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320排低劑量CT灌注成像及AIDR重建技術在直腸癌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東芝320排低劑量CT灌注成像及AIDR重建技術在直腸癌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第一部分 目的 研究東芝320灌注成像技術在直腸癌(rectal cancer,RC)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所得到的時間-密度曲線(time-density curve,TDC)形態(tài),CT灌注所獲得的各種參數數值以及腫瘤組織的分期、CEA值大小,有沒有漿膜浸潤、有沒有淋巴結及遠處轉移的相關性。 方法 對39例懷疑患直腸癌的病人(其中男性占20例,女性患者占19例,他們的平均年齡63.2歲)檢查前所有患者都進行檢查前腸道準備,清潔腸道準備:檢查前3天不吃含有高纖維的食物。檢查前一天早餐和午餐都要吃清淡的、少渣的、低脂的食物,檢查前一晚上要飲食流質食物,檢查當天禁止服用造影劑,前一日早餐后2h番瀉葉10g,加500m l開水浸泡后30m in飲用,午餐后2h,同樣要500m l開水再次浸泡飲用,晚餐后2h使用10%甘露醇溶液1000m l飲用。掃描的前10分鐘給沒有禁忌癥的患者肌肉注射654-2、10毫克,然后經肛門注入溫生理鹽水大概1000~1500ml灌腸,直到患者不能耐受,這樣使腸管充分擴張。然后行320排多層灌注CT成像檢查.應用東芝體部灌注軟件進行分析,灌注分析采用單血供最大斜率算法和Patlak plotting工具(繪圖法)。勾畫靶動脈及軟組織時間密度曲線。由2位資深到的,熟練地醫(yī)師,獨立,分別三次重復進行測量,記錄所測各參數數值多少及ROI面積大小。1個月后,其中1位醫(yī)師重復測量一次,計算其平均值。獲得表面腫瘤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PS)數值、病灶的血容量(blood volume BV)以及血流量(blood flow BF)等參數數值.病灶按照TNM分期,TDC曲線根據形態(tài)進行分型。對所得到的CT灌注參數使用TNM分期、和CEA,有沒有淋巴結及遠處淋巴結轉移,有沒有漿膜浸潤、等諸因素的相關性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TDC曲線按照形態(tài)學可分為5種類型,腫瘤的不同分期得TDC曲線可能表現成這5型中的其中一種或其中幾種, MTT,BV與漿膜是否浸潤有相關性(t=-3.03和-3.14,P=0.0107和0.0321),BV與腫瘤直徑存在正相關(r=0.31,P=0.01), BF數值、MTT的大小與腫瘤分期、有沒有遠處轉移和CEA數值,漿膜是否浸潤、淋巴結轉移等諸因素都沒有相關性(P0.05)。 結論 東芝320排CT低劑量灌注成像技術能夠反映RC的血流灌注,可能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一些客觀依據,且輻射劑量比較低,能夠得到普及被臨床所采用。. 第二部分 目的 探討低管電壓結合自適應迭代劑量降低算法重建技術(AIDR)在優(yōu)化直腸腫瘤患者CT掃描方案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收集準備行CT檢查的懷疑直腸癌的者中隨機選取40例,平均分成A與B兩組,A組(低劑量組)20例,男性占11例,,女性占9例,他們年齡44-69歲,中位年齡51歲;另外20例患者為B組(即對照組),其中男性占有10例,女性占有10例,他們年齡是39-71歲,他們中位年齡61歲。在檢查以前都進行腸道準備、即清潔腸道準備:檢查前的3天不能吃高纖維食物檢查前一天早餐和午餐都要吃清淡的、少渣的、低脂的食物,檢查前一晚上要飲食流質食物,檢查當天禁止服用造影劑,前一日早餐后2h番瀉葉10g,加500m l開水浸泡后30m in飲用,午餐后2h,同樣要500m l開水再次浸泡飲用,晚餐后2h使用10%甘露醇溶液1000m l飲用。在掃描前10分鐘,給沒有禁忌癥的患者、肌注654-2肌注10毫升。經過肛門注入腸道溫生理鹽水1000~1500ml灌腸,使直腸、結腸腸管充分擴張。A組掃描時管電壓為80kV,使用容積掃描及(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FBP)重建技術,A組病例掃描后使用適應迭代劑量降低算法重建技術(AIDR)得到A1組;B組為100kV,應用常用的濾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技術進行對原始數據重建。分別比較兩組間腰大肌的CT值多少以及他們的標準差(SD)、圖像的信噪比(SNR)、圖像的對比信噪比(CNR)、以及對圖像質量評分及有效的劑量(ED)數值。 結果 A.B兩組的圖像質量專家評分分別為(4.56±0.48)、(4.61±0.45),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8,p0.05)。B組患者的CT值、SD都高于A組病人,差異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0.001和0.004,p<0.05)。A組SNR和CNR都是高于B組的,兩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t分別為1.03和0.59,p0.05)。A1組的CT值、SD都是低于B組,差異都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1.41和2.08p0.05),A1組SNR和CNR均是高于B組,兩組相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t分別為1.01和0.49,p0.05)。A組較B組輻射劑量明顯降低,平均減少了65%。 結論 320層CT容積掃描加ADIR重建技術可以明顯降低對患者的輻射劑量,并且質量能達到診斷要求,且輻射劑量可降低65%。
【關鍵詞】:東芝320排CT X-線 灌注 低劑量 正旋圖迭代重建算法 自適應迭代劑量降低重建技術 X線 體層攝影術 低輻射劑量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5.37;R730.44
【目錄】:
- 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縮略語表11-12
- 第一部分 東芝 320 排容積 CT 灌注成像在直腸癌中的應用12-25
- 前言12-13
- 實驗材料與方法13-16
- 結果16-18
- 討論18-23
- 參考文獻23-25
- 第二部分 東芝 320 排 CT 掃描加 AIDR 重建技術在直腸癌中的的應用價值25-35
- 前言25-26
- 資料與方法26-27
- 結果27-29
- 討論29-33
- 參考文獻33-35
- 附圖35-38
- 綜述 320CT 灌注以及 AIDR 重建技術在直腸癌中的診斷價值38-51
- 參考文獻47-51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1-52
- 致謝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肇平;鐘貽洪;雷劍;;直腸灌注CT在直腸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池嘉昌;沈加林;許建榮;唐睿;程杰軍;;全肝CT灌注成像在原發(fā)性肝癌TACE術后局部病灶活性評估中的臨床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0年07期
3 歐陽艷紅;張潔;;83例大腸癌臨床病理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年20期
4 陸寶鈿;許岸高;余志金;張曉慧;徐永成;鐘選芳;何偉鋒;;廣東省四個地區(qū)大腸癌臨床特征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年09期
5 徐志峰;王劍平;蔡紹環(huán);王星;周長邵;林雨東;劉奇才;陳立萍;王明元;吳付兵;;鈣網蛋白在不同病理分型大腸癌患者中的表達分析[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3年06期
6 彭振鵬;馮仕庭;孫燦輝;李子平;郭歡儀;孟悛非;許達生;;結直腸癌64層CT灌注成像的TDC分析[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9年01期
7 黃芝芹;謝文剛;;冠脈320CT成像對胸痛患者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年02期
8 ;The Use of CT Perfusion to Determine Microvessel Density in Lung Cancer: Comparison with FDG-PET and Pathology[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1年02期
9 吳瑤媛;王萬勤;劉斌;Isao Tanaka;張帥;;FBP、ASiR和VEO三種重建算法對常規(guī)劑量胸部CT圖像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2年03期
10 袁湘瑜;李秀東;倫麗芳;劉樹佳;;健康教育對家族性大腸癌患者早期診斷的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年02期
本文關鍵詞:東芝320排低劑量CT灌注成像及AIDR重建技術在直腸癌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53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6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