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沖振蕩肺功能在COPD分級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lsed Oscillation pulmonary function (IOS) and routine pulmonary function (PFT) parameters, and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IOS parameters in the grading and diagnosis of (COPD) airway obstru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IOS and PFT were detected in 325 subjects (154 patients with COPD and 171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in COPD group,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pr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pre) and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FVC)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 were measured in 1 second and 1 second, respectively. The percentage of maximal ventilation volume to predicted value (MVV%p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P0.01) and the ratio of residual gas to total lung volume (RV/TLC). The percentage of airway resistance to predicted value (Rtot%p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P0.01). IOS parameters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PD in order of low frequency reactance area (AX) resonance frequency (Fres) oscillation frequency of 5Hz When the reactance (X5)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5Hz, the airway resistance (R5) oscillating frequency is 5Hz and 20Hz, and the R5-R20 difference (R5-R20)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20Hz (R20). IOS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COPD GOLD classification method). Related (P0.01). Conclusion AX,Fres,X5 and R5 in IOS parameters can be used to classify the degree of airflow obstruction and severity of COPD.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yī)院肺功能室;
【分類號】:R56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冷艷娜;宮靜萍;尹利華;李明子;田二云;;呼吸機回路細菌過濾器對呼吸力學的影響[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1年06期
2 ;老年人對鼻腔氣道阻力負荷增加的感覺和呼吸反應[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96年02期
3 王金平,賈巨才,錢桂生;氣道阻力、氣道傳導率正常值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1997年04期
4 羅曉春,黃維桂,劉志軍,陳平,向旭東,黃信剛;支氣管舒張試驗中氣道阻力測定對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價值[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5 朱佳,洪建軍;玄麥止咳顆粒對喉源性咳嗽及氣道阻力的影響[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6期
6 孫艷紅,王俊科,崔涌;地氟醚吸入麻醉對氣道阻力、肺順應性和氣道壓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7 俞潔璐,姜雪梅,梁偉民;術中雙腔支氣管插管位置監(jiān)測方法的評估[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5年06期
8 胡少娟;高鵬翔;黃瑾;;喘寧Ⅰ、Ⅱ號對哮喘模型小鼠氣道反應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年07期
9 洪建軍;毛秋華;談歐;魏瑜;王德鈞;孫子凱;徐麗華;;脈沖振蕩系統(tǒng)對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痰量老年患者的氣道阻力測定及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年11期
10 朱佳;陳昌華;洪建軍;毛秋華;;滋陰祛風法對陰虛風燥型喉源咳嗽氣道阻力的影響評價及止咳療效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代金貞;楊輝;;305例以氣道阻力判斷Robertshaw雙腔導管插管深度及對位的可行性臨床觀察[A];第十五次長江流域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蹇華勝;朱再勇;畢敏;陳淑芳;蔣耀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氣道峰壓和氣道阻力變化的實驗研究[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劉慧;孫云;;鹽酸班布特羅與其左旋對映體的支氣管擴張和抗炎活性比較[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4 王廷杰;王平飛;王家駟;張雪漫;冉梅;;最大通氣量測定前后氣道阻力變化對慢性咳嗽患者的診斷價值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朱曉華;陳強;袁愛群;劉建梅;李嵐;王江平;;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前后支氣管哮喘兒童氣道阻力變化的對比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哮喘學術會議暨中國哮喘聯(lián)盟第一次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劉建梅;陳強;朱曉華;吳愛民;李嵐;李莉;何美娟;;南昌市315名8個月~5歲正常兒童氣道阻力的研究[A];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yè)委員會首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蔡萃;董競成;崔焱;段曉紅;劉寶君;徐長青;曹玉雪;樂晶晶;;若干氣道炎癥性疾病動物模型氣道阻力、細胞因子與HPA軸等的觀察(英文)[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李付華;穆慧;;胸部物理治療在ICU的應用[A];河南省重癥監(jiān)護?浦R培訓暨學術交流會、急診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交流暨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9年
9 賀建新;趙順英;江載芳;;紅霉素降低基礎氣道阻力[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陸寶玉;鄭同章;張淑珍;許永香;張佑隆;單德義;李新民;;宣威縣肺癌高、低發(fā)區(qū)人群氣道阻力的研究[A];婦女·環(huán)境·健康——婦女與環(huán)境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胥曉琦;危重型哮喘是猝死的重要誘因[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2 高春東;秋季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N];中國老年報;2005年
3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 易善永;沙塵來了 如何防護[N];健康報;2008年
4 梁兆松;打開“老慢支”銹鎖(一)(待續(xù))[N];民族醫(yī)藥報;2001年
5 首都兒科研究所主任醫(yī)師 果培厚;呼吸道長幼有別[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6 薛原;哮喘檢測有新突破[N];健康報;2006年
7 湘雅醫(yī)院感染科 任南主治醫(yī)師;孕婦打鼾要治療[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8 上海瑞金醫(yī)院 袁耀宗;勿把胃食管反流病當哮喘[N];健康報;2008年
9 記者 張儀;持續(xù)大霧 呼吸患者多了兩成[N];成都日報;2004年
10 保健時報特約專家 支修益;術后心律失常的保健[N];保健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蓮芝;呼吸參數(shù)直接監(jiān)測仿生微型機器人系統(tǒng)關鍵技術與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齊金萍;SH2-Bβ在NGF介導的哮喘發(fā)病中的作用[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錢迪;變應性鼻炎綜合診治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Julia Kravitz;哮喘與情緒相關性的理論及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5 楊勇;膈神經移位術對小兒呼吸系統(tǒng)影響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李麗;哮喘豚鼠肺泡巨噬細胞中SH2-Bβ的表達及NGF/TrkA對其調控機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向陽;CTNNAL1表達的應答性調控及其在哮喘及氣道上皮中的作用[D];中南大學;2009年
8 王華;強迫振蕩技術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08年
9 李芹子;多次鹽酸灌注豚鼠食管氣道高反應動物模型呼吸道及內臟傳入部位神經源性炎癥的探討[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洪建軍;脈沖振蕩檢測結合分子生物檢測技術對喉源性咳嗽中變異性哮喘疾病和證候診斷作用的評價[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娜;P物質對哮喘動物模型氣道阻力的影響及鹽酸丙卡特羅對其干預作用[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王妍;煙曲霉菌孢子致哮喘大鼠肺病理生理學的改變[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李冬秀;從呼吸力學角度探討“六字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的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何美娟;支氣管哮喘兒童尿LTE_4檢測的臨床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5 紀蕾蕾;三拗湯類方提取物對卵蛋白致敏哮喘模型作用的物質基礎與作用機理探討[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神平;上氣道壓力測定法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阻塞定位中的臨床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王巧玲;PLC-Γ在NGF介導的實驗性哮喘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馮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界呼吸衰竭”狀態(tài)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3年
9 李國棟;脈沖振蕩肺功能測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阻抗的臨床應用[D];青島大學;2009年
10 王瓊;IL-10與脈沖振蕩肺功能檢測在兒童支氣管哮喘中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98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39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