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7干預博來霉素誘導的小鼠肺纖維化進程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IL-27干預博來霉素誘導的小鼠肺纖維化進程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IL-27肺纖維化 羥脯氨酸 Ⅰ型膠原蛋白 Ⅲ型膠原蛋白
【摘要】:研究目的: 通過給予博來霉素誘導的肺纖維化小鼠分組分別注射白介素27重組蛋白(rmIL-27)和白介素27抗體重組蛋白(Anti IL-27Ab),觀察IL-27重組蛋白和IL-27抗體對小鼠生存情況、肺泡炎癥、纖維化程度、Ⅰ型膠原蛋白、Ⅲ型膠原蛋白的影響。 研究方法: 1.將80只6-8周齡18-22g C57BL/6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A組)、BLM模型組(B組)、BLM+IL-27組(C組)、BLM+抗IL-27組(D組),每組各20只。 2小鼠麻醉后A組給予氣管內一次性注入生理鹽水0.05m1,B.C.D組小鼠氣管內一次性注入生理鹽水稀釋的博來霉素溶液0.05m1(5mg/kg),以復制肺纖維化模型,C組造模后第二天開始腹腔皮下注射小鼠IL-27重組蛋白溶液1μg/只·天,連續(xù)注射7天,D組造模后當天一次性腹腔皮下注射小鼠抗IL-27蛋白溶液200mg/只。飼養(yǎng)于動物房內。 3.觀察對比A、B組小鼠肺組織IL-27.IL-27R的mRNA熒光定量 4.觀察各組小鼠生長情況、死亡率、生存情況。 5.各組分別于第7天、第28天各處死小鼠5只,獲取肺組織,病理學方法觀察各組小鼠肺組織肺泡炎癥和肺纖維化程度,測定肺組織羥脯氨酸含量,RT-PCR檢測小鼠肺組織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熒光定量。 6.B、C、D組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與肺纖維化相關性研究 研究結果: 1.IL-27、IL-27R在肺纖維化模型肺組織中明顯升高(P0.05)。 2.各組小鼠在28天時D組自然死亡率最高(75%),B組其次(500%),C組死亡率更低(30%),A組無小鼠死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病理結果提示:第7天D組肺泡炎和肺纖維化程度最重,B組其次,C組最輕(P0.05);第28天B組肺纖維化程度較C組加重(P0.05),兩組肺泡炎無差異(P0.05);B、C組28天肺纖維化程度較7天均加重(P0.05);D組小鼠在18天全部死亡,未獲得28天肺組織,不能比較;A組肺組織無肺泡炎和肺纖維化。 4.羥脯氨酸含量變化:第7天D組肺組織羥脯氨酸含量最高,B組其次,C組含量最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28天B組肺組織羥脯氨酸含量較C組更高(P0.05);B、C組28天羥脯氨酸含量均較7天升高(P0.05);D組小鼠在18天全部死亡,未獲得28天肺組織,不能比較;各組各時間點羥脯氨酸含量均較A組升高(P0.05)。 5.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以A組肺組織的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表達量作為1.00,各組各時間點、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均較A組升高(P0.05);第7天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D組最高,B組其次,C組最低(P0.05);第28天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B組最高,C組其次(P0.05);B、C組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第28天均較7天升高(P0.05),A組無變化。 6.相關性分析:第7天各組肺纖維化計分與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均成正相關(r=0.924,P0.05;r=0.848,P0.05);第28天各組肺纖維化計分與Ⅰ、Ⅲ型膠原蛋白mRNA相對表達量均成正相關(r=0.821,P0.05;r=0.924,P0.05) 研究結論: 1.IL-27、IL-27R在博來霉素誘導的肺纖維化組織中明顯升高,IL-27可能參與了肺纖維化的進程。 2.IL-27能夠減輕博來霉素誘導的小鼠肺泡炎癥,抑制肺纖維化的進程,對肺纖維化起保護作用。 2.IL-27能夠降低肺纖維化小鼠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魯肅;呂長俊;王曉芝;錢知勉;;IL-10對TGF-β刺激成纖維細胞轉化的影響[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陳杰;袁岳沙;李琦;劉梅;周少華;靳偉;;IL-27對哮喘患兒IFN-γ及IL-4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年07期
3 趙云峰;熊偉;張梅;吳學玲;;IL-27對哮喘小鼠血清IgE的影響[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4 于華平;謝軍;;轉化生長因子β_1在皮肌炎皮膚組織中的表達[J];西南軍醫(yī);2011年02期
5 孟婕;彭張哲;陶立堅;;小劑量多次尾靜脈注射與氣管內滴注博來霉素致小鼠肺纖維化模型的比較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12期
6 劉金蘋;翟乃亮;范賢明;高福泉;王曉芝;;JAK/STAT1信號轉導通路在博萊霉素致肺纖維化大鼠中的作用[J];山東醫(yī)藥;2008年34期
7 拉杰,于玫;哮喘發(fā)病機理及Th1/Th2比例的關系[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8 陶章;李惠萍;;不同劑量博萊霉素致小鼠肺纖維化模型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07期
9 金曉光;代華平;龐寶森;牛淑潔;李雪;呂_g;王辰;;博來霉素致大鼠肺纖維化模型肺組織的動態(tài)病理變化及其發(fā)生機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年04期
10 劉麗華;單保恩;王士杰;趙連梅;;IL-27通過上調MIG和IP-10的表達抑制腫瘤血管形成[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9年01期
,本文編號:11476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14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