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對肺動脈高壓模型大鼠的作用
本文選題:間質(zhì)干細胞移植 切入點:野百合堿 出處:《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3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s)移植對野百合堿(MCT)誘導的肺動脈高壓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貼壁法培養(yǎng)Wistar大鼠MSCs,取第3~5代細胞進行移植。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MCT組、MCT/MSCs 5×105組和MCT/MSCs 1×106組,每組10只。MCT經(jīng)腹腔注射(60mg/kg),MSCs經(jīng)頸外靜脈注射移植。4周后,測定大鼠右心室收縮壓(RVSP)后處死大鼠,取心臟組織稱取濕重計算心室比(即右心室與左心室+室間隔的質(zhì)量比);取肺組織行HE染色、地衣紅染色和平滑肌actin免疫組化染色觀察。結(jié)果 MSCs頸外靜脈移植4周后,MCT/MSCs 1×106組RVSP為35.6±8.4mmHg,心室比為0.357±0.092,均明顯低于MCT組(分別為47.2±10.5mmHg、0.445±0.094,P0.05),而MCT/MSCs 5×105組的RVSP和心室比分別為42.5±11.3mmHg、0.400±0.073,與MCT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組織病理染色可見MCT/MSCs 1×106組肺小動脈中膜厚度(19.2%±3.8%)明顯低于MCT組(26.4%±4.9%,P0.05),而MCT/MSCs 5×105組(23.3%±3.6%)與MCT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MSCs頸外靜脈移植對MCT誘導的肺動脈高壓具有治療作用,單次移植細胞數(shù)量達1×106個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transplantation 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duced by monocrotaline monocrotaline in Wistar rats.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 脳 10 ~ 5) and MCT/MSCs 1 脳 10 ~ (6) group. Ten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60 mg 路kg ~ (-1) MCT/MSCs into external jugular vein for 4 weeks. The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RVSP) was measured and the rats were killed. The weight of the heart tissue was taken to calculate the ventricular ratio (that is, the mass ratio of the right ventricle to the left ventricular septum), and the lung tissue was stained with HE. Results the RVSP and ventricular ratio of 1 脳 106 MSCs group were 35.6 鹵8.4 mm Hg and 0.357 鹵0.092 mm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MCT group (47.2 鹵10.5 mm HgG, 0.445 鹵0.094 P0.05, respectively. The RVSP and ventricular ratios in MCT/MSCs 5 脳 10 5 group were 42.5 鹵11.3mmHg 鹵0.073, respectively) after 4 weeks of external jugular vein transplantation,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MCT group (47.2 鹵10.5mm HgG 0.45 鹵0.094P0.05, respectively), while in MCT/MSCs 5 脳 105 group, RVSP and ventricular ratio were 42.5 鹵11.3mmHg0.7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CT group and MCT group (P 0.05). The thickness of pulmonary arterioles in MCT/MSCs 1 脳 10 6 group (19.2% 鹵3.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MCT group (26.4% 鹵4.9%, P 0.05), but MCT/MSCs 5 脳 10 5 group (23.3% 鹵3.6%)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MCT group. Conclusion MSCs external jugular vein transplant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CT group and MCT/MSCs group.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duced by MCT has therapeutic effect. The number of single transplant cells was 1 脳 106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better.
【作者單位】: 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心血管外科;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外科;
【基金】:全軍“十一五”醫(yī)藥衛(wèi)生科研基金(08G004)~~
【分類號】:R-33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方翔;湯兵祥;張曼林;孫芳;胡建平;劉欣欣;;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對肺氣腫大鼠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3期
2 楊丹莉;李曉輝;張海港;楊曉嬌;郝雪琴;蘇敏;;G蛋白競爭性抑制肽GCIP-27對野百合堿所致肺動脈高壓影響的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8年12期
3 孫金華;陳麗星;陳蘭芳;;雷米普利對野百合堿誘導的肺動脈高壓大鼠肺組織中一氧化氮和內(nèi)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4 何志旭;汪浩文;尚峰;嚴虎;楊燕;崔冬冰;;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治療實驗性肺動脈高壓大鼠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年01期
5 盛閩;黃鶴光;;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急性胰腺炎與肺損傷作用機制的研究[J];武警醫(yī)學;2011年10期
6 ;肺動脈高壓篩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政;王成軍;劉志明;王新華;毛擁軍;;PGE_1脂微球?qū)Ψ涡牟〔⑿牧λソ卟∪四X鈉肽影響[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周正茂;覃軍;黃嵐;文朝遠;譚虎;張玉舟;周音頻;魏軍義;李子良;;西地那非干預疑診早期高原肺動脈高壓人群的臨床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3 金燕平;許一平;王毓薇;;肺動脈高壓患者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的護理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04期
4 王虹;左祥榮;;提高對肺動脈高壓的診斷意識[J];國際內(nèi)科學雜志;2009年08期
5 田紅軍;楊敬平;王秀香;;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治療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的研究進展[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趙紅;李建欽;王建英;郝小英;潘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hs-CRP、IL-8及肺動脈壓相關(guān)性研究[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張偉;俞同福;徐海;宗敏;;CT肺動脈成像對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動脈高壓嚴重程度的評估[J];放射學實踐;2013年03期
8 文莉;顏藝;荊志成;;中國肺動脈高壓藥物治療現(xiàn)狀[J];世界臨床藥物;2013年05期
9 王飛;高利霞;鐘彩玲;觀美華;;西地那非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老年肺動脈高壓的療效及對血清NT-proBNP和CRP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3年10期
10 劉斌;;阿托伐他汀鈣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并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學;2013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曹兆華;;肺動脈高壓72例臨床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病案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黃嵐;周音頻;;肺動脈高壓的診治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趙科研;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對大鼠模型肺動脈高壓的治療作用及對ET-1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蔣鑫;吸入伊洛前列環(huán)素在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術(shù)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黃海瓊;內(nèi)皮素-1過表達對大鼠肺細小動脈平滑肌細胞凋亡和肥大的影響及相關(guān)信號轉(zhuǎn)導途徑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彭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失治節(jié)”的發(fā)生機理及治節(jié)功能重建的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曲妮妮;肺心舒對野百合堿誘導肺心病肺動脈高壓大鼠影響的藥效機制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張兆華;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郭宏偉;特異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在風濕性左心瓣膜病肺動脈高壓患者圍術(shù)期的應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晶;;撬釋Υ笫蠓蝿用}環(huán)的舒張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孫明利;雙源CT評價心房顫動患者和肺動脈高壓患者心功能的初步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3 閆賢良;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與肺動脈壓、心電指標的關(guān)系[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上官文鋒;冠心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肺動脈壓及血清BNP和ET-1水平的變化[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李偉;法舒地爾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動脈高壓患者療效觀察[D];青海大學;2011年
6 張承花;血清BNP、VEGF及hsCRP對體肺分流性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評估[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7 徐秋琴;血清BNP及超聲右心功能指標對小兒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相關(guān)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8 張濱;神農(nóng)強心1號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9年
9 孟立立;波生坦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趙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IL-8及肺動脈壓相關(guān)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福,王立娟,JennyHarrintong,IanKMcNiece;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與造血干細胞共培養(yǎng)對臍血造血干細胞擴增的作用[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3年01期
2 程軼群;李曉輝;張海港;;G蛋白抑制肽對血管緊張素Ⅱ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6年09期
3 孫津津;劉朝中;張海濤;羅惠蘭;田建偉;黃叢春;;體外心肌梗死微環(huán)境下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向內(nèi)皮樣細胞的分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14期
4 王秀琴;李曉輝;張海港;程軼群;;GCIP-27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左心室結(jié)構(gòu)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7年08期
5 承偉;馬洪林;王佩琦;趙文明;李智;;野百合堿對培養(yǎng)的肺動脈內(nèi)皮細胞NO含量、eNOS蛋白表達及肺動脈平滑肌細胞收縮性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7年09期
6 林群;雷立華;曾邦雄;鄭輝哲;林財珠;林獻忠;孫雪華;;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介導大鼠肺內(nèi)基因轉(zhuǎn)移的可行性[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6年03期
7 宋一平,崔德健,茅培英,王德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藥物干預的影響[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0年08期
8 荊志成,徐希奇;肺動脈高壓現(xiàn)代分類和診斷策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年12期
9 荊志成;;六分鐘步行距離試驗的臨床應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年04期
10 何川,楊慶銘;骨髓源性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基本概念和在骨科的相關(guān)應用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輝;翁國星;林群;;一種新型的大鼠肺動脈高壓模型[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2 陳洪茂;段云友;周寧;李娟;王躍民;袁麗君;曹鐵生;;實時超聲監(jiān)測兔慢性肺動脈高壓模型的建立及其意義[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年08期
3 張國偉;于洋;祁家駒;;野百合堿注射復制大鼠右心衰竭模型[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9年06期
4 王俊東;楊達寬;李治綱;李樹德;;野百合堿誘導大鼠肺動脈高壓模型的建立[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8期
5 王偉;張宜乾;吳樹明;;兔高動力性肺動脈高壓模型的建立[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6年03期
6 盧杰;李夢濤;王遷;曾小峰;;結(jié)締組織疾病相關(guān)肺動脈高壓動物模型[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09年02期
7 張亮清,武小梅,劉卓敏,王希章;松齡血脈康抑制肺動脈高壓的實驗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1998年05期
8 李強,李楨,劉忠令,劉燕燕,孫德明,張殿堯,肖現(xiàn)文;腎上腺髓質(zhì)素及其受體mRNA在低氧性肺動脈高壓形成中的動態(tài)變化[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12期
9 林勇,陳文彬,程德云;低氧大鼠血清和肺小動脈壁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的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01期
10 于洋;張國偉;祁家駒;;大鼠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永紅;蘇肇伉;張海波;陳會文;蔣祖明;鄒文艷;;Dehydromonocrotaline誘導犬肺動脈高壓模型的建立[A];第八屆華東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翁國星;陳曉輝;;肺動脈高壓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A];第八屆華東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3 劉斌;王獻民;魏麗;周同甫;劉瀚曼;趙亮;石昆;何忠旭;;血流動力學因素在野百合堿誘導的大鼠肺動脈高壓新生內(nèi)膜形成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劉斌;劉瀚e,
本文編號:1629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62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