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應用對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益生菌應用對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益生菌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胃液PH值 菌群移位 細菌耐藥性
【摘要】:目的:①研究益生菌的應用在行機械通氣患者中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發(fā)生、預后的影響。②探討應用益生菌對胃液pH值及胃內(nèi)細菌定植的影響。③探討研究過程中不同部位病原菌的檢出情況及同源性比較。④探討VAP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藥情況,為臨床科學、有效的預防治療VAP提供依據(jù)。方法:將2012-12-01至2014-05-01入住濱州醫(yī)學院重癥醫(yī)學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行機械通氣的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行機械通氣后給予益生菌治療,對照組行機械通氣后不給予益生菌治療。兩組病人同時給予針對原發(fā)病的相應治療及護理,監(jiān)測兩組患者胃液pH值、胃液定植菌及有無消化道不良事件發(fā)生(腹瀉),若患者臨床診斷為VAP,則完善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的細菌培養(yǎng)、鑒定、藥敏,觀察VAP致病菌與胃內(nèi)定植菌的關系。同時對患者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II)評分、白蛋白(serum albumin)、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患者帶機時間、死亡率、入住ICU期間費用等相關指標進行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VAP的發(fā)生率、胃液pH值、肺泡灌洗液和胃液定植菌的同源性是否存在差異,同時分析VAP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細菌種類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結(jié)果:共有128例病人完成研究。治療組與對照組早期VAP、晚期VAP及未發(fā)生VAP的概率分別為17.5%(11/63)、20.6%(13/63);61.9%(39/63)、16.9%(11/65)、36.9%(24/65),46.2%(30/65)。兩組間是否發(fā)生VAP無差異,但晚發(fā)VAP發(fā)生率對照組較治療組高(X2=4.130,P0.05);治療組所有送檢胃液PH值小于4的比率(68.0%,138/203)明顯高于對照組(58.3%,126/216),兩者比較P0.05,胃液定植菌檢出率則低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VAP致病菌與胃腸道定植菌同源率(18.5%,5/27)低于對照組(50%,18/36),兩者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在帶機天數(shù)、7d病死率、ICU住院花費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發(fā)生VAP的患者檢出的75例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占肺泡灌洗液培養(yǎng)所得全部菌株的85.3%,主要病原菌為鮑曼不動桿菌(26.7%)和銅綠假單胞菌(26.7%)、大腸埃希菌(13.5%),其多為多重耐藥菌株。結(jié)論:①應用益生菌可減少晚發(fā)VAP的發(fā)生,而不增加機械通氣天數(shù)、病死率、入住ICU期間費用。②胃液pH值增高是發(fā)生VAP的危險因素,益生菌維持消化道適宜PH值,減少胃腸道定植菌,減少胃-肺途徑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③VAP的主要病原菌為多重耐藥的革蘭氏陰性桿菌,鮑曼不動桿菌有升高的趨勢。
【關鍵詞】:益生菌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胃液PH值 菌群移位 細菌耐藥性
【學位授予單位】:濱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63.1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英文縮寫一覽表8-9
- 前言9-14
- 資料與方法14-18
- 結(jié)果18-25
- 討論25-28
- 結(jié)論28-29
- 參考文獻29-34
- 綜述 預防胃腸道來源的致病菌導致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措施概況34-40
- 參考文獻37-40
- 論文發(fā)表40-41
- 致謝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黃進寶;李紅艷;張宏英;王新航;楊國育;潘建光;林旭;翁恒;;以替加環(huán)素為基礎聯(lián)合用藥對多耐藥和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14年05期
2 賀宏麗;胡淑玲;陳齊紅;劉玲;黃英姿;楊毅;邱海波;;硫糖鋁和抑酸劑預防應激性潰瘍對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影響的Meta分析[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4年01期
3 焦國慧;王邦茂;;固有淋巴細胞分化與腸道菌群調(diào)節(jié)研究進展[J];胃腸病學;2013年12期
4 吳友平;李金寶;鄧小明;;可溶性髓細胞觸發(fā)受體1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價值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3年03期
5 趙東;徐桂芳;鄒曉平;;益生菌的作用機制[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2年02期
6 郭偉;崔生輝;李景云;馬越;張杰;;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途徑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國際呼吸雜志;2011年13期
7 華晨;劉勵軍;;早期腸內(nèi)營養(yǎng)在危重癥病人營養(yǎng)支持中的臨床價值[J];腸外與腸內(nèi)營養(yǎng);2011年01期
8 單亮;李秀;劉克;孫美娜;姚志欣;李連弟;;危重患者抑酸治療與醫(yī)院內(nèi)獲得性肺炎關系的薈萃分析[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3年06期
,本文編號:1097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09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