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分基于低劑量CT篩查的肺氣腫定量分析1.1肺氣腫CT定量評估在CT主觀評價正常人群中的初步應用【目的】探討肺氣腫CT定量評估在CT主觀評價正常人群中的應用價值,并比較不同分組的肺氣腫定量參數的差異!静牧吓c方法】收集在低劑量CT篩查中主觀評價正常的1231例志愿者,設定吸氣末CT值-950HU為肺氣腫區(qū)域,計算總肺容積(TLV)、總肺氣腫容積(TEV)、肺氣腫指數(EI)和第15百分位數肺密度(PD15)。將EI≥5%定義為存在肺氣腫,根據性別和年齡進行分組,統(tǒng)計不同分組的肺氣腫檢出率,并比較不同組別肺氣腫定量分析的差異,!窘Y果】在1231例志愿者中,共發(fā)現肺氣腫102例,檢出率為8.29%,其中男性76例,占比9.93%,女性26例,占比5.58%。對于定量分析,男女分組中TLV、TEV、EI及PD15等各定量指標總體均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男性的TLV、TEV和EI高于女性,PD15低于女性。年齡分組中,各組TLV、PD15總體間無明顯差異(P0.05),D組(≥60y)的TEV高于B(40-49歲)、C(50-59歲)兩組(P0.05),但和A組(40歲)無明顯差異(P0.05),D組的EI高于A、B、C三組(P0.05)。在構成特征上,肺氣腫組的男性、吸煙者和二手煙者的比例及吸煙人群的包年史均高于非肺氣腫組!窘Y論】對CT主觀評價正常的人群,肺氣腫定量分析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男性及年齡≥60歲人群的肺氣腫程度更高,建議對60歲以上人群,尤其男性,常規(guī)進行肺氣腫定量分析。1.2基于CT定量評估的肺氣腫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目的】對基于CT定量評估的肺氣腫的危險因素進行l(wèi)ogistic回歸分析,為評估肺氣腫現狀及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提供理論依據!静牧吓c方法】對參與低劑量CT篩查并完成問卷調查的1175例志愿者進行肺氣腫定量評估,并利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對肺氣腫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窘Y果】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重度吸煙(≥30包年)、二手煙暴露和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為本研究中肺氣腫發(fā)生的主要危險因素,而性別和年齡(≥60歲)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肺氣腫的發(fā)生!窘Y論】根據危險因素分析結果,對重點檢測人群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可以降低肺氣腫的發(fā)病率及危害程度。第二部分全模型迭代重建技術的肺容積定量研究2.1低劑量條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技術的肺容積定量研究【目的】探討低劑量條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法(IMR)、混合迭代重建法(i Dose4)和濾波反投影法(FBP)三種重建技術對肺容積定量測量的影響,并比較不同重建方法的圖像噪聲大小。【材料和方法】應用飛利浦256層CT對70名體檢者行低劑量胸部CT掃描,原始數據分別用IMR(算法:Routine、Sharp Plus、Soft Tissue,等級:1~3,共9種)、i Dose4以及FBP技術進行重建。設定吸氣末CT值-950HU的區(qū)域為肺氣腫區(qū),分別計算各組的總肺容積(total lung volume,TLV)、總肺氣腫容積(total emphysema volume,TEV)、肺氣腫指數(emphysema index,EI)以及客觀圖像噪聲(objective image noise,OIN),并比較各組的差異!窘Y果】肺容積定量參數中,除TLV各組間定量結果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外(P=1.000),TEV、EI組間均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IMR中Sharp Plus算法(等級1~3)所測定的TEV、EI高于其余組別。對于噪聲,IMR中的Sharp Plus算法水平1(IMR-S-L1)的OIN最高,其次為FBP,i Dose4算法的OIN低于Sharp Plus但高于Routine和Soft Tissue算法。【結論】在低劑量條件下,IMR的Sharp Plus算法會影響肺容積參數的測定,圖像噪聲大,因此不推薦使用Sharp Plus算法進行肺容積定量分析,Routine算法與Soft Tissue算法均不影響肺容積參數測定,且較FBP和i Dose4能明顯降低圖像噪聲。2.2超低劑量條件下IMR技術對肺容積定量評估及胸部CT圖像質量的影響【目的】探討在超低劑量條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技術(IMR)對肺容積定量評估及胸部CT圖像質量的影響!静牧虾头椒ā渴占31例行胸部CT檢查的體檢者,分別用低劑量(120k Vp,50m As)和超低劑量(120k Vp,10m As)條件進行掃描,低劑量組作為對照組用FBP進行重建,超低劑量組分別用FBP、i Dose4以及IMR的Routine和Soft Tissue算法(均為等級1)進行重建,對重建后圖像進行肺容積定量參數和客觀噪聲值的測量,并用5分法對不同重建方式的主觀圖像質量進行主觀評分。用統(tǒng)計學方法比較各組定量指標、客觀圖像噪聲及主觀評分間的差異!窘Y果】超低劑量條件下,和對照組相比,FBP法容積定量測量的準確性受到較大影響,IMR的Soft Tissue算法也受到一定影響,i Dose4和Routine算法均能保證定量結果的準確性?陀^噪聲方面,FBP-ULD組最高,和其相比,i Dose4-ULD組、IMR-R1-ULD組和IMR-ST1-ULD組噪聲分別減少29.3%、55.4%和70.1%,而和i Dose4-ULD組相比,IMR-R1-ULD組和IMR-ST1-ULD組噪聲分別減少36.9%和57.7%。主觀評價方面,對照組(FBP-LD組)的主觀圖像質量最高,其次為IMR-R1-ULD組和IMR-ST1-ULD組,3者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1.000),FBP-ULD組最低,和其余組別均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01),i Dose4-ULD組高于FBP-ULD但低于FBP-LD和IMR-R1-ULD兩組(P均0.01),但和IMR-ST1-ULD組無明顯差異(P=0.220)。斑污現象只存在IMR組別中,Soft Tissue組較Routine組明顯,且兩組間存在明顯差異(P0.001),但斑污現象并不明顯影響圖像的整體質量!窘Y論】在超低劑量條件下,推薦使用IMR的Routine算法進行肺容積定量分析,既能保證定量結果的準確,又能更好地降低圖像噪聲,提高圖像質量。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第二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63.3;R816.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藝;管宇;范麗;劉士遠;陳楊;李兵;于紅;;薄層CT對具有COPD高危因素肺功能正常者的肺實質形態(tài)及量化評估[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年01期
2 蔣駿;黃美萍;雷益;梁長虹;莊建;李景雷;劉輝;羅純;;全模型迭代重建技術在心臟CT成像中應用的實驗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年06期
3 馬燕青;范麗;管宇;夏藝;劉士遠;;COPD患者PA管徑與肺功能及CT肺容積參數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5年02期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二)[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3年06期
5 劉士遠;于紅;;CT低劑量掃描的研究和應用現狀[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年04期
6 羅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診斷標準及其局限性[J];臨床誤診誤治;2011年11期
7 趙晶;潘紀戍;;COPD表現型的CT定量診斷[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3期
8 葉曉丹;袁正;葉劍定;李惠民;肖湘生;;動態(tài)增強CT鑒別診斷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臨床意義[J];中華腫瘤雜志;2011年04期
9 鄒利光;孫清榮;劉衛(wèi)金;戚躍勇;戴書華;張冬;;多層螺旋CT肺容積與肺密度指標與肺通氣功能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11期
10 葛哠俊;張國楨;朱硯萍;單琳;毛定飚;丁其勇;滑炎卿;;多層螺旋CT評價肺氣腫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年03期
,
本文編號:
23256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32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