哲;劉擁軍;韓忠朝;;一種具有免疫負調節(jié)功能的人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德良;來自骨髓的嬰兒?[N];健康報;2007年
2 王艷紅;美科學家用骨髓成體干細胞培育出血管[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3 中國醫(yī)科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 曾武威 章靜波;從奧巴馬松綁看干細胞熱[N];健康報;2009年
4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介入放射科 郭衛(wèi)平 朱舜明 朱立明 整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帶來的希望[N];健康報;2008年
5 劉霞;減少骨髓脂肪細胞可提高造血能力[N];科技日報;2009年
6 記者 毛黎;科學家首次培養(yǎng)出人造骨髓[N];科技日報;2008年
7 副主任醫(yī)師 唐軍;捐獻骨髓對身體有何影響[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8 記者 白毅;間充質干細胞可促進成熟樹突狀細胞增殖分化[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9 劉霞;誘導多功能干細胞“不忘”原初組織[N];科技日報;2010年
10 記者 馮衛(wèi)東;科學家誘使骨髓釋放額外成體干細胞[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禮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基因轉染對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軟骨細胞分化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彭飛;620nm非相干紅光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光生物調節(jié)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李東杰;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及體外誘導分化為表皮樣細胞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4 李靜遠;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端粒調控機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趙迎澤;BMP9通過MAPKs通路調控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呂璐璐;人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及其對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的初步探討[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王博蔚;多藥耐藥基因MDR1逆轉錄病毒載體的構建及其轉染人胎盤源間充質干細胞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石琳;腺病毒介導的突變型人胰島素原基因轉染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胡潔;人胎兒源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及其在免疫性肝損傷中的免疫雙效作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聞松男;豬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向心肌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丹;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為胰島樣細胞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范存剛;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神經分化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3 高杰;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特異性miRNA的篩選[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4 王利霞;5-氮胞苷體外誘導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樣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陳麗;體外誘導大鼠骨髓及人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向多巴胺能樣細胞分化[D];暨南大學;2008年
6 李斌;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軟骨細胞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陸琰;誘導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胰島β樣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井緒東;體外誘導大鼠骨髓及人胎盤間質干細胞向膽堿能樣神經元分化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9 張茜真;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鑒定以及干細胞特異性轉錄因子誘導其重編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麗;人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向血管內皮細胞分化潛能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30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73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