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K通路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關鍵詞:MAPK通路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百草枯 急性肺損傷 pMAPK JNK ERK/
【摘要】:目的觀察MAPK通路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并探討其意義。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隨機平均分成兩組:PQ組予腹腔注射20 mg/kg百草枯,對照組予腹腔注射生理鹽水1 m L。在注射百草枯后8 h、1 d和3 d時,收集血清和肺組織標本。分別使用生化法檢測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ELISA方法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利用血氣分析儀檢測大鼠動脈血氧分壓(Pa O2),行組織切片HE染色進行肺損傷評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檢測肺組織中p-p38MAPK、p-JNK、p-ERK1/2蛋白表達水平。結果百草枯中毒后,與對照組比較,PQ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P0.05),MDA、IL-1β和TNF-α含量明顯增加(P0.05);Pa O2逐漸下降(P0.05),肺損傷評分時間依賴性增加(P0.05);肺組織中p-p38MAPK、p-JNK、p-ERK1/2表達量均明顯上調(P0.05)。結論百草枯產生氧自由基,可以激活包括p38MAPK、JNK、ERK1/2在內的MAPK通路,導致急性肺損傷發(fā)生發(fā)展。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急診科;
【關鍵詞】: 百草枯 急性肺損傷 pMAPK JNK ERK/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81171793) 遼寧省高等學?茖W研究一般項目立項項目(編號:L2014300)
【分類號】:R595.4;R563
【正文快照】: 百草枯(paraquat)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除草劑。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因口服百草枯而中毒及死亡的人數明顯增加,患者以青壯年為主[1]。由于中毒劑量較小,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物[2],總病死率在50%左右[3],因此,百草枯中毒是目前擺在醫(yī)生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由于肺臟中存在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牛毅;程遠雄;李寧;沈彬;謝浩俊;;ERK信號通路在血管緊張素Ⅱ誘導的人氣道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3年03期
2 孫影;魏中秋;胡亞萍;鄭素琴;劉寶欣;賈艷春;楊方;;新型過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1對大鼠肺成纖維細胞增殖和JNK通路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年10期
3 陳嬌;聶時南;任藝;孫兆瑞;孫寶迪;邵旦兵;劉紅梅;許寶華;唐文杰;張煒;楊志洲;錢曉明;;p38MAPK抑制劑對百草枯致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4年04期
4 陸邦超;范曉紅;王春;;p38MAPK通路在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中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彬;程遠雄;李寧;牛毅;謝浩俊;霍雅婷;;血管緊張素Ⅱ誘導被動致敏人氣道平滑肌細胞合成Ⅰ型膠原[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8期
2 黃敏;楊惠芳;陳楠;李宏輝;;百草枯誘導A549細胞間質轉化及四氫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干預作用[J];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2013年06期
3 古吉燕;王墨;李秋;唐雪梅;;68例兒童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臨床及預后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年35期
4 王方莉;吳曉飛;伍德生;陸國玉;張曉華;蔡兆根;;百草枯中毒大鼠胃腸損傷的實驗研究[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11期
5 石計朋;閆建國;韓金芬;唐成和;錢燕;;ω-3PUFAs對LPS誘導急性肺損傷大鼠前炎癥因子TNF-α、IL-1β、IL-6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年01期
6 韓楓;凌心;;吡非尼酮及鹽酸氨溴索對百草枯誘導的大鼠急性肺損傷保護作用的比較[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7 朱冬菊;;烏司他丁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百草枯中毒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4年13期
8 李瑞;謝志;劉江偉;錢建輝;錢若筠;張瓊;楊向新;楊帆;;COX-2在沙漠干熱環(huán)境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肺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4年03期
9 劉海峰;孫瑩杰;張鐵錚;陳克研;周錦;;體外循環(huán)相關肺損傷的肺保護策略[J];創(chuàng)傷與急危重病醫(yī)學;2014年03期
10 蔡胤浩;羅莎莎;何恩樂;馬子劍;游明瑤;;孟魯斯特對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CRP及白介素6的影響[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何雷;任毅;關春輝;;百草枯經皮膚吸收中毒致嚴重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A];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重癥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重癥醫(yī)學診療新進展培訓班論文匯編[C];2013年
2 黃燕;夏泉;王鑫銘;許杜娟;;百草枯中毒預后及相關因素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青年藥師成才之路論壇暨抗腫瘤藥物合理應用與臨床藥學實踐國家級繼教會議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友燦;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刺激角質形成細胞分泌趨化因子CCL27及其機制的相關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2 王席娟;SP-B-C/A(-18)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氧肺損傷易感性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黃昌保;百草枯中毒的綜合治療方案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3年
4 楊鑫;JNK/c-Jun通路及其靶基因Bim與PUMA在氧化應激誘導的人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中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5 黃建華;NEMO-結合肽對脂多糖誘導急性肺損傷小鼠的肺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姚蘭;氫氣在高氧肺損傷修復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田亮;Mark4對高脂誘導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發(fā)生的調控及機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8 李彬;MicroRNA-7a/b在缺血/再灌注誘導的心肌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9 王席娟;SP-B-C/A(-18)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氧肺損傷易感性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馬靈斐;抑制PKCβ/p66shc信號通路對腸缺血再灌注多器官損傷的保護作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亞梅;大承氣湯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與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陳冬;骨骼肌源性脂聯(lián)素通過p38MAPK信號通路影響骨骼肌胰島素抵抗模型中GLUT4表達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王楊;6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4 段國宇;阿托伐他汀對百草枯致心肌纖維化和氧化應激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5 李敏;急性百草枯中毒長期存活患者肺損傷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王強;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覃先連;雙氫青蒿素對小鼠百草枯中毒模型的治療作用及其對腫瘤壞死因子-α影響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吳迎;長期不同負荷運動對心肌MAPK信號通路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9 潘青;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Cathepsin B介導的細胞凋亡與ROCK-JNK信號通路的關系[D];南華大學;2013年
10 衛(wèi)肖肖;血液透析治療百草枯中毒臨床療效觀察[D];石河子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聶時南;;百草枯中毒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9年10期
2 李偉;唐文杰;;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機制及治療[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0年07期
3 支巧明;孫海晨;錢曉明;聶時南;邵旦兵;劉紅梅;張煒;;依達拉奉對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0年10期
4 闞泉,高俊玲;氧自由基及其與矽肺纖維化的關系[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彭麗;王揚天;李潔;王堅;馮曉云;劉志民;;貝前列腺素鈉對2型糖尿病大鼠腎P38絲裂原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5期
6 王彬;張曉華;;細胞因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11期
7 施新崗,李兆申,賈一韜,許永春,滿曉華,龔燕芳,屠振興,許國銘;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中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年05期
8 ;Effect of NF-κB and p38 MAPK in activated monocytes/macrophages on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of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3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和枚,丁日高,阮金秀;急性肺損傷的中性粒細胞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2 陳志強,黃宏,劉友生;巨噬細胞在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2年02期
3 尹文,虎曉岷,袁靜,黃楊,宋祖軍,張金山;急性肺損傷核因子-κB的活性變化及糖皮質激素的干預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2年09期
4 錢桂生;急性肺損傷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2年09期
5 朱光發(fā);核因子-κB與急性肺損傷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2年02期
6 閻錫新,郭麗萍;中性粒細胞在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2年04期
7 羅富榮;中性粒細胞與急性肺損傷[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2年02期
8 錢桂生;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急性肺損傷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J];遼寧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9 楊毅;核因子κB的活化與急性肺損傷[J];現(xiàn)代醫(yī)學;2002年02期
10 黃英;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凋亡在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鵬飛;于湘友;;側臥位通氣對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復張容積的影響[A];第三屆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伍峻松;王沈華;周文;陳金明;張茂;徐少文;干建新;趙小綱;;嚴重創(chuàng)傷合并急性肺損傷惡化進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3 胡宗風;孫海晨;邵旦兵;李百強;聶時南;;急性肺損傷血管內皮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孫軍;韓忠朝;孟磊;王偉強;秦永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急性肺損傷[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陳文學;王洵;安曉靜;楊冬;陳芬兒;白春學;;基于核磁共振波譜的急性肺損傷代謝組學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宋振舉;白春學;童朝陽;;急性肺損傷的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與展望[A];《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創(chuàng)刊一周年慶典《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第十屆組稿會、第三屆急診醫(yī)學青年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7 劉斌劍;王建民;陳林;;急性肺損傷的基因治療[A];湖北省暨武漢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七屆第十四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8 張忠;洪文;鐘曉玲;陳生;曲敬來;;痰熱清對急性肺損傷患者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A];2006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張畔;劉劍虹;虎盤林;駱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急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A];2006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陳新;陳榮昌;岑燕遺;劉杰;鐘南山;;自主呼吸狀態(tài)下犬急性肺損傷早期干預呼吸生理機制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熊學莉邋通訊員 曾理;急性肺損傷早診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報;2008年
2 郭姜寧 常亮 王曉靜;高海拔地區(qū)急性肺損傷防治難題攻克[N];科技日報;2003年
3 郭姜寧 常亮 王曉靜;急性肺損傷防治難題攻克[N];醫(yī)藥導報(中藥報);2003年
4 ;Calfactant在兒科急性肺損傷中的療效[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5 張國民;首個治療“非典”新藥進入臨床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6 記者 張曉松;治非典新藥首次獲批臨床試驗[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7 鄒爭春 記者 陳磊;我國學者發(fā)現(xiàn)新生兒急性肺損傷新病因[N];科技日報;2013年
8 李山;德發(fā)現(xiàn)致命性輸血并發(fā)癥致病機理[N];保健時報;2010年
9 李山;德找到致命性輸血并發(fā)癥致病機理[N];科技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耀斌;部分液體通氣技術治療急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劉東;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在內毒素致急性肺損傷中的保護作用及機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吳海青;間充質干細胞對內毒素誘導急性肺損傷大鼠肺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宋琳;攜帶缺氧誘導有絲分裂因子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急性肺損傷的作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李曉鋒;肺動脈—左心房無泵肺輔助治療急性肺損傷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李強;急性肺損傷肺微血管內皮細胞間隙連接蛋白40與血管通透性的關系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7 李偉棟;完全液體通氣技術治療乳豬急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孫繼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內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損傷生物學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9 李建軍;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內毒素誘導大鼠急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常玉立;線粒體DNA激活內皮細胞引起急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蕾;一氧化氮對急性肺損傷大鼠白介素-6,,環(huán)氧合酶-2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2 李宏林;不同原因致大鼠急性肺損傷炎性反應及地塞米松干預效果的差異[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雷霆;丹參對急性肺損傷血管生成素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任文霞;膽紅素對抗急性肺損傷形成作用機制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劉輝;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對急性肺損傷治療效果及量效關系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張文涵;不同劑量沐舒坦對內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損傷的阻遏作用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高冬娜;急性肺損傷大鼠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及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的表達及意義[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秦開秀;烏司他丁對小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李海寧;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急性肺損傷氧化應激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李超然;內毒素誘導的急性肺損傷早期炎癥反應狀態(tài)變化及其與肺損傷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03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10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