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堿能抗炎通路在急性肺損傷小鼠中的保護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08-06 17:06
【摘要】:目的通過對膽堿能抗炎通路標志性蛋白IκB、p-IkB、NF-κBp65在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模型中的表達變化及小鼠生存率的研究,探索該通路是否對ALI有保護作用。方法實驗選擇SPF級雄性BALB/c小鼠,體重20-22g。將小鼠隨機分為4組,分別是空白對照組(C),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組(L),LPS+nicotine組(LN)和 LPS+甲基牛扁亭(methyllycaconitine)組(LM),每組 10 只(n=10)。通過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損傷模型。L組小鼠稱重后僅腹腔注射LPS(10 mg/kg)。LN組和LM組小鼠在腹腔注射LPS前30min,腹腔分別注射nicotine(1.2 mg/kg)和methyllycaconitine(2.4 mg/kg)。C組小鼠僅腹腔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鹽水。各組小鼠均在LPS注射完成后6h取材。應用4%水合氯醛(1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眼球取血離心獲取上清,Elisa法檢測血清中主要炎性因子IL-6、TNF-α的表達。之后打開胸腔,暴露心臟和肺組織,結扎左肺門,取左肺新鮮肺組織,一部分通過稱量肺組織濕重和干重計算其比值,了解肺組織水腫程度;剩余部分用Western Blot法檢測ALI發(fā)生過程中膽堿能抗炎通路的下游標志性蛋白IκB、p-IκB、NF-kBp65的表達。右肺用4℃的多聚甲醛溶液(4%)灌注固定,石蠟包埋后切片,HE染色法觀察肺組織形態(tài)病理學變化;組織免疫熒光觀察膽堿能抗炎通路中NF-κB p65蛋白的核內轉移情況。結果Elisa法檢測各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數據顯示,IL-6和TNF-α表達結果呈現相同趨勢。與C組相比,L組和LM組小鼠血清IL-6、TNF-α表達量增加顯著(p0.01);與L組相比,LN組IL-6、TNF-α的表達量明顯減少(p0.01)。各組肺組織干濕比的結果比較,與C組相比,L組W/D顯著增加(p0.05),LM組W/D也明顯增加(p0.05),表明水腫程度嚴重。與L組相比,LN組W/D明顯降低(p0.05),水腫程度有明顯改善。Western blot結果顯示,相比較C組,L組和LM組p-IκB的總蛋白表達量增加明顯(p0.05);與L組相比,LN組p-IkB的總蛋白表達顯著下降(p0.05)。IκB的總蛋白表達量與p-IκB呈現相反趨勢。與C組相比,L組和LM組中NF-kB p65的核內表達顯著增加(p0.05);與L組相比,LN組NF-κBp65核內表達量明顯下降(p0.05)。與C組相比,L組和LM組NF-κBp65在胞漿中的表達顯著下調(p0.05);與L組相比,LN組NF-kB p65胞漿內表達量明顯上調(p0.05)。HE染色結果顯示,C組為正常的肺組織結構;與C組相比,L組和LM組肺組織結構破壞明顯,肺組織水腫嚴重,且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與L組相比,LN組肺組織破壞程度明顯改善。免疫熒光結果顯示,C組肺組織結構正常,核質清晰;與C組相比,L組和LM組NF-κB p65熒光抗體與細胞核明顯大量重疊且肺組織結構破壞明顯;與L組相比,LN組NF-kBp65熒光抗體與細胞核重疊現象幾乎消失,核質相對清晰。結論在本實驗條件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膽堿能抗炎通路的激活對LPS誘導的小鼠ALI有保護作用。2.膽堿能抗炎通路通過降低下游蛋白IkB的磷酸化和減少NF-κB p65的核轉移發(fā)揮肺保護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濱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63
【學位授予單位】:濱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琴;喻文亮;;膽堿能抗炎通路研究進展[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2年11期
2 胡森;;興奮膽堿能抗炎通路干預炎癥與缺血引起的器官損害[J];感染.炎癥.修復;2008年04期
3 王博杰;蘇躍;;膽堿能抗炎通路的研究進展[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6年04期
4 項水英;叢文娟;劉自兵;;膽堿能抗炎通路及其在中醫(yī)藥抗炎效應中的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年02期
5 王金榮,王宏偉;炎性反應反射—膽堿能抗炎通路[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04年04期
6 鄭崇明,徐鑫榮;膽堿能抗炎通路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4年01期
7 楊e
本文編號:2782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7827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