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靜脈異常的CT診斷及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9-09 08:33
<正>奇靜脈是連接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的重要通道,沿途接收椎體靜脈、食管靜脈、肋間后靜脈及心包靜脈的血流[1]。當上腔靜脈或者下腔靜脈發(fā)生阻塞時,此側(cè)支循環(huán)可以作為正常循環(huán)的通道。CT掃描可以直觀清晰地顯示奇靜脈的解剖學結(jié)構(gòu),用以了解奇靜脈是否發(fā)生異常的改變,此方法遠優(yōu)于進行創(chuàng)傷性靜脈造影。當奇靜脈發(fā)育正常時,CT顯示的奇靜脈各個屬支并不十分清楚,只有當奇靜脈先天性發(fā)育異常
【文章來源】: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3,14(03)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對照組男、女性奇靜脈管徑的結(jié)果:
2.2 異常奇靜脈表現(xiàn):
3 討論
3.1 奇靜脈是連接上腔靜脈與下腔靜脈的重要通道:
3.2 奇靜脈異常的CT表現(xiàn):
3.3 奇靜脈異常強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CT診斷多脾綜合征合并雙上腔靜脈畸形一例[J]. 張波,田為中,竇小峰.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2(05)
[2]奇靜脈系變異1例[J]. 劉鴻,謝擁軍,劉興國.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12(05)
[3]左位下腔靜脈變異并與奇靜脈異位連接1例報告[J]. 彭傳琴,陳江津,彭傳華,陳賽. 中國輻射衛(wèi)生. 2012(01)
[4]320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靜脈成像[J]. 張傳臣,張兆琪,趙軼軻,陸東旭,晏子旭,王瑞.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 2012(01)
[5]下腔靜脈肝下段中斷延續(xù)為奇靜脈的手術(shù)治療[J]. 王建東,楊林,辛永祥,張洪波,左占杰,李偉,王凈. 局解手術(shù)學雜志. 2011(04)
[6]纖維化綜合征的CT診斷[J]. 原小軍,杜紫雷,鄭春輝.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24)
[7]64層螺旋CT對肺隔離癥的診斷價值[J]. 蔡錦和.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17)
[8]奇靜脈異常的CT診斷及臨床意義[J]. 方軍,徐卓東,柳澄,李曉.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0(02)
本文編號:3391771
【文章來源】: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3,14(03)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對照組男、女性奇靜脈管徑的結(jié)果:
2.2 異常奇靜脈表現(xiàn):
3 討論
3.1 奇靜脈是連接上腔靜脈與下腔靜脈的重要通道:
3.2 奇靜脈異常的CT表現(xiàn):
3.3 奇靜脈異常強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CT診斷多脾綜合征合并雙上腔靜脈畸形一例[J]. 張波,田為中,竇小峰.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2(05)
[2]奇靜脈系變異1例[J]. 劉鴻,謝擁軍,劉興國.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12(05)
[3]左位下腔靜脈變異并與奇靜脈異位連接1例報告[J]. 彭傳琴,陳江津,彭傳華,陳賽. 中國輻射衛(wèi)生. 2012(01)
[4]320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靜脈成像[J]. 張傳臣,張兆琪,趙軼軻,陸東旭,晏子旭,王瑞.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 2012(01)
[5]下腔靜脈肝下段中斷延續(xù)為奇靜脈的手術(shù)治療[J]. 王建東,楊林,辛永祥,張洪波,左占杰,李偉,王凈. 局解手術(shù)學雜志. 2011(04)
[6]纖維化綜合征的CT診斷[J]. 原小軍,杜紫雷,鄭春輝.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24)
[7]64層螺旋CT對肺隔離癥的診斷價值[J]. 蔡錦和.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17)
[8]奇靜脈異常的CT診斷及臨床意義[J]. 方軍,徐卓東,柳澄,李曉.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0(02)
本文編號:3391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3917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