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二氧化硅的肺毒性的研究進展
[Abstract]:Nano silic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plastics, rubber, ceramics, coatings, binders and many other fields. It is also one of the products of coal and petroleum combustion.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nano-silica i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pulmonary 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was summarized,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exposure conditions and pathogenicity of nano-silica in pulmonary diseases were reviewed.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云南省腫瘤醫(yī)院)胸心外科 云南省肺癌研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U1202224) 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聯(lián)合項目(No.2013FB165)資助~~
【分類號】:R56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杜志澤;王曉慧;海熱提;王玉琳;李媛;;CuO NPs長期暴露對SBR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4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Chunmei Gong;Gonghua Tao;Linqing Yang;Jianjun Liu;Qingcheng Liu;Wenjie Li;Zhixiong Zhuang;;Methylation of PARP-1 promoter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nano-SiO_2-induced decrease of PARP-1 mRNA expression[A];2012深圳市預防醫(yī)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躍偉;矽塵長期暴露人群死亡率的隊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何云飛;表面活性劑界面行為及其與DNA的相互作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3 樊景森;宣威肺癌高發(fā)區(qū)室內PM_(10)和PM_(2.5)理化特征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4 謝萌;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控釋靶向給藥系統(tǒng)的構建及對肝癌的藥效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5 闞衛(wèi)秋;含氮多齒配體構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6 李麗;納米形態(tài)鋁化合物與輔酶的作用和對相關脫氫酶活性的影響[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7 陶亮;納米粒子免疫傳感器及其在癌細胞早期檢測和免疫分析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樊鵬程;新型自由基清除劑抗高原缺氧作用及保護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朱飛鵬;基于介孔二氧化硅雙模態(tài)多功能探針的制備及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劉仕昌;納米二氧化鈦對Wistar大鼠突觸可塑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林;銳鈦礦型納米二氧化鈦顆粒生物學效應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蔣媛媛;納米四氧化三鐵顆粒對小鼠血液系統(tǒng)和骨髓細胞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3年
3 萬羽潔;納米金棒和氧化鐵對西瓜生長行為的影響[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4 霍婷婷;典型超細礦物粉體的A549細胞毒性作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3年
5 劉尚杰;石墨烯對水稻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D];長江大學;2013年
6 姚玉鵬;納米碳肥料增效劑對大豆節(jié)本增產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3年
7 曲穎;新型功能化熒光介孔納米微粒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呂琨淼;人工合成氧化銅納米顆粒對浮萍的影響:毒性效應、吸收方式和分布規(guī)律[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9 趙婉云;納米/微米SiO_2顆粒致人肺腺癌細胞A549毒作用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傅婷;基于β-環(huán)糊精與小分子作用的藥物釋放體系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俊芳;閆妍;盧曉靜;楊海峰;白樺;王超;;納米粒子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鳳琴;朱家壁;葛亮;;納米二氧化硅穩(wěn)定乳劑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9年03期
2 崔媛;李艷輝;段潛;;多孔納米二氧化硅球的制備及其對胰島素的擔載和釋放行為[J];硅酸鹽學報;2013年02期
3 王磊石;于文芳;;微米與納米二氧化硅對肺組織影響光鏡下比較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年05期
4 郭玉婷;劉明學;董發(fā)勤;;納米二氧化硅細胞毒性效應研究進展[J];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14年05期
5 崔冠群;杜忠君;高靜;侯松萍;;氣管滴注納米二氧化硅顆粒致大鼠肺炎癥反應及臟器中硅濃度變化的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年10期
6 趙光強;黃云超;李光劍;李森;周永春;雷玉潔;陳小波;楊凱云;陳穎;楊X;;納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氣管上皮細胞內的亞細胞分布和遺傳毒性[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03期
7 張兵;楊細飛;王曉梅;劉建軍;何浩偉;龔春梅;蔣英芝;鄭波;莊志雄;;納米二氧化硅對HaCaT細胞谷胱甘肽還原酶表達及活力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10年07期
8 王素華;白鋼;吳玲;周少磊;;納米二氧化硅粉塵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毒理學雜志;2010年03期
9 李光劍;黃云超;劉擁軍;郭律;周永春;楊X;陳穎;趙光強;雷玉潔;;C1煙煤中自然產出的納米二氧化硅對BEAS-2B細胞的體外毒性[J];中國肺癌雜志;2012年10期
10 李虎;趙光強;黃云超;;納米二氧化硅與肺癌的關系[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伍林;曹淑超;易德蓮;劉峽;孫少學;秦曉蓉;;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進展[A];第七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暨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聞新;方建勇;韓立晶;冉祥海;莊宇剛;董麗松;;聚乳酸/納米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3 吳春蕾;楊本意;劉莉;康旭;;納米二氧化硅絕熱材料研究進展[A];低碳技術與材料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曉英;蔡旭;徐白;洪若瑜;李洪鐘;;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及應用[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5 伍林;曹淑超;易德蓮;殷海蓉;秦曉蓉;黃晶;;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及表征[A];第七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暨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清海;翟玉春;印萬忠;;球形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A];第十屆全國粉體工程學術會暨相關設備、產品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4年
7 蔡勇;;多孔納米二氧化硅顯微結構分析[A];第三屆散裂中子源多學科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胡學梅;秦長喜;魏杰;;噴墨打印紙用納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研究[A];'2007(第十四屆)全國造紙化學品開發(fā)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劉昕;孫皎;;納米二氧化硅顆粒對大鼠心血管系統(tǒng)毒性的體內研究[A];2009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李傳常;任艷萍;唐愛東;楊艷;;不同干燥方法對納米二氧化硅比表面積的影響[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我省首個納米二氧化硅項目開始建設[N];山西日報;2000年
2 顧云平 周衛(wèi)紅;納米二氧化硅制備技術有突破[N];中國化工報;2003年
3 伍維;納米二氧化硅制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馮海波;奇跡:用“稻殼灰”筑高樓[N];廣東科技報;2006年
5 ;納米二氧化硅氣相燃燒制備技術通過鑒定[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6 記者 李陳續(xù);織一張“大網”收集浮油[N];光明日報;2014年
7 中國包裝總公司供稿;“智能型緩釋殺菌水果保鮮包裝膜制備與應用技術”及“納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丙)烯軟包裝材料制備技術”[N];中國包裝報;2010年
8 徐少亞;執(zhí)著耕耘 創(chuàng)新超越[N];中國化工報;2008年
9 ;吉林:稻殼提取納米二氧化硅[N];經濟參考報;2006年
10 記者雷克鴻;北京印刷學院兩種食品包材新技術通過鑒定[N];中國食品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游波;聚合物/二氧化硅納米復合乳液及結構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鄭凈植;聚丙烯/微、納米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分散與性能[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李陽;納米二氧化硅顆粒致細胞多核作用及其相關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常雪靈;有機凝膠模板法制備納米二氧化硅及其形成機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陳國棟;丙烯酸酯聚氨酯/納米二氧化硅復合涂層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袁俊杰;有機顏料的表面納米包覆改性及其在涂料中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7 賈鑫;新型功能化聚乙烯醇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8 杜忠君;氣管滴注納米二氧化硅顆粒致大鼠心血管毒性及其相關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莉;用硅溶膠制備納米二氧化硅[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馬紅杰;聚乳酸/納米二氧化硅原位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3 葉雨佐;納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復合乳液的制備與表征[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戴建華;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及其復合聚合物乳液的合成[D];天津大學;2005年
5 賈中兆;納米二氧化硅顆粒的制備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張欣萌;納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湯皓元;預混合氫氧焰燃燒制備納米二氧化硅技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8 高原;納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改性及其在苯丙乳液和滲透汽化膜制備中的應用[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李延潔;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及表面改性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10 劉小梅;稻殼制備納米SiO_2的新工藝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66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26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