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gyrA基因高效反義肽核酸序列篩選及其體外抗菌活性觀察
本文關鍵詞: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gyrA 反義寡核苷酸 斑點雜交 肽核酸 出處:《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篩選出能與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gyrA基因的mRNA緊密結合的反義肽核酸序列,評估其體外抗菌活性。方法利用Mfold、RNA Structure 4.6兩種計算機軟件對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gyrA基因的mRNA進行二級結構分析計算,根據(jù)最低自由能原則在其mRNA局部雜交松弛區(qū)設計反義寡核苷酸,與體外轉錄的地高辛標記的gyrAmRNA進行斑點雜交,根據(jù)雜交信號的強弱篩選出與gyrA mRNA緊密結合的反義寡核苷酸,根據(jù)其序列合成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另加設1條與靶序列有6個堿基錯配的PNA作為陰性對照,2條PNA分別連接穿膜肽形成肽-肽核酸(peptide-PNA,PPNA)。測定經(jīng)不同濃度PPNA處理的細菌光密度[D(600)]值并進行平板菌落計數(shù),觀察其對細菌生長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檢測gyrA mRNA的表達水平。結果斑點雜交結果顯示,計算機軟件設計的10條反義寡核苷酸探針中有5條與gyrA mRNA顯示出雜交信號,其中1條信號最強,能夠與gyrA mRNA穩(wěn)定結合,將其以肽-肽核酸的形式合成處理細菌,結果表明其在5μmol/L濃度可完全抑制gyrA mRNA的表達,并抑制鮑曼不動桿菌的生長,在10μmol/L濃度具有殺菌活性,而具有錯配堿基的PPNA對細菌生長無明顯抑制作用。結論計算機輔助設計聯(lián)合斑點雜交可在體外模擬體內(nèi)環(huán)境對寡核苷酸與靶基因結合的有效性進行驗證,實現(xiàn)在體外高通量篩選高效反義序列。經(jīng)篩選得到的靶向gyrA基因反義肽-肽核酸可在體外高效抑制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生長。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the antisense peptide nucleic acid (ASN) sequence which can bind to the gyrA gen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evaluate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tro. Methods Mfold was use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gyrA gen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as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by two kinds of computer software RNA Structure 4.6.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free energy,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were designed in the local hybridization relaxation region of mRNA, and dot-hybridized with digoxigenin-labeled gyrAmRNA in vitro. The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combined with gyrA mRNA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hybridization signal, and the peptide nucleic acid pep-tide nucle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A PNA with 6 base mismatches was added as a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2 PNA were connected with peptide-PNA respectively.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cal density of bacteria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PNA. [The expression of gyrA mRNA was detected by RT-PCR. The results of dot blot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yrA mRNA was detected 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 Five of the 10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probes designed by computer software showed hybridization signals with gyrA mRNA, one of which had the strongest signal and could bind stably with gyrA mR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could completely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gyrA mRNA and inhibit the growth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5 渭 mol/L. It has bactericidal activity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渭 mol/L. But PPNA with mismatched base can not inhibit the growth of bacteria. Conclusion Computer-aided design combined with dot blot can be used to verify the efficiency of oligonucleotide binding to target gene in vitro.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high efficiency antisense sequences was achieved in vitro. The antisense peptide-peptide nucleic acid targeting gyrA gene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vitro.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重慶市中山醫(yī)院檢驗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071400)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CSTC2010BB5343) 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經(jīng)費資助([2010]305)~~
【分類號】:R378
【正文快照】: 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引起醫(yī)院感染最常見的條件致病菌之一,具有極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廣泛的耐藥性。近年來其感染率和耐藥性明顯上升,尤其是多重耐藥(multidrug-resistant,MDR)甚至泛耐藥(pan-resistant,PDR)鮑曼不動桿菌的不斷出現(xiàn),并在全球多個國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曉博,王升啟;最佳反義藥物的選擇[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靜,吳大成,金輝;反義核酸藥物的研究和應用[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建娥;夏云;;肽核酸體外抑制銅綠假單胞菌PAO1生物膜形成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錢瑛,董海濤,,余應年,陳星若;c─k─ras反義寡核苷酸抑制Hce─8693細胞生長的序列特異性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1995年04期
3 王建麗,張寧仔,杜日映,鄭強蓀;反義寡核苷酸對培養(yǎng)內(nèi)皮細胞c-sis表達的抑制作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年03期
4 邊杰芳,張柏根,陳詩書,錢虎聲;反義寡核苷酸阻遏血管平滑肌細胞c-myc,PCNA基因的表達[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08期
5 張瑩;崔玉芳;;反義技術——生物技術的第二次浪潮[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2年06期
6 黃文杰,劉志紅,卜鳳榮,周錫鵬,王升啟,馬立人;人巨細胞病毒反義寡核苷酸抗病毒活性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1998年04期
7 陳必良,馬向東,穆潤華,辛曉燕,王德堂;HPV16 E6基因反義寡核苷酸誘導SiHa細胞凋亡的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8 王弘,王升啟,王志清,朱寶珍;反義寡核苷酸pH敏前體脂質(zhì)體的制備及性質(zhì)分析[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0年02期
9 齊秀英,李曉眠,劉民,李梅,張國際;反義寡核苷酸抑制柯薩奇病毒B_3致病作用的實驗研究[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10 雷小勇,張洹,林劍;一個新的靶點的反義bcl-2寡核苷酸誘導HL-60細胞凋亡的研究[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培芳;孫汶生;王勤友;馬春紅;;HBVPreS2反義核酸對HepG_2 2.2.15細胞系HLA-Ⅰ類抗原表達及生物活性的影響[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胡蘭;王娜;石新輝;吳丹;鄭穎;;反義寡核苷酸抑制MSTN基因的表達[A];2005全國第二屆核酸疫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何一心;傅磊;林卓坤;宗建超;蔡英林;劉福森;楊純正;欒鳳君;宋增璇;;反義mdr-1寡核苷酸對耐藥細胞的抑制作用[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4 周曉健;張萍;潘紅芽;陳萬濤;;Cyclin D1反義寡核苷酸轉導細胞對cyclin D1基因的影響[A];2004年上海市口腔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左剛;王全會;袁國剛;韓慧明;趙增強;毛建平;;10-23 DNA enzyme抑制基因mRNA表達的雙重作用[A];第四屆全國RNA進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郭倫濤;高東生;楊霞;陳陸;王川慶;;雞桿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與gyrA和parC基因突變的關系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劉靜霞;張菁;汪洋;桂建芳;;一個新的魚類胚胎發(fā)育調(diào)控基因的鑒定[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8 陳鳴;府偉靈;吳蓉;蔡國儒;徐世軍;劉明華;陳慶海;;肽核酸壓電基因傳感器新型生物信號放大系統(tǒng)的研究[A];第十屆全軍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李良;蘇玉金;趙春禮;徐群淵;;Nurr1與GDNF受體系統(tǒng)在中腦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發(fā)育中的作用[A];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第六屆學術會議暨學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李進都;陳淼;劉相;;二茂鐵修飾肽核酸(PNAs)的合成及其與DNA雜交的電化學檢測[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孟軍;“人造生物”諾貝爾獎屬于誰?[N];科技日報;2005年
2 記者張孟軍;生物學成為納米技術突破口[N];科技日報;2002年
3 王振嶺;涎腺多形性腺瘤基因研究有新發(fā)現(xiàn)[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烏學真;hFLVCR對紅系造血調(diào)控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歐珊;高烏甲素對背根神經(jīng)節(jié)P2X_3受體介導的痛覺傳遞的影響和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劉強遠;兩種精子膜蛋白的基因表達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0年
4 邵曉珊;脫氧核酶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效應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陳渝萍;應用mRNA差異顯示技術研究藥物誘導小鼠紅白血病細胞沿紅系分化過程中基因表達的變化[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6 李林輝;小立碗蘚冷脅迫下表達序列標簽分析及其相關基因Cor166的功能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鞠輝明;大鼠GR mRNA新剪切體的鑒定及其mRNA表達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8 袁莉剛;大鼠RSA14-44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嚴曉紅;Salusins作為一種新的心肌細胞生存因子的效應和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10 張志想;啤酒花矮化類病毒寄主適應性和致病性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瑾瑤;小鼠子宮內(nèi)膜細胞FUT7的表達調(diào)控[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段群鵬;模擬信號肽綴合反義寡核苷酸的合成與水解穩(wěn)定性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姚志利;致病性壞死梭桿菌分子檢測與基因分型[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0年
4 烏日汗;大腸桿菌DnaA蛋白對uvrB和gyrA基因的表達調(diào)控[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5 王金福;雞輸卵管囊腫衣原體MOMP基因克隆、序列測定及斑點雜交檢測[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6 張玉梅;致腎盂腎炎大腸桿菌132菌株消減文庫的構建及篩選[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張燁;雙體肽核酸漏聲表面波基因傳感器檢測系統(tǒng)的構建[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王宇;內(nèi)源性綿羊肺腺瘤病毒NM株全基因序列的克隆、序列分析[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9 樊杰;大腸桿菌O157喹諾酮類耐藥相關機制的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10 王林;一株高致病性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生物學及基因組特性[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90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49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