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圖像傳感器的皮膚紋理自動測量系統(tǒng)設(shè)計
本文關(guān)鍵詞: 圖像處理技術(shù) 圖像傳感器 皮膚紋理 自動測量 出處:《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3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客觀定量評價皮膚紋理的老化,介紹了一種基于圖像傳感器的皮膚紋理自動測量系統(tǒng)。首先,利用CMOS圖像傳感器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光電轉(zhuǎn)換實現(xiàn)對皮膚圖像的采集。然后,借助圖像處理技術(shù)對采集的圖像進行處理。最后,用軟件定量計算皮膚表面紋理中的各測量指標(如,皮嵴的平均面積、數(shù)量、皮溝的深度等),并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統(tǒng)計學方法來分析各個測量指標的特點。整個系統(tǒng)集采集、處理與計算于一體,具有低功耗、高穩(wěn)定、應用性廣、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ging of skin texture o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 automatic skin tex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image sensor is introduced. Using CMOS image sensor in the illumination condition through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to achieve the acquisition of skin image. Then, with the help of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ocess the collected image. Finally. Th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skin surface texture (such as the average area of skin ridge, the number of skin ridge, the depth of skin groove, etc.) were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by software. On this ba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measurement index a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The whol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stability, wide applic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so on.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法醫(yī)學與生物醫(yī)學信息研究室;
【基金】:重慶市科委資助項目(CSTC2013YYKFA10013) 重慶市渝中區(qū)科委資助項目(20120305)
【分類號】:R322.99
【正文快照】: 0引言皮膚表面紋理的評價在皮膚病學和醫(yī)學美容方面受到極大的關(guān)注,客觀定量研究皮膚表面紋理逐漸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實驗手段[1]。目前,常用的研究皮膚表面紋理的方法有肉眼形態(tài)估計法和硅膠復膜評估法。肉眼形態(tài)估計法具有無創(chuàng)性,但容易受到醫(yī)師主觀因素的影響,精確度低。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利,Mac-Mary S,Humbert P;活體皮膚表面紋理無創(chuàng)性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舒暢;張三元;張引;;利用顏色模擬估算皮膚色素濃度[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舒暢;基于色素分離的皮膚圖像處理與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文靜;李慧慧;孫瑞;郭亞偉;鄭博力;肖桂芝;;大學生手部皮膚紋理分析[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陳蘭英,駱延,趙志強,胡慶成,郝亞鳳,沈滟,張紅珍,陳玲,任長江;人類指掌皮膚嵴紋與智力發(fā)育的相關(guān)性研究[J];遺傳;1999年03期
3 梅勁;宋鐵山;戴開宇;胡斯旺;Christopher R.Geddes;唐茂林;;人體皮動脈的解剖學定位定量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6年03期
4 章菊朗;計顯光;揚煥明;祝仁文;王傳周;;323例浙江畬族正常人皮膚紋理調(diào)查研究[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5 蔡奎鉉;黃淑敏;肖慧中;李秀朋;;1083名延邊朝鮮族、漢族正常學令兒童皮紋值調(diào)查報告[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1980年03期
6 梁祖霞;;指紋趣談[J];大科技;1998年08期
7 劉洪英,高仙娥,楊西,李善如;無毛小鼠皮膚光老化模型的建立[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1999年02期
8 Higuashi M;李玉X;;東京12,319名新生兒較大的染色體畸變的發(fā)生率[J];國際遺傳學雜志;1980年02期
9 李秀芝;;染色體與疾病(講座)[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1981年Z1期
10 樓新法;梅勁;楊大平;唐茂林;;手內(nèi)在肌的血供與肌瓣設(shè)計的解剖學基礎(chǔ)[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6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潔;中國壯族家系指間區(qū)紋候選基因的連鎖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78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47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