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對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通過甘露糖受體抑制脂多糖誘導的巨噬細胞炎癥
發(fā)布時間:2020-05-07 01:14
【摘要】: 前言: 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危重癥,其定義是:心源性以外的各種肺內(nèi)外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是肺部炎癥和通透性增加的綜合征。目前認為,肺內(nèi)過度性、失控性炎癥反應是導致各種病因所致ALl的根本原因。而目前對ALI仍沒有確切有效又安全低副作用的藥物。 隨著糖生物學的發(fā)展,某些糖類的抗炎生物學功能逐漸被認識。甘露糖這一簡單的己糖已被發(fā)現(xiàn)具有抗炎作用。甘露糖能抑制傷口愈合時的炎癥反應,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氧化爆發(fā),甘露糖的衍生物對腹膜炎,佐劑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抗炎作用。那么甘露糖對炎癥過度反應的ALl有無作用?目前國內(nèi)外未見報道。 目的: 研究甘露糖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的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并比較它與另外三種具有相同分子量的己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對ALI的抗炎效應。 方法: 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10組:1.對照組;2.LPS組;3-6.甘露糖不同劑量組(15,45,135,405 mg/kg);7-9.葡萄糖,半乳糖,果糖(135 mg/kg)組;10.地塞米松(dexameathone,DXM)(2 mg/kg)組。通過氣管內(nèi)滴注LPS(3mg/kg)建立ALI模型,在滴注前5分和滴注后3小時,尾靜脈注射各組用藥。滴注LPS 6小時后處死動物,行肺濕/干重比,肺滲透指數(shù)(pulmonarypermeability index,PPI),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肺和BALF中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腫瘤壞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0檢測,并觀察光學顯微鏡下肺損傷的程度。 結(jié)果: 1.甘露糖減輕LPS誘導的肺水腫和蛋白滲出 LPS組的肺濕/干重比(4.56±0.16)與正常組(4.30±0.18)比較明顯升高(P<0.01),DXM(陽性對照藥)(2 mg/kg)靜脈注射明顯抑制LPS誘導的肺部水腫(P<0.05),靜脈注射甘露糖(135,405 mg/kg)減少肺濕/干重比(P<0.05):甘露糖405 mg/kg的作用強度相當于DXM 2 mg/kg。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135mg/kg靜脈注射不能減輕肺水腫。同時,甘露糖能明顯抑制PPI的上升,甘露糖135 mg/kg(4.32±0.45)和405 mg/kg(4.04±0.86)的抑制效應均強于DXM 2 mg/kg(4.37±0.88),相反,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并無明顯的抑制作用。 2.甘露糖抑制LPS誘導的肺部炎癥細胞侵潤 氣道內(nèi)滴入LPS引起肺部急性的炎癥反應,使BALF中的白細胞數(shù)急劇上升。DXM(2 mg/kg)能明顯減少LPS誘導的BALF中的白細胞數(shù)(P<0.01)。甘露糖15、45、135和405 mg/kg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地減少肺部炎癥細胞的聚集,使BALF中白細胞數(shù)以及中性粒細胞數(shù)明顯下降。而葡萄糖,半乳糖,果糖135 mg/kg并無明顯的抑制作用。甘露糖135 mg/kg與其它三種己糖135mg/kg的效應具有顯著性差別(p<0.05)。 3.甘露糖對MPO和SOD活力的影響 LPS組肺勻漿中和BALF中MPO水平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分別上升了26.3%和9.5%(P<0.05)。甘露糖劑量依賴性地減少LPS誘導的肺勻漿中和BALF中MPO活性的上升,甘露糖405 mg/kg的抑制強度相當于DXM 2 mg/kg。相反,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組的肺勻漿中和BALF中的MPO均未見降低。同時,LPS組SOD活力下降,而靜脈注射甘露糖劑量依賴性地減少LPS誘導的SOD活力下降。靜脈給予DXM或其它三種己糖對SOD活力升高均無明顯作用。甘露糖135 mg/kg與其它三種同樣劑量的己糖的作用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4.甘露糖抑制TNF-α和IL-10的產(chǎn)生 LPS組的肺勻漿和BALF中的TNF-α水平顯著上升,分別達到對照組的6倍和40倍(P<0.01)。甘露糖劑量依賴性地減輕LPS誘導的TNF-α的上升,DXM 2mg/kg靜脈注射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p<0.05),而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沒有明顯作用?寡滓蜃--IL-10在肺勻漿中的水平于各組中均無顯著性差異(數(shù)據(jù)未顯示)。在BALF中,LPS組的IL-10水平升高,甘露糖135 mg/kg組,405 mg/kg組及DXM組的IL-10水平均有明顯下降(P<0.05)。 5.甘露糖改善LPS誘導的肺部病理損傷 對照組大鼠肺組織HE染色可見肺泡結(jié)構(gòu)完整,肺泡壁無水腫,肺實質(zhì)無明顯炎癥細胞浸潤,LPS組大鼠肺泡壁明顯水腫增厚,肺間質(zhì)中性粒細胞明顯浸潤,有出血、水腫及中性粒細胞移行至肺泡腔,肺泡腔內(nèi)透明膜形成。甘露糖45,135,405 mg/kg和DXM 2 mg/kg減輕了LPS誘導的肺部炎癥。低劑量甘露糖(15mg/kg),以及其它三種己糖并無明顯的作用。同時,LPS組肺損傷病理評分(4.8±0.4)比對照組(0.2±0.1)明顯增高(P<0.01)。甘露糖15、45、135和405mg/kg靜脈注射呈劑量依賴性降低肺損傷病理評分,其分值分別是:4.6±0.3,3.8±0.4,2.5±0.4,及1.9±0.3。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組與LPS組比較,肺損傷病理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 結(jié)論: 靜脈注射甘露糖能降低LPS誘導大鼠急性肺損傷時的肺部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減少蛋白滲出及肺水含量,減輕肺組織中PMN浸潤程度,抑制肺組織和BALF中TNF-α水平升高,降低肺組織和BALF的MPO水平,提升肺組織SOD活力,并改善肺組織炎癥病理變化。而另外三種單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對LPS誘導的大鼠ALI無明顯作用。 前言: 甘露糖是一個分子量為180.2的簡單單糖,我們前一部分的實驗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它對LPS誘導的大鼠內(nèi)毒素性急性肺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它能降低LPS誘導的大鼠急性肺損傷時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減少蛋白滲出及肺水含量,減輕肺組織中中性粒細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浸潤程度,抑制肺組織和BALF中TNF-α水平升高,降低肺組織和BALF的MPO水平,提升肺組織SOD活力,并改善肺組織炎癥病理變化。國外學者也發(fā)現(xiàn)甘露糖能抑制傷口愈合時的炎癥反應,減少滲出液中中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氧化爆發(fā);甘露糖的衍生物,6—磷酸—甘露糖,對腹膜炎,佐劑性關(guān)節(jié)炎,傷口愈合時的炎癥具有抗炎作用。 雖然中性粒細胞是炎癥中重要的效應細胞,但是巨噬細胞是更為關(guān)鍵的炎癥早期時的激動細胞,巨噬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及其它介質(zhì)對中性粒細胞的粘附,募集,遷移,活化具有重要意義。在巨噬細胞表面分布有甘露糖受體(mannosereceptor,MR),其C型凝集素樣糖類識別域(C-type lectin-like domain,CTLD)能介導MR與以甘露糖、巖藻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為末端的糖類結(jié)合。MR對保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免疫監(jiān)督(包括識別病原體,激活細胞,遞呈抗原)均有作用。是否甘露糖能通過與MR的相互作用影響炎癥狀態(tài)下巨噬細胞的的功能,從而抑制PMN募集與\活化,減輕炎癥反應,目前國際上未見報道。 目的: 本實驗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討甘露糖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的離體小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細胞炎癥反應的影響,并探討甘露糖受體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腹腔灌洗和支氣管肺泡灌洗,分別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及肺泡巨噬細胞。實驗使用了兩種不同的MR阻斷方法:使用甘露聚糖競爭性抑制以及以質(zhì)粒載體干擾RNA的方法干擾甘露糖受體合成。巨噬細胞均分為:1.對照組:加入等體積培養(yǎng)液;2.LPS組,加入終濃度為1 ug/ml的LPS;3.甘露糖不同劑量組(0.01,0.1,1,10,100mM):提前5分鐘先加入不同劑量甘露糖,隨后加入LPS 1 ug/ml;4.甘露聚糖組:在加入LPS前30分鐘先加入甘露聚糖2 mg/ml,在加入LPS 1ug/ml前5分鐘加入甘露糖1mM;5.SiRNA組:于轉(zhuǎn)染細胞中提前5分鐘先加入甘露糖1mM,隨后加入LPS 1 ug/ml。加LPS 1.5h后測核因子NF-κB活性,4h后以中性紅法檢測巨噬細胞吞噬功能,16h后以ELISA法測定巨噬細胞培養(yǎng)上清TNF-α和IL-1β水平,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細胞的MR表達,RT—PCR測定胞內(nèi)TNF—α,IL-1β及MR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檢測細胞的MR蛋白表達。 結(jié)果: 1.巨噬細胞的pGCsi載體轉(zhuǎn)染:pGCsi載體轉(zhuǎn)染小鼠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48h后,熒光鏡下可得Mrc1-3質(zhì)粒的轉(zhuǎn)染效率分別為40.5%和43.7%;RT—PCR測定MR的mRNA表達量分別為未轉(zhuǎn)染組細胞的54.0和56.1%;Western-blot分析提示pGCsi載體轉(zhuǎn)染后的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的MR的蛋白顯著減少;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提示轉(zhuǎn)染質(zhì)粒組MR表達陽性細胞百分率分別下降為對照組的56.1%和59.7%。結(jié)果表明,轉(zhuǎn)染Mrc1-3質(zhì)粒能明顯抑制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的甘露糖受體的表達,證明載體質(zhì)粒干擾MR的表達成功。 2.LPS激發(fā)巨噬細胞炎癥并下調(diào)MR表達:小鼠的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以1ug/ml的LPS刺激,4h后吞噬功能明顯增強,光鏡下觀察胞內(nèi)中性紅顆粒增多增濃,攝取中性紅的吸光度(OD_(540))值顯著上升;LPS 1 ug/ml共育16h后引起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細胞上清液中前炎癥因子TNF-α和IL—1β的8~44倍的劇烈上升;胞內(nèi)TNF-α和IL-1β的mRNA表達水平顯著增加,提示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在LPS作用下引發(fā)了炎癥性的吞噬和分泌功能的變化。同時,LPS 1 ug/ml共育16h后對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的MR表達有下調(diào)作用,表現(xiàn)為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發(fā)現(xiàn)巨噬細胞表面MR的表達分別比正常對照組下降了31.2%和17.4%;WesternBlot檢測提示巨噬細胞MR的蛋白表達水平有明顯的下調(diào);RT-PCR檢測發(fā)現(xiàn)巨噬細胞表達甘露糖受體mRNA的量下降,分別約為正常對照組的67.3%和66.2%。 3.甘露糖拮抗LPS誘導的巨噬細胞炎癥并上調(diào)MR:在小鼠的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中,甘露糖0,0.01,0.1,1,10,100mM呈劑量依賴性減少LPS誘導的小鼠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抑制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甘露糖1 mM組的吸光度分別比LPS組的吸光度下降了24.2%和11.8%;抑制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炎癥因子TNF-α和IL-1β釋放,甘露糖1,10,100 mM組與LPS組相比有非常顯著的差異;甘露糖(0.1,1,10 mM)劑量依賴性地抑制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的TNF-α和IL-1β的mRNA表達,甘露糖10 mM使腹腔巨噬細胞的TNF-α和IL-1βmRNA降為LPS組的66.4%和58.2%,使肺泡巨噬細胞的TNF-α和IL-1βmRNA降為LPS組的61.8%和61.3%。甘露糖在抑制巨噬細胞炎癥的同時,上調(diào)了巨噬細胞表面MR的表達。我們以抗甘露糖受體抗體作流式細胞分析,以Western Blot檢測巨噬細胞MR的蛋白表達,以RT-PCR測定胞內(nèi)MR的mRNA表達水平,均發(fā)現(xiàn)預先加入不同濃度(0.1,1,10 mM)的甘露糖,與LPS組相比,能劑量依賴性地上調(diào)巨噬細胞的MR表達水平。 4.阻斷MR,能阻斷甘露糖的抗炎效應:使用甘露聚糖2 mg/ml競爭性抑制或者以質(zhì)粒載體干擾RNA的方法干擾甘露糖受體后,再給予甘露糖1mM,則明顯抑制了甘露糖1mM原有的抗炎效應,表現(xiàn)為:對LPS誘導的增強中性紅吞噬作用無明顯抑制;不能減少LPS誘導的培養(yǎng)上清中增多的炎癥因子TNF-α和IL-1β;巨噬細胞胞內(nèi)TNF-α和IL—1βmRNA表達水平仍維持在高水平。同時,流式細胞術(shù),RT-PCR,Western Blot的檢測顯示,在預先加入甘露聚糖2mg/ml或者預先以pGCsi載體轉(zhuǎn)染后的巨噬細胞中再給予甘露糖1mM,不能提升MR的mRNA的表達水平和蛋白表達水平,相反,在LPS或者LPS和RNA干擾的雙重作用下,這兩組的MR有不同程度的下調(diào),其中載體轉(zhuǎn)染組的甘露糖受體表達水平為最低。 5.甘露糖抑制LPS所誘導的巨噬細胞核內(nèi)NF-κb/p65的表達:Western Blot檢測顯示,在正常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核蛋白中有低水平的NF-κb/p65表達,經(jīng)LPS 1 ug/ml刺激1.5h后核內(nèi)NF-κb/p65表達明顯增高,分別達到正常對照組的2.4和4.5倍。預先給予甘露糖(0.1,1,10 mM),能劑量依賴性地抑制LPS所誘導的核內(nèi)NF-κb/p65高水平表達。而以甘露聚糖2mg/ml預處理,或者預先以pGCsi載體轉(zhuǎn)染后的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再給予甘露糖1mM共育1.5h,則不能阻止LPS誘導的核內(nèi)NF-κb/p65表達上調(diào)。 結(jié)論: (1)甘露糖能抑制LPS誘導的小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細胞炎癥反應,抑制LPS誘導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增強,抑制巨噬細胞炎癥因子TNF-α和IL-1βmRNA的合成和炎癥因子蛋白在上清中的釋放: (2)LPS對小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細胞的MR有下調(diào)作用,甘露糖在發(fā)揮抗炎效應的同時對MR有上調(diào)作用; (3)以特異的MR自然配體——甘露聚糖競爭性抑制MR或以轉(zhuǎn)染脂質(zhì)體干擾MR的合成后,能夠阻斷甘露糖的抗炎效應,表明甘露糖的抗炎效應至少部分是通過MR實現(xiàn)的。 (4)甘露糖能抑制LPS誘導的巨噬細胞的核因子NF-κB的活性,提示甘露糖可能通過NF-κB信號通路,進而在mRNA水平上抑制LPS所致的腹腔或肺泡巨噬細胞TNF-α、IL-1β的表達。
【圖文】:
PGesi一u6八
體來識別病原體的分子模式。MR最初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合成時為無活性的前體,自高爾基體分泌后才成為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分子。甘露糖受體的四位成員都具有相似的整體結(jié)構(gòu)(見圖1)。①胞外的富含半膚氨酸區(qū)域 (cysteinerichdomain,cR):為對稱的三葉草樣結(jié)構(gòu)。具有凝集素活性,能夠結(jié)合504一4一N一乙酞半乳糖胺、504一3一N一乙酞半乳糖胺和504一3一半乳糖,這種結(jié)合無需CaZ十參與。因此能識別腺垂體激素如促黃體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硫酸軟骨素A和B,LewiS“和Lewis!型硫酸化低聚糖。MR家族成員間的CR序列的同源性是25弓0%。②n型纖連蛋白重復區(qū)(FNn):FNn區(qū)域因與11型纖維連接蛋白 (FNn)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而得名。在甘露糖受體家族成員間,此區(qū)域是最保守的,44%p叼63%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學者們推測FNll區(qū)域的功能是結(jié)合膠原蛋白,也己證實Endo180的FNll區(qū)域可與膠原結(jié)合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563.8
本文編號:2652177
【圖文】:
PGesi一u6八
體來識別病原體的分子模式。MR最初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合成時為無活性的前體,自高爾基體分泌后才成為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分子。甘露糖受體的四位成員都具有相似的整體結(jié)構(gòu)(見圖1)。①胞外的富含半膚氨酸區(qū)域 (cysteinerichdomain,cR):為對稱的三葉草樣結(jié)構(gòu)。具有凝集素活性,能夠結(jié)合504一4一N一乙酞半乳糖胺、504一3一N一乙酞半乳糖胺和504一3一半乳糖,這種結(jié)合無需CaZ十參與。因此能識別腺垂體激素如促黃體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硫酸軟骨素A和B,LewiS“和Lewis!型硫酸化低聚糖。MR家族成員間的CR序列的同源性是25弓0%。②n型纖連蛋白重復區(qū)(FNn):FNn區(qū)域因與11型纖維連接蛋白 (FNn)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而得名。在甘露糖受體家族成員間,此區(qū)域是最保守的,44%p叼63%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學者們推測FNll區(qū)域的功能是結(jié)合膠原蛋白,也己證實Endo180的FNll區(qū)域可與膠原結(jié)合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563.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政良;C型凝集素的免疫功能[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1997年S2期
2 周建倉,謝強敏,季華,金賽紅,陳季強;隱孔菌多糖對肺組織釋放白三烯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2年02期
3 金涌,李俊,樊美珍,張運芳,李常玉,徐叔云;蟲草多糖體外對佐劑性關(guān)節(jié)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4 許建明,丁長海,李連德,梅俏,李春如,樊美珍;冬蟲夏草多糖保護小鼠免疫性肝損傷的篩選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5 李靖,程桂芳,朱秀媛;Gn類化合物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產(chǎn)生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藥學學報;2000年05期
本文編號:26521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6521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