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的超聲診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1 20:24
本文關鍵詞: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的超聲診斷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胎兒超聲心動圖 血流動力學 肺動脈 分支 孕齡 胎兒超聲心動圖 肺動脈 分支 尸檢 預后 超聲檢查 產(chǎn)前 三血管觀 肺動脈 分支
【摘要】:目的了解胎兒肺動脈(PA)及左肺動脈(LPA)、右肺動脈(RPA)在中晚孕期發(fā)育變化的規(guī)律,測量孕20~40周胎兒PA、主動脈(AO)、LPA、RPA及動脈導管(DA)內徑,研究上述動脈管腔結構的內徑比例關系及與孕齡的相關性;觀測PA、AO、DA的血流頻譜特征及血流速度,并研究三者峰值血流速度(PSV)的關系及與孕齡的相關性;觀測LPA、RPA的血流頻譜特征和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PSV、搏動指數(shù)(PI)、阻力指數(shù)(RI),探討其與孕周的關系及評估胎兒肺循環(huán)的可行性。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孕齡在20~40周之間,并排除孕婦糖尿病及其他嚴重妊娠合并癥、胎兒心內外畸形及胎兒心律失常的正常胎兒1000例,孕婦年齡20~42歲,平均(28.6±4.6)歲,孕齡20~40周,平均(30.0±2.3)周,測量PA、AO、LPA、RPA及DA內徑,同時觀測上述動脈管腔的血流頻譜特征和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排除聲束角度過大及測值不完整的胎兒184例,入選血流頻譜測量完整的孕婦816例,孕婦年齡20~42歲,平均(26.7±3.8)歲,孕齡20~40周,平均(29.2±2.6)周,對不同孕齡胎兒PA、AO、LPA、RPA及DA內徑及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與孕齡繪制散點圖,進行相關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1)PA、AO、LPA、RPA及DA內徑隨孕周增加而增大,與孕齡呈線性正相關(r=0.803、0.784、0.862、0.862、0.900,P均0.001),LPA、RPA內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PA內徑始終大于AO內徑(P0.05),二者之比為1.05~1.26。(3)孕28周之前,LPA、RPA、DA三者內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28周后,LPA、RPA內徑小于DA內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PA、AO及DA的PSV隨孕周的增加而增大,與孕齡呈線性正相關(r=0.653、0.642、0.756,P均0.001),且相同孕周PSVPAPSVAOPSVDA(P0.05)。(5)胎兒LPA、RPA的PSV隨孕周的增加緩慢增大,與孕周呈線性正相關(r=0.615、0.594,P均0.001),PI隨孕周增加逐漸減小,與孕周呈線性負相關(r=-0.149、-0.175,P均0.001),RI與孕周無相關(r=-0.036、-0.016,P均0.05),LPA、RPA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胎兒PA、LPA、RPA的內徑隨孕周增加而增大,與孕周呈線性正相關。(2)PA內徑始終大于AO內徑,相同孕周PSVPAPSVAOPSVDA。(3)LPA、RPA內徑無差別,孕28周之前胎兒LPA、RPA和DA內徑大致相等,孕28周后LPA、RPA內徑小于DA內徑。(4)LPA、RPA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與孕周有一定相關性,可用于評估胎兒肺循環(huán)。目的探討胎兒超聲心動圖在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超聲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經(jīng)二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蹤技術及STIC技術診斷并經(jīng)尸檢、出生后手術及影像學手段隨訪證實的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106例,總結其聲像圖特征、合并畸形及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統(tǒng)計本組病例在四腔心觀、心室流出道觀及三血管觀異常顯示率,并對66例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動脈梗阻(包括狹窄或閉鎖)胎兒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和孕周匹配的正常對照組胎兒進行比較,觀察差異有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106例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中,60例選擇引產(chǎn),46例選擇繼續(xù)妊娠,其中1例右肺動脈缺如新生兒出生8小時后死亡,共61例經(jīng)尸檢證實,16例經(jīng)出生后手術證實,29例經(jīng)新生兒超聲心動圖及其他影像學手段隨訪證實。(2)106例中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動脈梗阻病變66例,有57例超聲表現(xiàn)為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不同程度細窄,其中31例肺動脈管腔顯示不清,通過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蹤技術顯示肺動脈及左、右分支異常,45例伴動脈導管反向血流。(3)106例在四腔心觀、心室流出道觀及三血管觀異常顯示率分別為37.7%(40/106)、88.7%(94/106)、95.3%(101/106),心室流出道觀和三血管觀異常顯示率顯著高于四腔心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4)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復雜組合并其他心內外畸形和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高于單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77例胎兒獲得滿意的STIC容積數(shù)據(jù),胎兒心臟超聲掃查時間STIC技術明顯短于二維超聲心動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二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應用STIC技術診斷符合率與二維超聲心動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動脈梗阻病變胎兒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PSV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I、RI較正常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二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蹤技術應用可提高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檢出率,STIC技術可以作為二維超聲心動圖的有效補充手段。(2)胎兒超聲心動圖掃查切面中,心室流出道觀和三血管觀是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主要診斷切面。(3)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中復雜組合并心內外畸形及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高于單純組。(4)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動脈梗阻病變胎兒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PI、RI低于正常對照組胎兒,可能為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動脈梗阻病變胎兒肺血管對肺臟血供減少的反應性改變,胎兒超聲心動圖可以對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進行危險分層和預后評估。目的探討三血管觀對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超聲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106例產(chǎn)前超聲診斷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胎兒的超聲圖像、尸檢與手術資料及生后隨訪結果,總結在三血管觀(三血管氣管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肺動脈分支切面)的異常聲像圖表現(xiàn)及出現(xiàn)頻率。結果106例胎兒中永存動脈干9例;法洛四聯(lián)癥23例,其中2例合并肺動脈瓣缺如;完全型大動脈轉位8例;室間隔缺損型肺動脈閉鎖15例;右室雙出口15例;左室雙出口1例;右心發(fā)育不良綜合征(不伴有肺動脈閉鎖)7例,其中1例合并肺動脈瓣缺如;矯正型大動脈轉位2例;室間隔完整型肺動脈閉鎖6例;單純肺動脈狹窄8例;左肺動脈異常起源于升主動脈2例;肺動脈吊帶2例;肺動脈交叉7例;右肺動脈缺如1例。106例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在三血管氣管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肺動脈分支切面的出現(xiàn)頻率均較高,分別為84.0%(89/106)、84.9%(90/106)、88.7%(94/106)。結論三血管觀對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超聲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胎兒超聲心動圖 血流動力學 肺動脈 分支 孕齡 胎兒超聲心動圖 肺動脈 分支 尸檢 預后 超聲檢查 產(chǎn)前 三血管觀 肺動脈 分支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45.1;R714.5
【目錄】:
- 中文摘要2-7
- 英文摘要7-14
- 第一部分 正常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的超聲觀測14-41
- 引言14-15
- 第一章 資料與方法15-18
- 1.1 研究對象15
- 1.2 儀器與方法15-17
- 1.3 統(tǒng)計學處理17-18
- 第二章 結果18-32
- 2.1 內徑測量結果與分析18
- 2.2 多普勒測量結果與分析18-32
- 第三章 討論32-36
- 第四章 結論36-37
- 參考文獻37-41
- 第二部分 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超聲診斷41-76
- 引言41-42
- 第一章 資料與方法42-43
- 1.1 研究對象42
- 1.2 儀器與方法42
- 1.3 統(tǒng)計學處理42-43
- 第二章 結果43-64
- 2.1 診斷結果43
- 2.2 超聲切面顯示率比較43
- 2.3 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分支異常的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43-44
- 2.4 合并心內外畸形及染色體核型異常結果44
- 2.5 二維超聲心動圖和STIC技術比較44
- 2.6 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動脈梗阻(包括狹窄或閉鎖)胎兒與正常胎兒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44-64
- 第三章 討論64-72
- 第四章 結論72-73
- 參考文獻73-76
- 第三部分 三血管觀對胎兒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異常的超聲診斷價值76-91
- 引言76-77
- 第一章 資料與方法77-78
- 1.1 研究對象77
- 1.2 儀器77
- 1.3 方法77-78
- 第二章 結果78-81
- 2.1 診斷結果78
- 2.2 合并畸形78
- 2.3 隨訪結果78-81
- 第三章 討論81-88
- 第四章 結論88-89
- 參考文獻89-91
- 綜述91-99
- 綜述參考文獻96-99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99-100
- 中英文縮略詞表100-101
- 致謝101-10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唐萍;許川一;王莉貞;葛嘉美;王榮香;;胎兒肺主動脈血流動力指數(shù)與胎兒肺成熟度關系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8年20期
2 王慧芳;熊奕;吳瑛;佘志紅;梁海南;盧峻;林琪;林琳華;任景慧;王曉玫;;胎兒心臟三血管氣管平面在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606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6060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