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背景: 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是因肺部急性炎癥和肺水腫導致的特殊類型呼吸衰竭綜合征,與多種致病因素如肺炎、敗血癥、急性胰腺炎、藥物過量服用等有關,嚴重時稱之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臨床表現(xiàn)為頑固性低氧血癥、呼吸頻數(shù)和呼吸窘迫,胸部X線顯示雙肺彌漫性浸潤影,后期多并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ALI/ARDS的死亡率很高,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ALI和ARDS的特效藥物,因此探索治療新靶點,尋找和開發(fā)ARDS治療新藥是研究者的目標。 我們以前的研究表明隱孔菌發(fā)酵物(cryptoporus volvatus ferment substance,CVFS)或從隱孔菌發(fā)酵物中提取的多糖對豚鼠、大鼠過敏性炎癥有明顯的藥理活性。本實驗探討隱孔菌多糖(cryptoporus polysaccharide,CP)能否改善內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的小鼠和大鼠ALI,并探索其作用機制。 目的: 研究隱孔菌多糖靜脈灌注對實驗性急性肺損傷的抗炎、抗氧化、減輕肺水腫、改善氧分壓的作用及機制。 方法: 一、隱孔菌多糖對小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 脂多糖(LPS)4mg·kg~(-1)氣管內滴入誘導小鼠急性肺損傷。在滴入前10 min和滴入后3h,尾靜脈注射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CP或陽性對照藥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LPS誘導6h后測定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蛋白含量、中性粒細胞髓過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_2~(●-));測定肺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測定肺組織勻漿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肺組織切片觀察肺組織炎癥浸潤、損傷和水腫等病理改變來研究CP對LPS誘導小鼠急性肺損傷的影響。 二、隱孔菌多糖對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 脂多糖(LPS)5mg·kg~(-1)氣管內滴入誘導大鼠急性肺損傷。在滴入前10min緩慢靜脈恒速(0.5ml·h~(-1))注射不同劑量的CP或陽性對照藥DXM。LPS誘導6h后血氣分析測定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_aO_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_aCO_2)、動脈血PH值、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MPO含量及肺組織切片觀察肺組織炎癥浸潤、損傷和水腫等病理改變來研究CP對LPS誘導大鼠急性肺損傷的影響。 結果: 一、隱孔菌多糖對小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 1.CP 1、3、10、30和100mg·kg~(-1)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減少BALF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其抑制率分別為10.9、21.5、41.3、48.3和54.3%;呈劑量依賴性減少中性粒細胞數(shù)目,,其抑制率分別為30.7、47.7、65.5、75.3和82.2%。DXM 0.5 mg·kg~(-1)靜脈注射的抑制率分別為60.0%和66.7%,其作用相當于CP的20倍左右。 2.CP 3、10、30和100 mg·kg~(-1)靜脈注射能明顯減少BALF中的總蛋白含量,其抑制率分別為0、9.7、24.7和24.0%;DXM 0.5 mg·kg~(-1)的抑制率為33.8%。 3.CP 1、3、10、30和100mg·kg~(-1)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減少伊文氏蘭滲出,其抑制率分別為17.2、41.4、44.7、65.2和67.1%;DXM 0.5 mg·kg~(-1)的抑制率為57.0%,其作用相當于CP的20倍左右。 4.CP 1、3、10、30和100mg·kg~(-1)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降低BALF中的MPO水平,其抑制率分別為6.6、6.6、9.2、27.8和36.9%;DXM 0.5mg·kg~(-1)的抑制率為25.1%,CP 30 mg·kg~(-1)作用強度相當于DXM 0.5 mg·kg~(-1)。但CP對BALF中O_2~(●-)水平降低無明顯作用,DXM 0.5 mg·kg~(-1)作用明顯。 5.CP 1、10和30 mg·kg~(-1)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降低肺組織勻漿TNF-α水平,其抑制率分別為39.2、43.8和50.9%;10 mg·kg~(-1)組,30 mg·kg~(-1)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DXM 0.5 mg·kg~(-1)靜脈注也能明顯降低TNF-α水平,抑制率為63.3%,CP 30 mg·kg~(-1)與其作用強度接近。CP 1、10和30 mg·kg~(-1)及DXM 0.5 mg·kg~(-1)靜脈注射均不能改變IL-10水平(P>0.05)。 6.CP 1、10和30 mg·kg~(-1)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降低肺濕重/干重比值,其抑制率分別為7.0、8.3和11.0%;30mg·kg~(-1)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DXM 0.5 mg·kg~(-1)靜脈注射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率為13.0%,其作用相當于CP的20倍左右。 7.CP 1、3、10、30和100mg·kg~(-1)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改善LPS誘導的肺組織間隙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和肺水腫現(xiàn)象。 二、隱孔菌多糖對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 1.CP 10和30 mg·kg~(-1)緩慢靜脈恒速注射能明顯改善LPS誘導的大鼠動脈血氧分壓下降(P<0.05),而DXM 0.5 mg·kg~(-1)緩慢靜脈恒速注射無明顯作用,但DXM能明顯改善LPS誘導的大鼠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上升(P<0.05)。 2.CP 1、10和30 mg·kg~(-1)緩慢靜脈恒速注射呈劑量依賴性減少BALF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其抑制率分別為0.75、33.8和52.3%;呈劑量依賴性減少中性粒細胞數(shù)目,其抑制率分別為23.4、80.3和87.4%。DXM 0.5mg·kg~(-1)靜脈注射的抑制率分別為35.3%和79.2%,其作用強度相當于CP10 mg·kg~(-1)。 3.CP 1、10和30 mg·kg~(-1)緩慢靜脈恒速注射呈劑量依賴性降低MPO水平,其抑制率分別為15.8,30.6和34.0%;DXM 0.5 mg·kg~(-1)的抑制率為34.4%,CP 30mg·kg~(-1)作用強度相當于DXM 0.5 mg·kg~(-1)。 4.CP各劑量組緩慢靜脈恒速注射對降低大鼠肺濕重/干重比值無顯著作用。 5.CP 1、10和30 mg·kg~(-1)緩慢靜脈恒速注射呈劑量依賴性改善LPS誘導的肺組織間隙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和肺水腫現(xiàn)象。 結論: 綜上結果表明,CP能降低LPS誘導小鼠急性肺損傷時的肺組織TNF-α水平升高,抑制肺組織中性粒細胞浸潤,抑制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蛋白滲出及肺水含量,降低BALF上清的MPO水平,改善肺組織炎癥病理變化。在大鼠急性肺損傷模型中,CP除了有明顯的抗炎,改善肺組織炎癥病理變化作用外,還能明顯改善LPS誘導的大鼠動脈血氧分壓下降。這些結果提示CP具有抗炎、抗氧化、減輕肺水腫和改善動脈血氧分壓等多方面作用,在治療ALI和ARDS方面具有進一步的研發(fā)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563.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齊詠;馬利軍;吳繼珍;;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劑對急性肺損傷影響[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6年21期
2 王世婷;郭竹英;徐芒華;矯強;高豐厚;;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對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9年02期
3 馬濤;馬小民;高玉華;;兩種不同誘因所致急性肺損傷動物模型的比較[J];江蘇醫(yī)藥;2010年21期
4 裴凌鵬;;蝦青素對脂多糖誘導小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年08期
5 章卓;萬敬員;羅福玲;李洪鐘;周岐新;吳柯;;積雪草苷對脂多糖誘導小鼠急性肺損傷的影響[J];中草藥;2008年08期
6 羅友根;丹參對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損傷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于東云;金抗;石玉秀;;熱休克蛋白HSP70在LPS誘導急性肺損傷中的表達[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6年03期
8 李敏;張程;張湘燕;;抑制補體對內毒素致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重慶醫(yī)學;2010年16期
9 林振浪;周微;陳春;余波;梁志強;劉江勤;;新生兒急性肺損傷時血清IL-8和TNF-α的變化及其意義[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8年06期
10 肖格磊;羅自強;肖宮;李晨;熊旭東;楊瑩;劉惠君;;高密度脂蛋白減輕小鼠內毒素性急性肺損傷[J];生理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熊q
本文編號:2696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69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