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譜CT成像對侵襲性胸腺瘤與縱隔淋巴瘤的鑒別診斷價值
本文關鍵詞:能譜CT成像對侵襲性胸腺瘤與縱隔淋巴瘤的鑒別診斷價值
更多相關文章: 胸腺瘤 淋巴瘤 縱隔腫瘤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 病理學 外科 診斷 鑒別
【摘要】:目的侵襲性胸腺瘤和縱隔淋巴瘤均為前縱隔常見腫瘤,兩者臨床表現(xiàn)相似,臨床治療方法截然不同,且影像學鑒別困難。本研究擬評價能譜CT成像對侵襲性胸腺瘤與縱隔淋巴瘤的鑒別診斷價值,以指導臨床。資料與方法回顧性分析經(jīng)病理證實的14例侵襲性胸腺瘤和10例縱隔淋巴瘤患者,術前均行平掃和雙期能譜CT增強掃描,應用能譜分析軟件,獲得不同單能量下的CT值和碘(水)濃度,并定性分析其形態(tài)學表現(xiàn)。結果侵襲性胸腺瘤動脈期和靜脈期40~80 keV單能量CT值及碘濃度均高于淋巴瘤,水濃度低于淋巴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靜脈期碘濃度9.11(100μg/cm~3)為閾值,診斷侵襲性胸腺瘤的敏感度、特異度均達100%。侵襲性胸腺瘤多呈明顯分葉狀,密度不均勻,囊變壞死、鈣化常見,鄰近淋巴結腫大少見,容易浸潤縱隔血管間隙,增強掃描表現(xiàn)為中度-顯著強化?v隔淋巴瘤多呈多個結節(jié)融合狀,病變密度不均勻,囊變壞死多見,但鈣化少見,多伴有鄰近淋巴結腫大,鄰近血管常呈推壓移位,增強掃描呈輕-中度強化,除兩者囊變壞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表現(xiàn)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能譜CT成像對侵襲性胸腺瘤和縱隔淋巴瘤有一定的鑒別診斷價值。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放射科;
【關鍵詞】: 胸腺瘤 淋巴瘤 縱隔腫瘤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 病理學 外科 診斷 鑒別
【分類號】:R734.5;R736.3;R730.44
【正文快照】: 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的腫瘤,前縱隔最常見,組織學上由不同比例的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組成。按照2004年修訂后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胸腺瘤分類標準,其可被分為A、AB、B1、B2、B3、胸腺癌(或C)[1]。A、AB、B1型判定為良性表現(xiàn)胸腺瘤,而B2、B3、C型判定為惡性表現(xiàn)胸腺瘤,即侵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菊,邢祖林;胸腺瘤的臨床研究及化療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1997年08期
2 陳靜,馬蘭;胸腺瘤手術護理體會[J];中國局解手術學雜志;2001年02期
3 馬惠麗;馬晶;周英華;;胸腺瘤伴重癥肌無力1例放射治療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年08期
4 黃顏;陳琳;崔麗英;楊蔭昌;管宇宙;;第138例 反復發(fā)熱—頭痛—智能下降—胸腺瘤[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7年45期
5 孫盼盼;;1例胸腺瘤術后復發(fā)伴重癥肌無力病人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4年13期
6 馬立軍;劉平蘭;高秀麗;李濤;孟瑞;;胸腺瘤30例的術后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年08期
7 白振明;;胸腺的CT圖象——胸腺腫瘤樣病變的診斷[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88年03期
8 周穎,萬愛芳;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的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1年02期
9 陶靜,李淑華,馬麗平;胸腺瘤伴重癥肌無力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11期
10 韓善姬;;全電視胸腔鏡下胸腺瘤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洋;;胸腺瘤手術的護理體會[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王新桃;;胸腺瘤伴重癥肌無力的術后護理[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黃玉梅;;胸腺瘤病人經(jīng)鼻氣管插管術后的護理[A];河南省腫瘤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4 徐漢英;;重癥肌無力胸腺瘤切除圍術期護理[A];全國神經(jīng)內外科?谱o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本文編號:579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57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