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康復鍛煉對老年性肺炎療效及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下肢康復鍛煉對老年性肺炎療效及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下肢運動訓練對老年性肺炎的炎癥吸收、排痰能力的提高、活動能力的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改善等影響,旨在以此減少老年性肺炎的住院次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提高患者出院時的生活質量,并制定出適合不同老年人群的運動處方,為下肢運動訓練在老年性肺炎患者中的廣泛運用提供臨床依據(jù)。方法:采用隨機對照試驗方法,選擇廣東省中醫(yī)院總院呼吸科住院部2015年7月-2016年1月診斷為老年性肺炎的患者共42例。采用簡單隨機化的分組方法將參加試驗的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21例。對照組采取西醫(yī)抗感染、祛痰等常規(guī)治療及中藥辨證治療;康復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配合下肢運動訓練。下肢運動訓練采用MOTOMED智能運動訓練設備,訓練時監(jiān)測心率、血氧、血壓,使訓練者心率達到靶心率:(220-年齡)×60~70%,每次訓練20分鐘,每天1次,連續(xù)7天,訓練結束后進行為期3周的隨訪。分別在第1、4、7、10、14、28天對患者咳嗽、咳痰、發(fā)熱、喘促、胸痛、Up音等癥狀與體征進行隨訪,第1、7天采集患者胸片或者胸部CT、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C反應蛋白(CRP)、評估患者炎癥吸收情況,第1、28天評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結果:一、一般情況分析共納入病例42例;其中,對照組21例,年齡分布在67-91周歲(76.71±6.72);康復組21例,年齡分布在65-87周歲(75.57±6.89),完成隨訪42例。經檢驗,兩組間年齡、性別、及治療前炎癥指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癥狀與體征評分、基礎疾病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二、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治療后康復組與對照組比較在喘促方面兩組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咳嗽、咳痰、發(fā)熱、胸痛、Up音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康復組對喘促的減輕優(yōu)于對照組。三、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對照組與康復組治療后外周白細胞總數(shù)、CRP、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對比治療前均有下降,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比較隨訪第28天對照組與康復組治療后ADL與治療第1天比較均有改善,康復組ADL改善程度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五、兩組患者胸片吸收情況比較治療第7天兩組患者胸片吸收情況比較,對照組總有效率62%,康復組總有效率95.3%,經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精確概率法,p=0.02),康復組優(yōu)于對照組。六、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對照組與康復組住院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研究提示老年性肺炎肺康復安全可行,下肢運動訓練可有效改善老年性肺炎患者喘促癥狀,促進肺部炎癥吸收,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康復效果的維持需要長期家庭肺康復訓練支持。
【關鍵詞】:老年性肺炎 肺康復 下肢運動訓練 臨床療效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63.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文獻研究11-16
- 第一節(jié) 老年性肺炎治療現(xiàn)狀分析11-12
- 第二節(jié) 肺炎有關肺康復應用現(xiàn)狀12-14
- 第三節(jié) 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展望14-16
- 第二章 臨床研究16-24
- 第一節(jié) 研究方法16-19
- 一、研究目的16
- 二、研究內容16
- 三、研究方法16-19
- 第二節(jié) 研究結果19-24
- 一、一般情況分析19-20
- 二、兩組療效比較20-24
- 第三章 討論24-27
- 一、肺康復運動療法對老年性肺炎的安全性24
- 二、肺康復對老年性肺炎的療效分析24-25
- 三、本研究存在的問題25-26
- 四、展望26-27
- 結語27-28
- 參考文獻28-31
- 附錄31-33
- 致謝33-34
- 統(tǒng)計學審核證明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蘭玲;70例老年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00年04期
2 鄭東;143例老年性肺炎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2001年02期
3 段煉,趙蘭;53例老年性肺炎的診治體會[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01年02期
4 李智;老年性肺炎78例臨床特點分析[J];醫(yī)學文選;2002年01期
5 熊國平,鄭麗瓊;老年性肺炎30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3年06期
6 丁如榮,季平;老年性肺炎86例臨床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3年01期
7 高忠和,孫軍;老年性肺炎76例臨床分析[J];淮海醫(yī)藥;2005年06期
8 蔣天富;老年性肺炎36例誤診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年18期
9 王紅香;王會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性肺炎的體會[J];山西中醫(yī);2005年S1期
10 蔣漢蘇;;老年性肺炎2例誤診分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門莉;;老年性肺炎治療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周明華;;老年人肺炎50例臨床治療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楊久永;張榮;林軍;朱譜國;;老年性肺炎102例臨床分析[A];第二十四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七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李曉霞;李麗芳;薛華;;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特定電磁波治療老年性肺炎臨床分析[A];第四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養(yǎng)生學與康復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保健時報特約記者 張獻懷;老年性肺炎常搭寒冷順風車[N];保健時報;2006年
2 張二箭;老年性肺炎的臨床特點[N];中國老年報;2006年
3 張獻懷;氣候寒冷時警惕老年性肺炎[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4 張獻懷;警惕老年性肺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5 王小衡;初春寒冷仍應提防老年性肺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6 徐維星;周博士談老年性肺炎的防治[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7 張獻懷;冬春季應警惕老年性肺炎[N];大眾科技報;2006年
8 張獻懷;春季乍暖還寒警惕老年性肺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中國消費者報 張獻懷;氣候寒冷應警惕老年性肺炎[N];中國消費者報;2006年
10 ;冬春季嚴防老年性肺炎[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慧霞;下肢康復鍛煉對老年性肺炎療效及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吳倩;老年慢性卒中后肺炎的臨床及預后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43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64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